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穩了!美國歷年總統遇刺後對選舉和政策的影響
真是活久見!美國總統遇刺大戲時隔43年後再次上演,7月13日下午,特朗普在賓州舉行競選集會發表演講時遇刺,子彈打碎提詞器後,碎片擦過特朗普右耳。所幸只是受了輕傷,隨後被安保人員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槍手名叫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在賓州登記為共和黨人。但在17歲時,他通過衆籌平臺 ActBlue 捐贈了15美元。該平臺為左翼政客和拜登的民主黨代表籌集資金。捐款日期是拜登就職典禮當天。但幾個月後,他就改為共和黨人。目前行兇動機仍在調查中。
這次槍擊事件雖然不能改變美國兩黨選民的政治傾向,但會激發中間選民的同情心,短期民調會必然對特朗普有利。
1981年3月,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在華盛頓遇刺後,他的支持率暴漲了10個百分點,並在1984年以525張選舉人票再度當選美國總統。1933年2月,羅斯福總統在邁阿密發表演時遇刺,兇手連發5槍但未擊中,這次遇刺事件讓民主黨的支持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
美國歷史上一共有9位總統被刺殺,4人不幸遇難,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1963年的肯尼迪遇刺案,有人宣稱肯尼迪身亡後30年間,共有115名關鍵證人離奇死亡或失蹤。而他的兄弟羅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6月遇刺身亡時正在競選總統,根據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領先當時的競選對手,這似乎和特朗普驚人的相似。
在美國,黨派之間的政治暴力和暗殺行動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美國民衆一邊抱怨這種政治文化,一邊又無可奈何的承受着他帶來的後續影響。
林肯總統在1865年遇刺身亡,這加速了南北战爭的結束,並對美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約翰·肯尼迪積極推動黑人平權運動再加上馬丁·路德金的遇刺身亡,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很顯然,總統遇刺可能成為政治運動和競選決策的催化劑。
目前,雙方的支持者都呈現“劍拔弩張”的狀態,特朗普必然會利用這次遇刺事件大作文章,在繼續鞏固共和黨基本盤的基礎之後,盡可能博取中間派選民的同情和對其領導力的認可。但他是否會借此機會向民主黨和拜登發難,對現場的安保措施和特勤局的表現提出質疑都會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畢竟,特朗普“撿槍”亂射也不是頭一回了。2022年之前南希·佩洛西的丈夫在家中被肇事者用錘子砸頭部後,特朗普的評論是惡意的。他沒有譴責這一暴行,反而嘲笑佩洛西。而這一次他是否會故技重施?
把個人遭遇和國家命運強扭到一起,並塑造一個被當權者迫害加美國英雄的形象,美國選民似乎很喫這一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