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交易平臺立即停止向大學生推廣合約體驗金行為

2025-04-14 16:04:39

日前,ETHPanda、LXDAO 聯合發起人 Brucexu.eth 在社交平臺揭露一些幣圈交易平臺正在向大學生群體發放所謂的「合約體驗金」這一狀況,此類體驗金無法直接提現,而一旦盈利,收益歸學生所有;若發生虧損則無需償還,而在朋友圈曬高額收益還可以獲得額外激勵。

從本金贈送,到槓杆刺激,再到社交裂變,這一整套流程都在精准收割大學生群體。這一行為本質上也並非合約知識普及或用戶教育,而是一場披着「金融啓蒙」外衣的賭博誘導,精准收割風險意識薄弱、資金管理能力不足的大學生群體。

即便當前加密交易平臺整體面臨用戶增長瓶頸,但這不意味能將大學生作為業務擴張的突破口,此類行為既存在合規風險,也對行業形象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高風險金融工具不該盯上大學生

科技與金融結合之後,對年輕人群體的「精准誘導」幾乎是一個全球性難題。無論是美國學生貸款體系中誘導過度借貸的結構性設計,還是印尼、菲律賓等國互聯網金融產品中針對年輕人的高利貸泛濫,全球範圍內都有無數年輕人深陷債務泥潭。

2015 年,彼時中國移動支付剛剛興起,超前消費主義在年輕人中悄然蔓延。與此同時,以趣分期、分期樂、愛又米等平臺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金融公司」,打着「提前消費、信用成長」的旗號,大舉進軍高校。

趣分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玩家,它通過线下地推團隊直接進入校園,聯合手機、電腦、化妝品商家舉辦「校園特賣會」,吸引大學生使用其平臺進行分期消費。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和學生證,就可以「白嫖」一臺 iPhone,月供不到 300 元。

然而,這場「金融創新」的狂歡很快露出獠牙。利率不透明、手續費高、還款日不合理等問題,迅速將大量學生推入超前消費的債務陷阱。為了償還債務,不少學生被迫拆東牆補西牆,在不同平臺之間借貸滾雪球。

更為惡劣的是,隨着催收難度加大,一些平臺或地下催收組織竟演變出「裸條貸」等極端壓迫手段——要求女大學生提供不雅照片作為「抵押」,一旦違約即以此為威脅。這一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引起中國社會震驚。

從道德層面,這場風潮徹底擊穿了社會的底线。曾經炙手可熱的趣分期,即使在後來嘗試轉型為「分期電商平臺」、「B 端金融科技服務商」,仍然被貼上「校園貸發起者」的標籤,遭遇廣泛抵制。

趣分期後更名趣店在 2018 年推出的汽車金融項目,旨在通過「以租代購」的方式向年輕人提供汽車分期服務。同樣遭到抵制。2022 年,趣店創始人羅敏高調宣布進軍預制菜市場,並通過抖音直播等方式進行推廣。然而,由於其「校園貸」歷史引發公衆質疑,合作的中國明星如賈乃亮、傅首爾等紛紛與其劃清界限。

這是一個時代記憶,也是一個慘痛教訓,當時沒有明確的監管,沒有人站出來阻止,直到千千萬萬家庭為之买單,才終於收場。

而在如今加密貨幣領域,合約體驗金被堂而皇之推廣給大學生,這仿佛是另一場災難的开端——它用的不是高利貸,而是更隱祕、更難察覺的賭癮培養。

合約無原罪,但貪婪之手不應伸向校園

這輪周期以來,大學生一度成為 Web3 輿論的主角,而許多項目、VC 都傾向於招聘勤奮好學有幹勁的在校大學生作為實習生。就連加密交易平臺也推出校園大使拉新計劃,大學生可申請加入並通過拉新有效用戶獲得返傭獎勵以及入職資格等福利,不過這一活動推出後不久在社區的反對聲中被叫停,目前官方已無此活動界面。

如今某些交易平臺更是直接加碼,用合約券拉大學生「下水」,比起當年的校園貸,這一次的加密合約推廣行為,甚至連基本的監管紅线都未曾觸碰到。

很多中心化交易平臺服務器分布在各個國家,在用戶協議中寫滿免責聲明,員工也分布在全球各地。它們往往不接受任何一個國家的完整監管,卻在全球範圍內展开業務,尤其是在對金融教育尚未普及的國家和地區大肆擴張。

