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 Conflux 樹圖,九問九答:CFX 現狀、做市商、香港市場和黑客攻擊
來源:曼昆區塊鏈法律服務
上周,Conflux 首席科學家及樹圖研究院核心人物姚期智教授收到的回信炸出了無數關注 Conflux 的同好。這條新聞上加密圈熱搜的當天,曼昆律師事務所劉紅林律師在 X 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推文,預告說下周要率隊去上海樹圖研究院拜訪元傑,向大家誠徵感興趣的問題,推文得到了熱心網友的積極響應。
純粹基於個人對中國 Web3.0 創業項目的情感偏好,劉紅林律師也一直在保持對這條中國老牌公鏈的關注和研究。此前還專門撰寫過幾篇文章,分別從法律合規和 Web3.0 創業者的角度分析關於 Conflux 的信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於是,時隔近一年,紅林律師帶着廣大網友對 Conflux 樹圖的關注和問題走進 Conflux,再次與 Conflux 聯合創始人元傑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交流。本次探訪圍繞 Conflux 生態和樹圖研究院的關聯及分工、網絡上關於 Conflux 熱門話題、以及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市場情況、監管政策的變化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高密度的對談交流,全程無尿點,探訪團隊收獲良多。
當然,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答應網友的事情要做到,畢竟大家在线催更比較緊)。紅林律師為大家整理出交流內容的文字稿,特此分享。
需要嚴正聲明是:交流結束時,我主動跟元傑說我會根據交流的內容整理成文分享出去,發出去前發給你看下,如果有不希望披露和表述不當的地方可以刪除,他說不用。我說萬一我泄露了你們的商業機密怎么辦?他說我可以選擇不承認。
這,很可以。
所以……本篇分享僅代表紅林律師個人對這場兩個多小時交流,憑記憶力整理的記錄,不保證信息百分之百的真實性,任何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信息的責任在於我本人,而不在於元傑。相關內容僅供對 Conflux 感興趣的朋友或中國 Web3.0 創業者交流和討論,不構成任何 Conflux 官方解答意見或投資建議。
關於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元傑再次很詳細地向我介紹了上海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基金會的關系。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公有鏈項目,都是採取基金會和开發公司相互獨立運營的模式。基金會和運營公司之間的關系機制可能存在緊密或松散的聯系。以太坊為例,它的治理結構以 Vitalik Buterin(V 神)為核心,內部還有基金會成員,關系相對松散。而有些基金會和項目之間則是「一套人馬,兩塊招牌」,這種結構在 Web3 項目創業初期可能更為實用和高效。
那么,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的關系則表現為:Conflux 是一個注冊在境外的非盈利組織,而樹圖研究院則是一個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民辦非盈利組織。從法律角度上看,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隸屬或關聯關系。
不過,樹圖研究院在 Conflux 生態中充當着开源代碼核心貢獻者的角色,承擔着技術开發的相關工作。在這種關系中,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基金會有點像甲方與乙方:國內的研究院負責开發工作,海外的基金會則通過捐助或資助的方式提供報酬。
另外,作為一個受到上海市政府支持的科研機構,樹圖研究院不僅在支持 Conflux 的相關工作,還在 Web3 領域中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項目,包括工信部主導的工程、分布式存儲 0G(ZeroGravity)等,政府的相關科研項目為研究院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基本能夠覆蓋日常开支和研究院的運營成本。
總的來說,上海樹圖研究院與 Conflux 基金會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基金會與开發公司獨立運營的典型模式。樹圖研究院不僅是 Conflux 生態的核心技術貢獻者,還通過參與政府項目獲得穩定收入。
