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告急?全球食品價格暴漲 攀升至18個月高位
全球食品價格近期達到了1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市場觀察人士預計部分食品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最新數據,10月份世界糧食商品價格指數升至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指數監測五大食品類別(谷物、肉類、奶制品、植物油和糖)的價格,10月份該指數上漲了2%,主要受植物油價格飆升的推動。
從1月到10月,植物油類價格漲幅最大,達到24%,其次是乳制品類價格,上漲了17%,而肉類類價格上漲了10%。相比之下,谷物類價格下跌了4.5%,糖價下跌了近5%。分析師指出,天氣和運輸挑战等供應方面的因素是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FAO 食品價格指數衡量的是原材料價格而非零售成本,但食品價格的上漲預示着未來可能繼續影響消費者。業內專家表示一些主要食品未來一年可能進一步上漲。
在所有監測的食品類別中,植物油類的價格漲幅最為顯著,從年初到10月間增長了24%。這主要是由於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等關鍵植物油的價格急劇上漲。
金融服務公司StoneX的實物農業經紀人Cheang Kang Wei指出,全球需求的增長遇到了供應限制,特別是在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影響了棕櫚果種植,導致產量下降。
此外,印尼政府加大對棕櫚油用於生物柴油生產的政策也加劇了供應緊張的局面。預計未來一年內,植物油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尤其是棕櫚油將成為關注焦點。
牛肉價格同樣因為供應側的問題而出現上漲趨勢。美國南部平原發生的幹旱嚴重影響了牛群的數量,使得牛肉價格飆升。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策略師斯蒂芬·尼科爾森解釋說,在幹旱時期,牧草產量減少,生產商不得不購买額外飼料或削減牛群規模,從而增加了成本。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美國的情況直接影響國際市場上的牛肉價格。根據 FactSet 的數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育肥牛期貨今年迄今上漲了16%,達到每磅2.59美元。荷蘭合作銀行預測,全球牛肉產量的總體下降將使2025年的價格維持在高水平。
糖、咖啡和可可市場雖然不在糧農組織的主要監測範圍內,但它們對於消費者而言至關重要。巴西惡劣天氣條件推動了咖啡期貨價格大幅上漲;而對於可可來說,科特迪瓦的暴雨以及西非地區70%左右的全球供應量受到病害影響,都給市場價格帶來了上行壓力。
花旗分析師預測,在接下來幾個月裏,可可價格有可能進一步攀升至每噸10000美元。這些商品的價格波動不僅影響到制造商的成本結構,也會最終反映在消費者的購物籃中。
查爾斯·戴森應用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布拉德利·裏卡德警告說,即將到來的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會通過調整移民政策來改變農業勞動力供應,並且新關稅措施也可能擾亂農產品貿易。
特別是對於依賴進口的水果和蔬菜而言,價格可能會因供應鏈中斷而大幅上漲。例如,墨西哥是美國許多新鮮果蔬的主要來源地,任何貿易壁壘都將對其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約瑟夫·格勞伯表示,特朗普明年1月上任後,美國與中國之間可能爆發“新一輪貿易战”,這對農業貿易造成極大破壞的風險不容忽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