在這樣的真空中,我們很難期待短期內的政策能夠有效介入。這就意味着,公衆的道德約束、用戶的集體行動,才是最現實也最強有力的「監管手段」。每一個用戶,每一個從業者,都不應該對誘導大學生參與合約交易的行為保持沉默。

合約交易作為金融工具,其存在是合理的,但必須區分場景,比如以下三種情況可以被視為「道德合理」的使用場景:

一是風險對衝,這是合約最初的設計目的,機構或成熟投資者使用合約來對衝現貨價格波動,比如礦工鎖定挖礦收益、交易員管理持倉風險等,這是一種專業手段,基於明確的資產和風險策略。

而是具有獨立自主可自我負責的成年人的小倉位投機娛樂,一些個人用戶可能使用極小比例資金進行短线交易,作為娛樂性質的高風險操作。這種前提是他們具備一定風險意識,有完整的財務安全網,且清楚自己承擔的後果。

最後就是與賭場雙向奔赴的「賭狗」,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一類合約交易用戶——他們不對衝、不分析,純粹靠感覺交易。這類行為雖然不被鼓勵,但如果成年人明確知道自己在「賭博」,平臺與之達成的交易可以說是「愿賭服輸」。

但——大學生不是賭狗。

他們還未步入社會,尚未有足夠的收入、風險意識或金融素養,他們本該在校園裏構建思維方式,而不是被平臺誘導構建槓杆邏輯。任何將推廣觸角伸向大學生的交易平臺,都在做一件極其惡劣的事。

請行動起來,向 CEX 施壓

面對這類誘導大學生參與高風險合約交易的行為,行業不能再沉默,這不僅背離了金融科技普惠的初衷,也對整個加密行業的公信力構成嚴重傷害。所以,必須有明確而持續的社會反饋,去抵制這些通過贈送體驗金、鼓勵炫耀收益、引導槓杆操作的行為。

因此,我們必須發出拒絕的聲音,用行動劃出底线:

我們可以——在社交平臺上抵制开展該業務 CEX,拒絕在這類平臺注冊、充值,用真金白銀的缺席提醒它們:用戶不是提款機;

我們可以——對仍在執行此類市場策略的公司施加持續的輿論壓力;

我們可以——鼓勵行業 KOL、媒體人公开揭露、嚴肅批評這種收割手段。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倒逼平臺意識到監管的空白並不等於道德的空白,大學生群體不該成為行業拉新的突破口。行業若真心追求長期發展,首先應當放棄以摧毀一代人未來為代價的增長方式,這不僅不會使得行業迎來發展,加密資產價格迎來新高,反而會進一步污名化行業,進而阻礙整個行業在全球合規化的進程,背離了加密的真正愿景。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行業在道德的縫隙中試探底线,今天是大學生體驗金,明天可能就是「合約貸款」,或者為初入幣圈的年輕人量身定制「小額高頻槓杆推薦系統」。永遠有人在設計陷阱,專為尚未建立風險認知的年輕人而設。

如果我們不想再次見證「裸條貸」式的災難在加密世界重演,如果我們不想看到一個個年輕人被培養成賭徒,我們就必須從此刻起开始行動,抵制這種行為。若平臺仍舊視而不見,我們將聯合更多 KOL 與媒體持續揭露,直到這一切被終結為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評論

推薦文章

AI代幣下半場开始?盤點Crypto AI新興潛力項目

2024 年 10 月,自 AI Meme——GOAT 啓動了 AI Agent 概念开始,Cry...

10 13小時前

BTC之後,傳統公司增持SOL正在成為流行趨勢

今天微策略(Strategy)有沒有又增持 BTC ? 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成了加密市場看漲情緒的重要...

星球日報
8 13小時前

B²空投指南:獻給早期探索者的價值回響

B² 一直堅信,真正的價值來自長期陪伴的共同成長。正是因為有無數用戶在不同時期的信任與支持,B²...

星球日報
10 13小時前

MCP深度研報:AI+Crypto大趨勢中的協議新基建

第一章 AI+Crypto:正在加速融合的雙重浪潮 2024 年以來,我們越來越頻繁地聽到“AI+...

星球日報
14 13小時前

Zora發幣遭遇鏈上差評潮:早期用戶被背刺,人均空投僅37美元

作者:Nancy,PANews “PUA”多年的Zora終於發幣了,苦等多時的社區用戶卻未能如愿等...

10 13小時前

ABCDE突然關門,A16Z屹立不倒

A16Z 因何強大,ABCDE 為何關門 只要一個物種的地理分布足夠廣闊,就會發生地理變異。 AB...

9 13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