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力度銳減 今年“雙十一”為何不再火爆?
隨着中國的電商平臺加大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長,商家和消費者卻發現國內的的“雙十一”購物節不如往年那么風光無限。而且優惠促銷的力度也不及往年,甚至連“雙十一”的相關話題都衝不進微博熱搜。买家很迷茫,賣家很困惑。
“雙十一”是以11月11日的日期而命名的購物節,由電商平臺阿裏巴巴首創,曾以誘人的折扣和巨額的紅包來吸引消費者大規模消費。現在,中國的“雙十一”已經是電商全平臺的購物盛會,包括京東、拼多多、亞馬遜以及海外市場。
“雙十一”是一場為數天的購物活動,大部分的電商平臺都會提前一個月進行預熱,都希望能持續的打破銷售記錄,因此,“雙十一”的銷售業績也被視為衡量消費者信心的“晴雨表”。
然而,受國內經濟放緩、消費降低,房地產危機和通縮壓力的影響,為了滿4000減400等而瘋狂下單的現象已經消失,甚至連滿300減50都可能考慮再三。
“我只花了幾百元买日常用品,”抖音播主葉赫那拉歌靈表示,電商平臺在“雙十一”期間提供的價格並不一定比平時更優惠。“套路太多了,建議大家理性消費,”他說道。
而微博上,大量播主分享了他們在“雙十一”被套路的經歷:大都是一些商家會先提高產品原價,再打折,讓消費者誤以為得到了優惠。
“兩三年前我會买很多東西,甚至還买過手機,”來自西安的劉偉在微博上寫道:“疫情後我收入減少,就不再這樣消費了。今年我什么都不打算买了”。
而像劉偉這樣的消費者不太少數,盡管全國多地發布了新的刺激措施和、優惠券和國家購物補助,但提升消費者信心的效果不大。
“人們沒有消費意愿,並在減少大額支出,”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創始人兼總經理雷小山在上海表示。自2022年10月以來,經濟疲軟導致全年都有折扣,再加上直播電商的價低策略已經蠶食了相當一部分消費市場,所以今年雙十一銷售額不會增長太多。
雷小山預期,今年雙十一的增長會很低,因為消費者正為未來的經濟困難而縮減开支。
京東和阿裏巴巴以前都公布過雙十一的最終交易額,但現在已不再披露這些數據。市場普遍懷疑以前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率,可能已縮減至個位數。
據星圖數據,2023年雙十一期間全網商品銷售總額為1.14萬億元,僅增長2%,不及當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7.2%);而今年618全網銷售總額則同比下降7%。
不過也有分析師通過分析疫情期間中國消費市場穩健的增長數據後認為,中國國內的消費市場的購买潛力依然存在,而且規模巨大,購买力的恢復仍然是一個周期性的過程。
雖然中國10月份消費者價格上漲速度放緩,表明需求仍然疲軟。
而對於商家而言,“雙十一”高昂的廣告費用和不理想的銷售額,已經不再具有投資優勢,相反,他們更希望能在短視頻平臺投入更多的促銷優惠。
浙江省的一家服裝廠老板趙高表示,在支付廣告費用後,銷售收入只能收支平衡。“平臺有太多促銷規則,看也看不懂,商家和消費者都一樣,而作為商家,我更希望能促銷和優惠能保持平時穩定的銷售額。”
另一位內蒙古羊肉加工食品公司老板杜寶年表示,過去一年整體銷售額下降了15%,消費者消費降級、減少了消費。他曾經參加過雙十一促銷活動,但高額的費用通常難以帶來對等利潤的回報。目前他正在考慮在更多短視頻平臺打廣告,以接觸更多消費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