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關稅战為例,解讀恐慌指數與風險資產走勢之間的關系
2025 關稅战全面升級,川普政府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的商品最低課徵 10% 關稅,並對與美國貿易失衡最大的約 60 個國家追加更高關稅,造成全球市場恐慌,主要邏輯為
- 關稅增加企業成本,壓縮利潤預期
- 擾亂全球供應鏈,加深經濟不確定性
- 引發報復性關稅,擴大貿易战風險
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資本市場參與者會:
- 減少風險資產配置(如股票、加密貨幣)
- 增加避險資產配置(如黃金、美元、日圓)
- 提高波動率預期 → VIX 飆升
關稅 → 成本上升 + 全球供應鏈擾亂 + 報復風險 + 投資縮手 + 避險資金流動 → 市場恐慌
恐慌指數 VIX 也在 4 月 7 日衝高到 60,這是什么概念?歷史上僅有三次,上一次發生在 2024 年 8 月 5 日,第一次則是在 2020 新冠疫情期間。
我們可以確定,當前 VIX 指數已處於歷史級別極端環境。面對如此情形,我們如何透過 VIX 對市場進行預判?
參考:Tradingview
VIX 是什么?
VIX 是根據標普 500 指數期權價格推算出未來 30 天市場預期的波動幅度,被視為衡量市場不確定性與恐慌情緒的指標。
簡單來說,VIX 越高代表市場預期未來波動越劇烈,恐慌情緒越強烈;VIX 越低則代表市場平靜、信心較高。歷史經驗表明,VIX 通常在股市大幅下跌時飆升,在股市上漲趨穩時回落。由於這種與股市反向的關系,VIX 也被稱為「恐慌指數」或市場的情緒溫度計。
VIX 常態水准約在 15–20 以下屬於冷靜區間;當 VIX 高於 25 時顯示市場开始明顯恐慌;超過 35 則屬於極度恐慌。在極端危機事件(如金融危機或疫情爆發)中,VIX 指數甚至可飆至 50 以上,反映市場出現極端避險情緒。因此,透過觀察 VIX 的變化,投資人可以洞察當前市場避險情緒的強弱,作為調整投資配置的參考依據。
高波動恐慌區間:VIX ≥ 30
當 VIX 指數升至 30 以上時,通常代表市場處於高度恐懼或恐慌階段。這種情況往往伴隨股市劇烈下跌,但歷史數據顯示,極端恐懼後市場往往出現反彈。
- 樣本事件:2018–2024 年間,VIX 收盤價首次升至 30 以上的事件約有十多次,典型情境包括 2018 年 2 月的波動率風暴、2018 年 12 月的聖誕節前夕拋售、2020 年 2–3 月的疫情恐慌、2021 年初的散戶風暴、以及 2022 年初的升息與地緣政治衝擊等。
- S&P 500 平均表現:在這些恐慌事件發生後的 7 天內,S&P 500 往往出現正向反彈。統計顯示平均上漲約 1.4%,且有約 73% 的機率會在事件在 7 日後上漲。
- 這說明當 VIX 飆升至 30 以上(恐慌區)時,短期內股市多數情況會技術性反彈。
BTC 平均表現:比特幣在極端恐慌後也傾向強勢反彈。統計估計 BTC 平均 7 日漲幅在約 10% 左右,勝率約在 75–80%。例如,2022 年 2 月 VIX 因地緣危機升破 30 時,比特幣在隨後一周大漲超過 20%,顯示與股市類似的避險情緒消退反彈現象
極端恐慌峯值:VIX ≥ 40
將標准進一步提高到 VIX ≥ 40(極度恐慌)時,符合條件的事件在 2018–2024 年期間極為罕見,實際上只有 2018 年的 2 月 5 日,以及 2020 年 2 月 28 日因疫情引發的暴跌使 VIX 收盤升破 40(為四年來首次),隨後 VIX 在 3 月一度飆至史無前例的 82 點。
由於樣本極少,統計結果僅具參考性:在 2020 年那次事件後,S&P 500 於 7 日內小幅回升約 0.6%(當周市場劇烈震蕩但略有技術反彈),BTC 則約回升 7%。勝率方面兩者皆為 100%,但僅因單一事件上漲所致(並不代表未來相同情況保證上漲)。總體而言,當 VIX 達到 40 以上的歷史極端值時,往往意味着市場極度恐慌賣壓已近峯值,隨後出現短期反彈的機會相對較高,以大周期來看都是相對低點。
- 2018 年 2 月 5 日(VIX 盤中暴漲超過 100% 至接近 50):S&P 500 一周後僅上漲 0.28%,無顯著拉升。但比特幣當日暴跌 16% 觸及局部低點 ~$6,900,兩周後回升至逾 $11,000,顯示大幅反彈動能。但在當時時空背景下比特幣與現實世界資產走勢的關聯性並不高,因此該情形使用 VIX 判斷比特幣走勢並不適當。
- 2020 年 3 月中旬(VIX 峯值 82):S&P 500 於 3 月 23 日見底後,在一周內反彈超過 10%,比特幣也自 $4,000 下方迅速拉升約 30%。
