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周前瞻:轉融券業務暫停、大會來襲,市場將如何表現?
本周市場先抑後揚,上證指數漲0.72%,深證成指漲1.82%,創業板指漲1.69%。轉融券業務暫停、三中全會來襲市場接下來將如何表現?還有哪些資本市場政策可以期待?轉融券業務暫停後,市場信心和情緒能否持續提振?美聯儲降息對A股有哪些影響?近期蘿卜快跑訂單瘋漲,車路雲概念走勢怎么看?針對投資者關心的衆多市場問題,幣海財經為大家一一解答。
1、轉融券業務暫停後,市場信心和情緒能否持續提振
7月11日起,轉融券業務正式暫停。暫停後的兩個交易日,市場信心和情緒明顯改善。7月11日,上證指數上漲1.06%。7月12日,上證指數上漲0.03%。
根據監管部門安排,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展期,但不得晚於9月30日了結。今年以來,轉融券規模已經大幅縮減,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收盤,A股全市場轉融券余額下滑至304.21億元,較年初下降747.38億元,降幅為71%;轉融券余量約24.21億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了1548萬股,較年初下降43.35億股。
談及轉融券業務暫停、調整融券保證金比例的影響,長城證券(6.620, -0.02, -0.30%)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暫停轉融券業務、提升融券保證金比例是監管層落實新“國九條”要求的重要舉措,有助於維護市場公平,維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長期來看,有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提升股市整體質量,將提振市場信心和市場情緒,中長期“耐心資本”有望加速進場。
我們認為,暫停轉融券業務後,券源只剩券商自有證券及場外券源,這兩類券源規模較中證金融公司券源規模較小,供需不均下融券成本或將提升。由於保證金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降低,多空策略綜合收益或降低。受過往券源影響,多空策略頻率不算高,且暫停轉融券可能會讓多空策略轉為市場中性策略,資金大概率仍留在市場,不會對市場產生過度衝擊。
2、 本周市場先抑後揚,滬指逼近3000點。下周就將迎來三中全會,市場會如何表現?哪些板塊有望走高?
滬指7連陰殺跌結構末端給出放量反包陽线,為开啓周线級別反攻的強勢走勢,從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證監會依法批准暫停轉融券業務、提高融券保證金比例、破淨股數量創新高、高股息率賽道股補跌進行時、大科技\車路雲一體化板塊演繹較好多頭攻擊,以及二級市場做空力量逐步弱化的市場運行,預期小周期市場或延續反彈結構,並運行有利多頭的“結構牛”行情。雙創指數領先滬指形成二次探底的時間和空間共振,應是未來一段時間發力的主力軍,建議投資者積極博弈“新核心資產”中的半導體、光刻膠、先進封裝、芯片、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算力租賃、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無人駕駛、衛星導航等板塊,優選“三低兩高”的行業龍頭公司逢低买入做多,應可收獲基於趨勢反轉的投資收益。
3、美聯儲主席稱不會等到通脹率降至2%才降息,對此如何解讀?在美聯儲降息預期下對於銅、黃金等大宗商品走勢怎么看?
美聯儲在通脹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在降息之前不需要通脹率低於2%。與以往關注通脹風險不同,鮑威爾稱中性利率至少在短期內已經上升,政策利率維持在高位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最初的預期。此外,美聯儲需要關注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美聯儲縮減資產負債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此前美聯儲曾表示,在开始降息之前,仍需對通脹可持續地邁向2%更有信心。聯儲主席鮑威爾再度“放鴿”,提到美聯儲不需要等到通脹降到2%以下降息。這是其關於降息表述中最為明確的一次,市場對9月降息押注升溫。美國經濟數據整體回落,降息預期再度升溫,支撐貴金屬價格走高。大宗金屬方面,周內淡季效應延續,下遊新增訂單仍偏弱,社會庫存去化有所反復,但長期緊平衡格局下,金融屬性的恢復推動整體板塊價格回升。中期看全球制造業復蘇周期仍將持續,在供給瓶頸下,基本金屬終將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看好未來大宗商品板塊的投資機會。
4、本周電子板塊表現強勢,背後有哪些投資邏輯?是否還具有持續性?
電子板塊持續走高,或與半導體板塊行業景氣回暖關系較大。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受益於AI芯片需求旺盛以及客戶接受晶圓代工漲價,臺積電將提高AI芯片的年復合成長率達20%,且資本支出也將由原本的280~320億美元,提升到300~320億美元。預計臺積電三季度營收將同比增長13%。臺積電可以看成電子行業的風向標,漲價表示需求提升,而資本开支提升意味着產業鏈公司將有望受益。電子行業受益於需求旺盛,從AIPC和人工智能時代下的AI算力以及AI手機,形成了創新與更新需求共存的局面,持續性上,目前行業處於景氣回暖初期,盡管不能與高位時的需求相比,但持續性還是可以預期的。
5、近期蘿卜快跑訂單瘋漲,Robotaxi商業化提速,對於下半年無人駕駛、車路雲概念走勢怎么看?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和估值是怎樣的?
車路雲一體化旨在實現車輛、道路、雲計算平臺之間的無縫連接與協同,是未來智慧交通的重要基礎。在政策引導和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下,隨着商業化的逐步落地,無人駕駛以及車路雲概念下半年仍值得期待。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無人駕駛市場規模約為3301億元,同比增長14.1%。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我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3832億元。而對於車路雲,根據賽迪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驅動時代 “車路雲一體化”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車市場規模近6000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5萬億元,“車路雲一體化”相關市場規模超14萬億元。拜登辯論表現一塌糊塗 民主黨還能換人嗎,怎么換、能換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