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的亞洲外交:力求穩定與務實的雙重挑战
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上任後,積極推動鄰國外交,在即將訪問老撾期間,他計劃會見中國總理和韓國總統,旨在借東盟會議之機緩和日益緊張的東亞外交關系。
這是石破茂擔任首相後的首次海外出訪。美、澳、印度等國也將參加。這也可能是現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後一次出席亞洲的多邊協商會議。
石破茂在歷史問題上與前任有所不同。他一直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並坦言日本未能妥善處理战後責任問題,認為只有正視歷史,中日韓關系才能實現真正的信任。
雖然這種觀點在中韓獲得了較積極的評價,但作為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是否仍繼續堅持這一歷史態度並仍有待觀察。
經濟層面上,石破主張與中國推進“战略互惠關系”。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科技、綠色轉型等領域合作廣泛。中日經濟合作既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也能為地區穩定提供動力。
不過由於日本的外交政策長期依賴於美國,缺乏獨立性,歷任首相又對歷史問題避而不談。因此,如果要打破這種外交僵局,石破茂可能需要率先做出表示,遞出橄欖枝,才又可能重建信任。加上且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優先必然會大於日美同盟。所以石破茂更需要權衡好中美日三方關系。
石破茂在10月4日的施政演說中表示:“將通過基於現實的國家利益的外交,實現日本的和平及地區的穩定。”除了同盟國美國之外,還提到了中國和韓國,提及作為同樣的亞洲國家構建穩定關系的必要性。
不過石破茂的這種溫和外交路线也面臨國內保守派的壓力。部分日本保守勢力批評其對華對韓政策過於軟弱,認為可能削弱日本的外交獨立性,甚至會使日本在未來的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與中國共同推動合作共贏的“战略互惠關系”是2023年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中國政府達成的共識。但面臨的問題卻堆積如山,包括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的軍事演習、中國境內的日本人的安全問題,以及日美合作對中國安全的軍事威脅等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