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紅,也是紅!
作者:陸一夫
楊笠,早就不是只講脫口秀的楊笠了,她已成為了商業資本,最寵愛的“流量話題工具人”。
我們回看京東這次“楊笠代言事件”的風波,就是一場撤頭撤尾的“事件營銷”。
為什么,這么說?
不管你喜歡楊笠也好,不喜歡楊笠也好,人家在脫口秀大會已出道五年,而且已經自帶標籤,「性別對立」,這幾乎人人皆知的事實。
我們看近幾年來楊笠代言過的一些品牌,英特爾,奔馳,長城,小鵬,海瀾之家,李寧,阿迪等等,這些品牌的主要客群畫像不都是以男性消費者為主嘛?很奇怪吧!幾乎每次,他們官宣「楊笠」代言的時候,都會遭受到網上不同程度的抵制,感覺,話題炒作意圖明顯。
也許,他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花少量的代言費,就能獲得大量的流量,和曝光,話題炒作時間也長。
楊笠身上的“性別對立”的這個身份標籤,是當今互聯網上最容易引發討論的,最容易形成話題熱度的,我們且不談,男權女權的是否對錯。現代社會,對於男人和女人權利多少的討論從未停過,也不會有什么實質地結果,因為誰也離不开誰,也永遠可以讓人類兩大群體繼續爭論下去。
“性別對立”、“男女平權”諸如此類的,具備天然的爭議的話題,也成就了楊笠,也成為了她吸金的流量源泉。只要她談這個話題,流量就會有了,屢試不爽。
我們再談京東請楊笠代言的事,我們千萬別以為京東錢多人傻。京東這么大的公司,他們的營銷和公關團隊,怎么可能蠢到在選楊笠,這樣極具爭議的人物不考慮其後果和影響?邏輯上不通。更有可能是,他們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也考慮過沉沒成本。
而從結果來看,京東這場事件營銷無疑是成功的,既包攬了幾天的熱點,又獲得了較大的關注,相對於他們每年的宣傳和廣告費用,以及一些人退會員,或京東理財到期不續,這些沉沒成本都是值得的。
況且互聯網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沒有記憶的,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不會就請錯了「代言人」,就對京東心生厭惡,要徹底劃清界限。
從京東這兩天的股價反彈來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表達他們的態度,但反觀自媒體,還在甚囂塵上的蹭熱度,小作文鋪天蓋地,所謂「京東要玩蛋了」、「京東理財被擠兌」,「後果很嚴重」,和京東目前的照常營業,股價節節高,好像在兩個平行宇宙,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反倒是自媒體在圍繞“京東”品牌形象不斷的炒話題和蹭熱度,讓人討厭,對京東心生同情,不就是不小心請錯了人代言么?何必口誅筆伐,咄咄逼人呢?京東儼然成了事件受害者。
京東理財這樣風險小,以前熱銷的理財產品,被他們說成了被擠兌,似乎京東金融馬上就要破產了。但實際上,京東的股東、投資者都不為所動,難道他們就不懂得回避風險,這不很奇怪的嗎?
如今這些大品牌、大資本,特別是以男性用戶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品牌,早已視楊笠為“流量利劍”,只要使用得當,就能在流量和話題上起到一本萬利的效果,京東這樣去做事件營銷並不是寄希望在“雙十一”創造多大的消費額,本身“雙十一”也不是他的主場,而是為了刷存在感,吸引新用戶(如女性),維持用戶的品牌留存率。
諸如楊笠這類的抵制事件一定還會發生,在互聯網上,黑紅也是紅嘛。娛樂圈為了捧紅明星,沒有緋聞也要制造緋聞,上頭條。對明星而言,即使是負面緋聞總比沒新聞好。
這就是為了刷知名度,哪怕是類似於可口可樂、麥當勞這樣人人皆知的全球性知名品牌,每年也需要投入巨量的廣告和營銷成本用於維持品牌留存率這一指標上。
為了品牌的知名度,利用好“性別對立”,這樣一個流量海洋中幾乎無法忽視的標籤話題,他們就希望,撩撥你們這些喫瓜群衆的情緒,貢獻一些熱度,至於你們开心也好,氣憤也罷,對於,楊笠和企業品牌本身,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