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38%關稅 中方回應
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從7月份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此舉有可能遭到中國方面的報復。中國周三表示,將採取措施維護其利益。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初步得出結論,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補貼”,並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符合歐盟的利益。
此次額外關稅是歐盟自10月开始的調查的結果。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關稅目前是臨時性的,但如果與中國當局的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將從7月4日起實施。最終措施將在臨時關稅實施後四個月內實施。
不到一個月前,美國宣布計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提高到100%,而歐盟表示,將在標准的10%汽車關稅基礎上,對比亞迪徵收17.4%至上汽38.1%的額外關稅,以打擊過度補貼。
根據路透社基於2023年歐盟貿易數據的計算,在汽車制造商面臨國內需求放緩和價格下跌的困境之際,這相當於額外增加數十億歐元的成本。
歐洲決策者迫切希望避免重演十年前太陽能電池板慘劇,當時歐盟僅採取有限措施遏制中國進口,導致許多歐洲制造商倒閉。歐盟於10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一些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的股價因擔心中國報復而下跌,這些汽車制造商的銷售額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寶馬等在中國生產並在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也將繳納關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歐盟的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案例”,關稅將損害中歐經濟合作和全球汽車生產和供應鏈的穩定。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似乎不那么擔心。 中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歐盟的臨時關稅基本在我們的預期之內,平均在20%左右,對中國多數企業影響不大。”
崔東樹表示:“特斯拉、吉利、比亞迪等出口中國電動汽車的企業未來在歐洲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也开始投資歐洲生產,以避免關稅。
今年4月,中國通過了一項法律,以增強中國在美國或歐盟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時的反擊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