元傑也很坦誠地分享,Conflux 基金會和上海樹圖研究院的聯合創始人也在不斷探索基金會更好的治理機制,以尋找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來推進 Conflux 項目的穩健發展。
關於 Conflux 創始人分工
因為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基金會相對獨立,因此在聯合創始人之間的分工問題上也較為明確。此次交流中,元傑先生分享了目前具體的職責分配:
元傑本人主要關注商業和運營方面的事務,密切關注 Web3 市場上的熱點賽道和前沿商業機會,在商業化方面能夠抓住機遇,推動項目的發展。
龍凡主要負責國內的政務關系及相關工作,職責包括與政府機構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項目在國內的順利推進,並獲得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合作機會。
伍明則主要負責探索前沿技術難題和相關技術的开發工作。他專注於技術研發,致力於解決復雜的技術問題,推動項目在技術領域的創新和進步。
關於擱淺的 BTC L2
BTC L2 項目是元傑在去年底銘文大火之時,主動向團隊提出的關注和研究。樹圖團隊也積極推進了相關嘗試,但根據市場反饋,目前這一賽道的熱情已逐漸消退,現存項目的表現也不理想。因此,團隊選擇了階段性暫停這部分投入。在元傑看來,這是战術上的探索和選擇,且他會繼續關注和嘗試行業中的新興賽道和機會點。
關於機構投資和做市商
關於 Conflux 項目的投資機構和市場幣價問題的討論中,元傑提到過去 Conflux 基金會的投資機構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全部的解禁,近期 Conflux 基金會還獲得了其他合作夥伴的战略投資(但沒有對外進行公开披露)。這些新的資金支持使得基金會的資金儲備相對充裕,確保了團隊能夠繼續專注於項目的开發和推進,簡而言之:目前 Conflux 不差錢。
針對大家關注的 Conflux 資產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元傑解釋這是一個市場自然行為,此前基金會曾與 DWF 等做市商合作。然而,雙方在合作中發現風格並不匹配,最終結束了合作。現階段,Conflux 基金會正在尋求與更多主流做市商合作,特別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交易所中。這些新的合作夥伴將為 Conflux 提供更長期和緊密的做市服務:不僅會提供市場服務,還將參與鏈上節點的工作。這種深度參與有助於構建一個健康的 Conflux 生態系統,並改善資產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至於是否會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當然大家誰都沒辦法拍胸脯保證。所以成年人,要為自己的判斷負責。
關於 Conflux 公鏈生態位
對於上海樹圖研究院和 Conflux 的核心團隊來說,創業已經走到了第六個年頭。在這段時間裏,團隊的心態與此前相比發生了顯著變化。
最初,Conflux 團隊認為一條公鏈應該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舉辦黑客松,並吸引創業團隊入駐公鏈進行开發、活躍,各家公鏈的贊助獎金和空投補貼類似商圈的招商引資。這一策略在其他項目如以太坊基金會和 Solana 上取得了成功,因為這些項目有着充沛的資金支持、流量支持(如 TON)。
然而,團隊後來發現,這樣的路徑對於 Conflux 而言未必合適。許多在 Conflux 上發展的生態項目,隨着市場和資本的流動,逐漸轉移到了其他公鏈,對於 Conflux 來講,並沒有自己的護城河優勢,當然這事也不能怪开發者,畢竟大家都得恰飯搞錢。
Conflux 在 Web3.0 公鏈賽道中的生態定位是其一條長期战略路徑。對於 Conflux 來說,華語區是其能夠獲取更差異化競爭力,構築其護城河的細分關鍵市場。因此,Conflux 在提供性能優良、成本低廉、用戶體驗出色的公鏈服務之余,還結合中國監管政策,確保其網絡生態的合規性。這為許多華人背景、希望進入 Web3.0 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天然的理想加密平臺。
雖然 Conflux 不能總打愛國主義的大旗,但中國以及整個華語區確實需要有自己的公鏈項目存在。目前,由華人主導的公鏈項目所剩無幾,而 Conflux 因其合規性及技術能力,在當前的發展節奏、未來規劃和收入來源方面都處於不錯的狀態。可以預期,未來 4 到 5 年,Conflux 能夠始終保持全球市值排行榜不掉隊的狀態,並在此基礎上保持耐心,以待天時。
關於 Conflux 生態項目被黑客攻擊
對於大家關注的 Conflux 生態項目被黑客攻擊導致資產損失的問題,元傑也作出了詳細的回應和解釋。
