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3億多美金 除了黑客攻擊DeFi還存在哪些安全風險與挑战?
虎年才剛剛开始,黑客就已蠢蠢欲動,开始對一些DeFi項目“動手”。
2022年2月3日,成都鏈安鏈必應-區塊鏈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輿情監測顯示,跨鏈協議Wormhole遭到黑客攻擊,損失達12萬枚wETH(約合3.2億美元),這也成為DeFi史上第二大的黑客事件。而僅僅過去三天,2月6日,Meter.io 跨鏈橋遭遇黑客攻擊,損失達到 430 萬美元!三天兩起安全事件的發生,金額數大,我們不禁要問,DeFi為何又成為了黑客的提款機?
隨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 市場的發展,“風險”成為焦點。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指建立在區塊鏈網絡之上的一系列金融產品和服務,它是一個开源、無需許可、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統,但 DeFi 產品的不同風險維度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研究。除了黑客攻擊,DeFi還存在哪些風險與挑战?
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維度,借由這幾天的黑客事件簡單講述一下DeFi所遇到的一些風險向量。
1. 內在協議風險
DeFi 平臺以智能合約的形式存在,這些協議的動態是 DeFi 應用程序中最重要的風險維度之一。內在協議風險是指默認嵌入在協議設計中的風險機制。
DeFi 中的內在協議風險有各種形式。在 Compound 或 Aave 等 DeFi 借貸協議中,清算是一種將借貸市場的抵押品維持在適用範圍內的機制,清算允許參與者在無抵押頭寸中參與本金。滑點是曲线等自動做市 (AMM) 協議中存在的另一種情況,曲线池中的高滑點條件可能會迫使投資者支付極高的費用以消除提供給協議的流動性。
比如清算風險,因為DeFi協議中的加密抵押品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並存在債務頭寸在市場波動中出現抵押不足的風險,繼而誘發清算機制,造成用戶遭受進一步損失。
2. 外生協議風險
除了內在協議風險, DeFi 交易通常會受到改變協議預期行為的外生因素的影響。這些風險包括利用 DeFi 協議底層機制的攻擊,例如預言機操作、閃貸攻擊或利用智能合約邏輯中的漏洞來進行攻擊。最近在Cream Finance和Badger DAO等協議中的漏洞被黑客利用凸顯了外生協議風險會影響 DeFi 的發展。
3. 治理風險
DeFi 的一個獨特方面是,去中心化治理提案控制着 DeFi 協議的行為,並且通常是其流動性構成變化影響投資者的原因。例如,改變 AMM 池中的權重或貸款協議中的抵押比率的治理建議通常有助於流動性流入或流出協議。從風險的角度來看,DeFi 治理的一個更令人擔憂的方面是許多 DeFi 協議的治理結構日益集中化。
盡管 DeFi 治理模型在架構上是去中心化的,但其中許多項目是由少數各方控制的,這些各方可以影響任何提案的結果。這方面並不像看起來那樣令人擔憂,因為許多能夠影響 DeFi 治理投票結果的治理者之所以處於該位置,僅僅是因為他們積極參與並與 DeFi 生態系統保持一致——這是利益一致的明顯標志。
4. 潛在的區塊鏈底層風險
DeFi 協議對其底層區塊鏈有一定程度的基礎設施依賴。特定區塊鏈上的共識機制等可能會成為該平臺上運行的 DeFi 協議的漏洞。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權益證明(PoS)網絡中所謂的驗證者卡特爾,其中許多驗證者串通起來影響網絡中的獎勵分配,並可以有效地阻止 DeFi 協議的運行。
5. 市場風險
有時傾向於癡迷於協議和基礎設施方面,反而忽略了該領域的市場風險。例如,如果資產價格在向礦池提供流動性時發生巨大差異,則對非穩定幣 AMM 礦池也有着很大影響。另一個例子是資產價格的突然崩盤,這可能會引發資金池中大量流動性的流失,從而導致嚴重的滑點風險。
DeFi 協議的可編程性意味着它們可以對傳統市場風險因素(例如波動性和價格)做出本能反應,從而產生影響投資者頭寸的級聯效應。
結尾
DeFi 中的風險管理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战性,是因為它與金融工具中的傳統風險管理理論不太相符。幾十年來,資本市場一直圍繞着波動性等市場因素的風險管理模型而發展,現在,通過用自動化金融技術(智能合約)取代這些中介機構, DeFi 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金融自動化水平,但也引入了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新風險向量,可見,DeFi如何控制風險,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GLIF代幣空投:Filecoin最大DeFi協議开啓一億枚代幣的分發!
Glif是Filecoin上最大的DeFi協議,正在推出其原生代幣。總計將向用戶空投1億枚GLIF...
World Liberty Financial能否改變穩定幣遊戲規則?
特朗普加密項目“World Liberty”計劃發行穩定幣,消息人士稱據悉,特朗普加密項目計劃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