把院長抓了,你照樣看不起病
現在醫療反腐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深得民心。在所有平臺的評論裏,幾乎全是歡呼雀躍。不得不說,鬥地主、抓破鞋是群衆最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馬雲都沒有想到,這一輪掛路燈的,居然是院長、科主任和醫生。
反腐,大家都擁護。
你說一個醫療器械,回扣就喫了1600萬,醫藥代表還要性賄賂,這是挺可憎的。這消息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只要老百姓認定它是真的,就給這個群體打上了一個標籤:黑。然後還成功地激發出一種普遍的心理:我怎么天天打螺絲,就拿不到哪怕16萬呢?放开那個醫藥代表,讓我來。
可是不論情緒有多激烈,我們一定要學會運用“目的-手段”的分析方法,搞清楚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一
那么醫療領域的反腐,老百姓期待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杜絕腐敗;二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最好是免費醫療。
那么把院長都抓了,以後這種腐敗現象就不存在了嗎?
不會的。這么好的唐僧肉,誰不喫誰是傻子。不給提成,好辦啊,用誰家的都是用,不买你的就是了;禁止醫藥代表進醫院,這個就搞笑了,在酒店、學術論壇、夜總會裏見面不香嗎?
強大的威懾之下,這些事情不會如此明目張膽了,只會以更加隱祕和扭曲的形式繼續存在,讓你抓不住把柄了而已。
那即便我們假定,徹底消滅了這種腐敗行為,就能解決老百姓更加關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嗎?
更不會的。
醫生要磨洋工了。反正就這點錢,你還想讓我幹多少活呢?幹多幹少一個樣,本來十分鐘看一個病人,你不是嫌時間短嗎,那就一個病人看1小時,耐心細致陪你嘮嗑,這不正好滿足你們愿望嗎?外面候診大廳裏都要擠爆了急死了,反正疼在你身上,我又不疼,慢慢來,排隊去。排到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以後,墳頭長草了,你一定會滿意的。
這時候醫療的費用也會很低的,公益性質嘛,價格必須管一管。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當一種東西供給有限需求旺盛,卻特別便宜的時候,其實你是买不到的。當它足夠貴的時候,那就誰都能买到,而且很快會越來越便宜,最後大家都能买得起。
這就是個基礎的價格規律問題。當價格受到管制非常低的時候,就打擊供給、刺激需求,結果就是人滿為患,真正的緊迫需求者反倒买不到。當允許價格按照市場規律自由浮動,高價就會甄別出最迫切的需求者——愿意付費的就是需求最迫切的,那些需求不迫切的就會推遲或者減少購买,於是資源得到了最合理的使用。由於價格高,所以激勵了供給,供給增加,價格回落,所以最後人人都能买得起。
口罩、布洛芬,都是這么回事。還有700塊錢的國產心髒支架,價錢很便宜的,但是你能买到嗎?买不到的。
對於公辦醫療來說,總共就那些資源,價格這么低,該怎么分配呢?
想想計劃經濟時代的供銷社就知道了。你把錢遞給人家,人家不一定賣給你,你得有糧票布票各種票。但是這還不能保證一定有。這時候你需要關系。
關系是什么呢?
就是與權力靠攏,誰靠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搞到。所以這實際上就是要“血統純正”,類似於印度的婆羅門和美國的黑人。
這才叫真的貴。因為血統這玩意你憑個人能力,無論如何也买不到。
住在上海ICU裏的那位,一天花好幾萬,但是對於他的家屬來說,不用花錢,的確很便宜。但是你要是認為這種事情你也能輪上,那你就想多了。
那你不服氣,繼續呼籲說那就多辦公立醫院。
可以。
健康是個很主觀的概念,人對健康的需求是無限的。一個病扛一下能過,花1000塊錢也能過;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農村人不看了回家了是一種,花100萬是一種,在ICU裏一天好幾萬住兩年也是一種。既然是公立的,誰都想多佔點便宜。
這個無底洞要填滿,需要你一個月工資拿出一半繳稅,用於辦醫院,另外20%用來交醫保。你愿意不?
所以越是所謂“公益性質”,就越是貴。你想嘛,醫保的錢大家交上來後,由“公家”出,所以醫院的消費者就不是患者了,而是國家(的醫保資金)。那反正都是“公家”的錢,不佔白不佔,哪有不貴的道理?
二
所以看病難看病貴,解決的出路在哪裏?
要搞市場化。
不搞市場化,它就是無解的。
看病怎么能追求利潤?那這些白衣惡魔們還不把患者當砧板上的魚肉啊?貧苦的老百姓難道就要等死?
