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谷歌25周歲 未來能否用祕密武器決战人工智能?
我和科技巨頭谷歌幾乎是同歲,差不了幾年。
谷歌本月將迎來25歲生日——自1998年9月4日,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創立谷歌以來,谷歌的科技環境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初,谷歌只是一個搜索引擎,成立的前幾個月還在Susan Wojcicki的車庫辦公——後來YouTube的創始人。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谷歌搜索引擎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谷歌這個詞正式出現在人們的字典裏已經有17年的時間。我記得BBC(英國廣播公司)曾討論過,是否應該在廣播節目中將“谷歌”用作動詞,這樣有可能為該公司帶來免費的廣告。
如今,這家公司隸屬於一家名為Alphabet的大型母公司集團,自成立以來已涉足幾乎所有科技領域,並在其中一些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有時甚至會給反壟斷監管機構帶來麻煩。
目前,谷歌正試圖在人工智能競賽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有人卻認為它已經落後了。
01.成功與失敗
電子郵件、智能手機、軟件和硬件、無人駕駛汽車、數字助理、YouTube——谷歌孵化(並收購)了數百種產品和服務,當然並非所有項目都取得了成功。
Killed by Google網站上列出了288個已停用的項目,包括遊戲平臺Stadia和經濟型VR頭顯Google Cardboard。
谷歌副總裁Phil Harrison在2019年發布會上展示Stadia手柄
現在的問題是谷歌能否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世界中保持其無所不在的地位。
有傳言稱,谷歌已經落後了。網絡上流傳着一份谷歌工程師泄露的備忘錄,他稱該公司沒有人工智能的“祕方”,無法贏得這場AI競賽。
聊天機器人之战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緒。
對大部分人來說,第一次有意識地與人工智能互動——並留下印象深刻——是從ChatGPT出現开始的,這是一個病毒式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於2022年11月席卷全球。
其創建者OpenAI已獲得微軟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微軟目前正在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產品中,包括必應搜索引擎和Office 365。
ChatGPT被稱為 "谷歌殺手",是因為它可以一次性回答問題,而不是呈現一大堆搜索結果頁面。
它使用了一種稱為“transformer”的語言處理架構,這種架構實際上是由谷歌發明,但當谷歌幾個月後推出自己的競爭產品Bard時,影響力遠不及前者。
Bard的發布出乎意料地謹慎。谷歌聲稱它不適用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用戶,而且一位高級主管將其描述為 "一次實驗"。
也許,如此謹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在Bard之前發生的怪事。
02.AI引發的辯論
聊天機器人的基礎是大型語言模型(LLM)。谷歌最初的LLM之一叫做Lamda。
一位參與研發的工程師堅信它是有生命的。他發布了大量對話記錄來證明他的觀點——Lamda在分享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思想。
事實上,這正是LLM的訓練目的——生成真實的類人文本。谷歌堅稱Lamda並沒有做任何超出這個範疇的事情,這名工程師也因此被解僱。
但這一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轟動,並加劇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緊張情緒。盡管當時並不是AI辯論的熱門話題,但或許谷歌並不希望自己成為這些頭條新聞之一。
谷歌當然並沒有放棄研究人工智能。在今年5月的IO开發者大會上,谷歌發布了25款人工智能驅動的新產品。在其網站上,谷歌自稱“在推進人工智能前沿的道路上處於領先地位”。谷歌還擁有英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該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Fold具有加速新藥物研發的潛力。
今年8月,分析公司Gartner的Chirag Dekate參加了谷歌的未來展望活動Google Next,他表示這次的活動主題就是人工智能。
他表示:“谷歌正准備在新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經濟中佔據領導地位”。
03.“非祕密武器”
Creative Strategies公司的分析師Carolina Milanesi也認為,我們不應該這么快就否定谷歌的人工智能。
她說: “我不太相信 '他們錯過了人工智能風口' 的說法”。
“他們在消費者和企業領域的人工智能都存在機會”。投資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金融和市場主管Susannah Streeter對此表示贊同。
她認為,谷歌的祕密武器可能在於其成功的雲計算業務。雲服務提供商可以提供龐大的計算機網絡和處理能力,而大多數公司都很難擁有這些網絡和處理能力。
她表示: “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正在通過其Google Cloud業務將自己定位於人工智能革命的中心,因為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有更新基礎設施和存儲的需求,以處理龐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負載。”
“雖然它可能仍然是三大雲服務提供商中規模最小的,僅次於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e,但它仍然有實力。”
記者Tim Dowling曾寫過一篇關於“一周不使用谷歌消費者服務”的文章。他形容安排一次電影院之旅就好像是“在黑燈瞎火中購物”。
如果谷歌的部分人工智能產品能夠像現有的自身產品那樣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它應該能夠保持燈火通明。
原文由Zoe Kleinman撰寫,中文內容由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團隊編譯,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元宇宙之心
文章數量
95粉絲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