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V黑手突襲,Wayfinder空投遭遇驚險一夜
@OdailyChina
@XiaMiPP
昨日晚間,Wayfinder 宣布推出其原生代幣$PROMPT,並啓動了空投活動,以獎勵社區參與者。這次空投針對在 Kaito 平臺上注冊的 Yappers(內容創作者),只要發布過與 Wayfinder 相關的推文,並滿足資格要求,即可通過 Kaito Dashboard 領取官方特別分配的 500 萬枚$PROMPT 代幣。這一舉措原本旨在激勵社區建設,增強用戶黏性,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脫軌了。
當用戶通過@KaitoAI 平臺嘗試領取空投時,許多人發現交易失敗了,或其應得的代幣被神祕地“搶走”,更有用戶聲稱,這場事故導致了價值高達 120 個 ETH(約 20 萬美元)的資產損失。社區情緒迅速由興奮轉為不滿。
據 X 平臺用戶爆料,此次空投出事的源頭被指為 Wayfinder 的空投服務商 TokenTable 的程序問題,最初有傳聞稱 TokenTable 的程序員使用了 AI 編寫空投代碼,導致合約漏洞被攻擊,最後被黑客搶跑領走了空投。然而,後續澄清顯示,確實有項目方曾嘗試用 AI 寫代碼,且 TokenTable 的智能合約確實存在一個未被審計發現的漏洞,但 TokenTable 並未使用 AI 編寫代碼。這一澄清雖消除了部分誤解,卻無法掩蓋事件發生時市場所遭受的衝擊。
根據 OKX 上價格數據顯示,$PROMPT 在晚上九點开盤後價格最高觸及$ 0.26 ,顯示出市場初期的高漲熱情。然而, 10 點後,MEV 搶跑事件开始發酵,許多用戶在 X 平臺上表達了對空投機制漏洞和 MEV 攻擊的憤怒,市場信心崩塌,$PROMPT 價格迅速跌至$ 0.1 ,跌幅超 60% 。
關於空投為何會被搶走,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罪魁禍首是 MEV 機器人。 空投通常通過智能合約分發,用戶需將領取交易發送至以太坊內存池等待打包。而 MEV 機器人通過實時監控內存池,一旦發現有用戶提交領取$PROMPT 的交易,便會支付更高 Gas 費,搶在用戶之前讓礦工優先打包其交易,從而先人一步領取代幣,並迅速兌換為 ETH 獲利。 這種利用區塊鏈交易順序可操控性的攻擊方式,暴露了空投機制在高流量場景下的脆弱性。
值得慶幸的是,危機發生後,TokenTable 迅速採取行動,發帖宣布暫停空投領取流程,並啓動全面調查。同時承諾,所有因交易失敗或被 MEV 搶走空投的用戶會獲得全額補償,所有分配的$PROMPT 將按預期發放,失敗交易的 Gas 費也將以 ETH 形式退還。Wayfinder 和 Kaito 的官方 X 账號迅速轉發該帖子,試圖穩定局勢。這一果斷的應對為市場注入了一絲希望。截至目前,Kaito 的空投領取渠道仍未恢復,等待官方後續的舉措落地。
得益於事故責任方的迅速響應,$PROMPT 代幣價格暫時止住了跌勢。凌晨 1 點左右,Coinbase 發布公告,宣布其 Base 網絡將上线$PROMPT,這一消息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PROMPT 價格迅速回升至$ 0.2 ,市場情緒逐步恢復穩定。
從 Wayfinder 此次空投的整體表現來看,盡管 Kaito 的代幣分發出現了意外,導致短暫的信任危機,但項目方和合作方的及時反應和妥善處理,基本消除了對項目核心價值的懷疑。在分配結構上,雖然空投比例較大地傾向於$PRIME 質押用戶,但考慮到$PRIME 的質押成本較高且獎勵採用逐步釋放的機制,這種設計旨在平衡短期市場壓力與長期持有者的激勵。
相比之下,此次空投的真正“大贏家”無疑是 Kaito 平臺的 Yapper 玩家。項目方為這些活躍內容創作者分配了數百至數千枚不等的$PROMPT 代幣,其中不乏有 KOL 在 X 平臺上直接曬出了其領取的 6322 枚$PROMPT 代幣,引發社區豔羨。
此外,Wayfinder 在錢包任務上的分配同樣彰顯了其社區友好的態度:為每個合格用戶保底分配了至少價值 30 美元的$PROMPT 代幣,且採取“不查女巫”(即不限制多账戶領取)的寬松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參與門檻,贏得了不少用戶的贊譽。與此同時,Binance Alpha 也宣布,將為所有在 4 月 10 日前曾在 Alpha 平臺上有過交易記錄的用戶額外空投 490 枚$PROMPT 代幣。
總的來看,Wayfinder 這一系列空投行動與那些對“擼毛黨”持嚴格限制態度的項目方形成了鮮明對比,其社區友好的姿態和慷慨的分配策略贏得不少贊許。特別是對於 Yapper 用戶,Wayfinder 的特殊照顧讓用戶看到了一種新的社區激勵模式。
這次事件或許為“擼毛黨”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通過注冊 Kaito 账號並持續耕耘內容,參與者不僅能分享空投紅利,還可能在長期內收獲更高的投資回報。這種“耕耘即投資”的模式,可能會成為未來加密社區參與的新趨勢,值得更多人關注和嘗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從 Code is Law 到 Prompt is Law:Web3 與 AI 結合的真正打开方式
Web3 + AI 從年前的 FOMO 到現在的冷寂,很多人开始懷疑這個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