市場經濟最“奇怪”的一點就是:放开讓它追求利潤,價格就降下來了。
啥東西貴,那你就搞市場化就行了。這個“簡單粗暴”的定律要像背口訣一樣把它背下來。
市場經濟能夠把價格殺到最低而且質量還不錯。改开以前的“三轉一響”,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是絕對的奢侈品,現在誰還把它當回事?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現在都是彩色電視機。你再看看拼多多上的衣服鞋子和日用品,那價格低得讓我一個消費者居然在操心他們可怎么賺錢喲。
只要放开私立醫院,現在公立醫院裏的每個有點資歷的醫生,都可以开一家醫院,醫院就像飯館一樣遍地开花。要在競爭中取勝,賺取利潤的唯一辦法就是爭取患者的青睞,在市場上樹立良好的口碑,所以辦法就是提服務、優流程、降成本、降價格。
市場能把自行車價格殺到什么程度,當然也可以把醫療的價格殺到什么程度。
得到最大實惠的是誰?
貧困階層啊。因為窮人永遠在社會中佔多數,市場經濟就是“經濟民主”的制度,誰要是放棄這個大多數,誰就倒閉。
各種層次的醫療機構也會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大醫院小醫院各種專科醫院,高檔的低檔的病房“豐儉自取”,真真和飯館一模一樣的。你點哪個醫生哪個醫生就給你看;你嫌現在醫生看病時間短?花錢就行,陪你聊個50塊錢的不是事兒。
那現在的問題就是,反腐很好,但同時必須允許民營資本去投資醫院,讓醫院和醫生在市場上自由競爭,並且去除醫療領域的管制措施。如果光反腐了,卻不允許市場化的醫療,那結果就是“供銷社牌”醫院。
其實說了這么多,遵從一下“奧卡姆剃刀”原理最簡單直接了:
既然有腐敗,腐敗是由權力造成的,那就去除權力;既然只有在公有化的地方才會有權力,那就市場化;既然要醫保控費,那就自己得病自己花錢,醫保就不用花一分錢了;既然嫌貴,那就讓誰都有權辦醫院,供給增加價格必然下降。
所以最好的反腐,就是市場化;最好的降價手段,就是市場化;最好的醫保控費,還是市場化。
這都是很簡單的常識,可就是有人說,醫療不適用。
非要裝睡,誰能叫得醒?
三
群衆是非常任性的,翻手是雲覆手是雨。昨天贊美你是白衣天使,今天就痛罵你是吸血惡魔。這在去年的某個時期表現得最為明顯,最开始大白們被捧到天上,沒過多長時間,底下就是一片詛咒。
這個轉變是怎么發生的?
當被關起來的是別人的時候,大白被贊美;當自己被關,但是尚且能夠承受的時候,不做聲了;當更多的人利益受損而且撐不住的時候,詛咒就來了。然後事情也就隨之轉變了。
所以你說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呢?
就是民意觀念。這是一種能夠战勝槍炮的力量。當然,也是很容易被利用的力量。
觀念,不論是對是錯,都有這種強大的力量。對了,社會就前進;錯了,社會就倒退。
所以,如果群衆認為民營醫院不能搞,那這件事情就搞不成。
觀念的能量積聚,有個過程。群衆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只有當他們的利益受損,並且看到新的改進空間的時候,他們才會做出改變。
醫療領域也一樣,只有當他們被公立醫院折磨得奄奄一息,然後發現民營醫院並不會把他們的財富洗劫一空而且還很便宜,於是發現自己當初的呼籲非常蠢的時候,可能才會幡然醒悟。
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指望人們從此就吸取教訓,那也不現實。人類是一種不太會吸取教訓的動物。
大鍋飯又不是沒搞過,人們痛定思痛搞了個聯產承包責任制,終於喫飽飯了。這就是在民營化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可是現在呼籲的這一切,不就是醫療領域的大鍋飯嗎?一模一樣的道理,人們就是轉不過彎子。
別說老百姓了,你看那些高級知識分子,都是這副德行。你一旦說醫療要市場化,他們不是看事實和邏輯,馬上來一句:美國如何如何,或者你還有沒有良心?
凡是把良心掛在嘴上的,往往最沒良心。檢驗一個知識分子有沒有良心,不是看他說得多漂亮,而是看他說的能不能達成目的,能不能解決問題,還看他是不是知行合一。北大的李玲天天在呼籲免費醫療,她是個經濟學白癡,而且她自己從來不會花一分錢,她就是想從別人口袋裏掏錢,實現自己的愿景的道德b而已。
所以你看,群衆其實並沒有多少意識形態的東西,不論他嘴上怎么喊,他看的是利益。是經濟學家和知識分子們一直在給老百姓畫餅,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幻覺——這世界上有免費的東西。
他們指責市場經濟是烏托邦。可是市場經濟教導人們,這世界上沒有無代價的事情,你要學會自我負責。沒有比這更現實的理論。那些整天忽悠人們說有免費的東西的人,才是烏托邦激進分子。
可是民衆的目光短淺也是確真的。他們居然在這種迷幻劑之下,忘記了一個最基本的生存常識:這世界上又想馬兒跑,又不想讓馬兒喫草的事情,是沒有的。既要又要,不存在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