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走勢的內憂外患
這些天,人民幣持續對美元貶值中。最新的數據是,美元兌人民幣已經滑到了7.13左右。
根據英為財情記錄的6月10日收盤價,美元兌離岸人民幣(CHN)為7.1434,美元兌在岸人民幣(CNY)為7.1285。
我們知道,在岸人民幣是僅在中國內地境內交易的人民幣,在岸人民幣的頹勢說明,境內市場對美元的需求高於對人民幣。
本月初,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緊急通知國有大行在6月6日起下調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定價上限,降幅高達100基點,以緩解美元存困熱潮,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在這次美元降息之前,多家銀行美元存款利息長期在5%以上,最高點大概在5.3%,目前5萬美元定期已經降到了4.3%。
從上圖可以看到,人民幣的存款利息低於美元存款利息,這還是調降之後的。市場是利益驅使的,當人們發現銀行調降了人民幣存款利息,希望人民消費的時候,人們不但不拿錢去消費,而是反而發現人民幣和美元的息差,進而換美元,存入銀行,進行套系交易。這幾個月,人們紛紛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开始去套息,對人民幣造成巨大的貶值壓力。本月初,金融監管部門終於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急忙下調美元定存的利率,100個基點,來防止全民套息的愈演愈烈。
而離岸人民幣,同樣被他國轉空子。我剛才看到一篇文章說,「人民幣互換的規模已經達到了3.47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文章強調,「人民幣互換,意義特別突出」,這是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我無意潑冷水,但是要知道,人民幣取代美元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人民幣不是自由浮動貨幣,交易的市場很小,也就是說流動性不足,多數交易方拿了人民幣也會去換成流動性更好的美元。第二,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用的美元等硬通貨。第三,美元佔全球支付的42.71%,人民幣佔全球支付的3.2%(最新)。第四、截至去年底的國際清算銀行數據,在整個全球的國際貿易中,用美元進行結算的所有資金的比例大約近88%,其中歐元的比例大約7至8%。
上面幾點說明,其他國家拿到人民幣之後,使用範圍有限。單與其他國的互換協議規模擴大,並不能改變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反而卻有潛在的風險。為什么這么說呢?
和中國籤署互換協議的很多事一些「有問題」的國家,比如上面的高通脹的土耳其,還有巴西,阿根廷,他們本國貨幣本身波動性極大。特別是土耳其的裏拉貶值速度驚人,這些國家急需的是美元,但是美元的利率極高,他們可以從中國來借人民幣,然後到(香港)市場上出售換成美元,造成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暴跌,當他們需要還人民幣的時候,再抄底把人民幣买回來。
而且,中國經濟復蘇不如預期,金融機構都認為,中國接下來還將實行貨幣寬松政策,而美聯儲緊縮政策並沒有放松,7月也有望進一步加息,那么這將更不利人民幣的匯率走勢。
改开幾十年,中國經濟騰飛的一個支柱是外貿,賺得是美元,吸引的是外資,造成國內資產價格的升值,無論是房子還是股市。現在,國際形勢改變了,大量的外資撤走,而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20%,隨着中美貿易關系的減弱,很難讓人對經濟前景有樂觀的預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