盡管統計上極端恐慌後的短线表現偏正向,但樣本稀少意味着不確定性高,再加上當時比特幣與美股連動性並不像現在高度重合。在實務上,VIX 超 40 更多是確認市場處於極端恐慌狀態的訊號意義,後市走勢仍需結合基本面訊息研判。
低波動區間:VIX ≤ 15
當 VIX 指數降至 15 以下時,通常代表市場處於相對平靜狀態。投資人情緒較為樂觀、避險需求低。但此時後續走勢並不如高 VIX 時那樣明顯一致:
- 樣本事件:2018–2024 年間 VIX 多次回落到 15 以下,例如 2019 年初股市強勁反彈後、2019 年末市場平穩期、2021 年中股市上行期以及 2023 年中旬等。在這些時期,市場波動率處於歷史偏低水准(有時被稱為市場平靜。
- S&P 500 平均表現:在 VIX 極低的事件點後 7 天內,S&P 500 的平均報酬率約為 +0.8%,勝率約 60–75% 左右(略高於隨機機率)。整體而言,低波動環境下股指往往維持緩步上漲或小幅震蕩。例如 2019 年 10 月 VIX 跌破 15 後的一周內,S&P 500 基本持穩並微幅創高;2023 年 7 月 VIX 處於 13 左右時,接下來一周指數繼續緩升約 2%。這表明低 VIX 並不必然導致立即回檔,市場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升勢。但需警惕的是,極低的波動率往往隱含市場自滿,一旦遇到突發利空,波動和跌幅可能顯著放大。
- BTC 平均表現:比特幣在 VIX 低檔期間的走勢缺乏明確方向性。統計顯示其 7 日平均漲幅僅約 +2%,上漲勝率約 60%。有些時候低 VIX 的平靜期恰逢 BTC 自身牛市階段(例如 2019 年春季,低 VIX 伴隨 BTC 大幅上漲);但也有時低 VIX 期間 BTC 走出回調行情(例如 2018 年初 VIX 維持低檔時,比特幣正處於泡沫破裂下跌趨勢)。
因此低 VIX 對 BTC 後續走勢的預測參考價值不明顯,必須結合加密市場自身的資金情緒與周期考量。
綜合來看,當 VIX 處於 15 以下的時,S&P 500 往往延續既有趨勢(多數情況下為緩步上漲),但上漲幅度和勝率都明顯低於恐慌後的反彈。而 BTC 在此環境下缺乏統一的反應模式,顯示低傳統市場波動不一定意味加密市場同步。
結語:風險與機遇並存,刻舟求劍僅為參考
當 VIX 飆升至 30–40 區間
- 短线可能有風險,但也蕴含潛在反轉機會。
- BTC 通常在恐慌性賣壓中同步下跌,但隨着恐慌情緒漸緩,過度拋售所累積的空頭容易觸發強勁的技術反彈。
- 若觀察到 VIX 开始見頂回落 ( 從 35 慢慢回到 30 以下 ),是短线买入 BTC 的潛在時機。
- 必須同時檢視事件本身的嚴重性,若是重大金融風險爆發,後市還可能繼續深跌。
當 VIX ≥ 40
- 代表市場陷入極端恐慌,包含流動性枯竭、資金大撤退等可能性。
- BTC 短期大跌機率極高,但往往一兩周後若恐慌稍有紓解,預期 BTC 的反彈幅度也會相對驚人。
- 這種環境建議 短线投機 者保持高度風控、嚴守停損,因為「刀口舔血」的同時,利潤與風險並存。
- 以大周期來看都是相對低點
當 VIX ≤ 15
- 市場普遍處於自然狀態。 BTC 是否上漲,常更依賴加密市場自己的周期、資金面或技術走勢。
- 過度平靜的環境下,要留意一旦突發變數或黑天鵝事件發生,VIX 迅速跳升,BTC 也可能跟着補跌。
- 可考慮在此時期內保留一部分現金 / 穩定幣作為預備,隨時留意風險端風向。
VIX 15–30 的中間區域
- 一般被視為「正常波動」範圍。 BTC 同樣會受加密周期和宏觀資金面影響,此時 VIX 可做輔助指標。
- 若 VIX 從 20 以上攀升到接近 30,表示恐慌漸起,需要適度防範風險;反之,VIX 若自 25 慢慢回落至 20 以下,則顯示恐慌淡化,BTC 可能相對穩健。
撰文當下 VIX 處於 50,面對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仍在極端恐慌狀態,然而行情總是在絕望之中誕生。
2020 疫情期間 VIX 最高突破 80,當時 S&P 500 約在 2300 點,就算近期經過恐慌下殺 S&P 500 仍在 5000 點附近,在五年內仍超過 100% ROI; 同時間比特幣更是處於絕佳买點,當時僅為 4800 美元,而這輪牛市高點落在 11 萬美元,最高漲幅接近 25 倍。
每次大跌往往伴隨着市場重新定價與資金流動,混亂是把階梯,能不能借此攀爬躍升,才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課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