自事件發生以來,他本人一直在積極主動地推進相關工作,包括在國內協助用戶報警、包括三天兩頭就跟兩個主要的交易所管理層溝通。針對此次事件中低於 2 萬 USDT 小金額用戶的被盜虧損行為,Conflux 基金會已經現行賠付,但對於大資產的用戶,還要靠相關交易所來進行配合。
關於 Conflux BSIM 卡
元傑先生對 Conflux 研究的 BSIM 卡項目的介紹和分享,目前,BSIM 卡的科研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並在國內的兩個城市進行了試點,費用套餐相當之劃算(曼昆律師也受邀參與產品測試)。
關於 BSIM 卡後續的大規模市場投放,這更多取決於電信合作夥伴的推進節奏,畢竟是國家單位,內部推進節奏和市場开拓會比較穩健,着急也沒辦法,元傑個人的樂觀預計是在年底之前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真實現不了,大家就當他在吹牛就好。
關於監管政策、香港市場、港元穩定幣
關於中國內地監管政策是否有所放松、香港地區的市場情況,元傑的觀點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內地在短期內關於虛擬貨幣的政策大概率不會放松。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國內的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的表現有直接關系。若在短期內放开虛擬貨幣的限制,對國內的經濟環境並不會帶來特別正面的影響,畢竟資金不受控的外流肯定不符合當下政策。
中國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在中國內地的支持下,开展 Web3.0 和虛擬貨幣金融的嘗試實際上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然而,目前香港當地絕大多數的、佔主流地位的金融機構對於這些新嘗試仍處於觀望狀態,例如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和香港推出的比特幣 ETF 的成交情況並不樂觀,主要是因為積極參與這些新事物的大多數仍然是內地的資本或金融機構,如嘉實基金、南方基金等,而香港的金融市場中,外資或西方的金融機構是資金和資源的主要玩家,由此可見西方的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對當前香港關於虛擬貨幣的政策和事項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其次,關於港元穩定幣。元傑的觀點是,穩定幣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兩塊:進出環節的摩擦成本,例如泰達(Tether)的摩擦成本大約在千分之一左右;底層資產的收益,泰達目前發行的穩定幣總額約為一千多億,每年被動的利息收益都四五十億美金,而泰達的穩定幣項目團隊人數不超過 80 人,這 80 人所帶來的營收產出非常驚人。從上述兩個角度來看,港元穩定幣如果真的要拋出來,需要解決的不僅是傳統資金或者金融機構間結算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其能否成為虛擬貨幣市場原生的應用工具,比如虛擬貨幣交易所中的交易對之一,比如能否成為廣大中小商家的支付結算工具。目前,一些內資公司已經在進行境外穩定幣業務的嘗試,包括京東金融在境外的一些用戶結算業務。
在港元穩定幣方面,Conflux 在香港的合作夥伴已經在籌備相關合規的香港穩定幣事項,並預計將會在首批名單,但政府在推進這一項目的節奏稍微低於預期,基於港元穩定幣,Conflux 希望在鏈上進行更多金融科技的嘗試,而不僅僅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結算工具。
關於 Web3.0 行業鄙視鏈
元傑坦言,目前華人項目在 Web3.0 投資圈中並不總是受到歡迎。歐美面孔的項目方在募資和獲取更高估值方面更具優勢,而華人項目則相對存在劣勢,這已經是行業中存在的一種偏見。前些年國內的一些投資機構還會持續關注並投入 Web3.0 領域的新興機會,並進行大額投資。然而,近兩年,國內傳統基金對 Web3.0 項目的關注和投資明顯減少。這並不意味着華人項目在开發能力或技術研發方面較弱,項目背後憑實力來做科研和开發的還是華人。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再結合中國內地現有的監管政策,對於國內的絕大多數 Web3.0 創業者而言,從事原生的 Web3.0 技術开發或區塊鏈項目會面臨較大的限制。比較好的方式是尋找一些交叉點的業務,也就是說,將區塊鏈作為一種輔助類的技術,應用於交叉學科或者創業領域。例如,AI 和區塊鏈的結合,利用區塊鏈的一些技術或元素來作為自己創業項目中的差異化亮點,這種創業路徑,在現階段,無論是從資本市場的認可度還是項目本身的風險性角度來看,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