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GameFi、SocailFi等 皆起於挖礦
去年是DeFi火爆,並且去年就已經有很多大佬如AC、Bitmex創始人都預測過GameFi、NFTFi、SocialFi將會是下一波爆點,這些今年真的來臨了,就剩下SocialFi了。
所有的Fi能火爆起來,本質上都是因為有了“挖礦”。
去年DeFi之所以能爆發,是因為6.16號出現了流動性挖礦。今年遊戲爆發,也是因為玩家邊玩邊賺。社交金融也是一樣,去年、以前就有很多社交金融項目,但沒有一個火爆起來,關鍵的本質,是沒有社交挖礦。
沒有社交挖礦的SocailFi,都不會火爆。
SocailFi的關鍵點不是社交,做區塊鏈社交的多了,做社交代幣的也多了,但如同去年6.16號以前的DeFi,都還沒有真正出現流動性挖礦那樣的社交挖礦產品。這裏的關鍵點是“挖礦”。就像去年以前早就有了DEFI那樣。另外所有都需要基於智能合約的,所有這些Fi,都有一個隱含的概念“去中心化”。
社交挖礦,第一個就必須搞定“去中心化身份”這個區塊鏈最大的難題。目前看到的SocialFi項目都沒有社交挖礦,因為他們都沒有解決去中心化身份問題。因為社交最怕的就是假身份刷單。知名的UBI創始人SAM,想的是用一個價值5000美金的設備掃描虹膜實現這一點,他這個項目融到了2500萬美金。
GameFi第一個很火,第二個很好,然後大多數都將是垃圾。不過區塊鏈遊戲以後會有真正的精品,GameFi是一個很長很大的領域,不是短期。其實GameFi本質是人的行為挖礦,沒有挖礦,這些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遊戲而已,由此延伸,人的行為挖礦還會誕生出更多新的模式,甚至能“演生”出應用時代的比特幣,我認為那將會在社交領域,區塊鏈社交是目前最後一個空白。
NFTFi的虹吸效應等同於去年的DeFi。NFT為創新思想的回報提供了極致的保障,第一個可能價值千金,而仿制品或許一文不值。
高關注度+高稀缺性,是NFT火爆的兩個關鍵點。
2021 年前六個月的總交易量達到約 25 億美元。CryptoPunks系列在價格最高的NFT作品中佔據多個席位。根據NFT追蹤器CryptoSlam的數據,7月份有1,395筆NFT銷售,總額為1.35億美元(以ETH支付)。平均銷售額略低於100,000美元——遠高於大多數NFT項目的平均水平。在CryptoPunks地板價上周首次突破 10萬美元大關後,如今已經達到150,000 美元左右,並且最近該系列的銷售額達到了數百萬美元。與此同時,較新的NFT項目 Bored Ape Yacht Club 上周末見證了其NFT出售價格首次超過 100 萬美元。另外一個矮胖企鵝(Pudgy Penguins),基於以太坊的 NFT 項目正在瘋狂爆炸,其推特粉絲超過1萬。
NFT,作為一種“工具”的話本身是不會有炒作屬性的,比如NFT房產證,NFT學位證書,這個沒有炒作屬性;現在NFT的熱在本質上都是利用了“稀缺性”做金融性質的投資。所以,抓住了稀缺性才是關鍵,關注度即流量的前身+稀缺性,Opensea現在才20萬地址,可見主要是拼的關注度。
制造熱點,制造稀缺。
NFTFi與SocailFi的可以完美融合的。海外名人Packy McCormick寫到,新型社交網絡從四個角度看:1、每個新的社交網絡都會發行一種新的社交資本形式,即代幣;2、你必須出示工作證明以獲得代幣;3、隨着時間的推移,在每個社交網絡上挖新代幣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創造了內在稀缺性;4、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對社交網絡和加密貨幣都嗤之以鼻。---
Polygon以2.5億美元收購基於ZK-Rollup的以太坊擴展解決方案Hermez Network。Polygon稱,Hermez的產品將合並到Polygon中,新項目將命名為“Polygon Hermez”,作為交易的一部分,Hermez旗下26名員工也將加入Polygon的80人團隊。Polygon聯合創始人Mihailo Bjelic表示,“據我們所知,這是加密史上第一次全面合並區塊鏈網絡,其中一個網絡將完全吸收另一個網絡,包括其代幣。”
這種合並也為以後更大規模的合並提供了借鑑。比如我認為後面有可能的是:BSC合並Polygon,以太坊合並Dfinity等等。BSC合並Polygon,可以對抗將來很強大的L2對手,比如OP樂觀,雖然OP可能會有頂級DeFi支持,但BSC合並Polygon以後,可以憑借原有用戶量優勢繼續在散戶中佔有絕對優勢,演變成未來的趨勢就是BSC/Polygon服務於散戶,以用戶流量取勝;而OP等以資金流取勝。兩大陣營各有自己的獨特的優勢。同樣的,Dfinity的用戶量要起來的難度也很大,這要經過很多年,如果以太坊將其合並,或許會改變區塊鏈歷史進程。
這個圖對Web3是精准描述,從信息流到價值流,抓住趨勢的本質才能抓住未來的先機。Web3當然最重要的是價值流。
網上看到某華人教授回憶自己學生時代,遇到了一些更厲害的同學,就轉變自己的興趣,其實他很可能是放棄了自己的一個未來的可能性。實際上縱觀歷史人物,很多頂級科學家反而有可能在中學、大學成績不如其他人,但仍然後來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公認的頂級科學家。興趣是第一老師,天才=天生的聰明+長期持續的思考,學習成績好,未必是天才。最怕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興趣壓抑掉。
我們所學過的知識,或者科學家所探索的科學規律,是天然的存在,還是人的心裏上的“存在”。我現在有一個感覺,就是所有這些規律,其實都是源自我們人類自身的意識,是一種意念上的強化。其實規律本身可以認為是概率意義上的,而對於概率有的人認為是必然的,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概率也是人的意念意義上的。看來,就連我們熟知的規律,其實也是我們自身意識的強化。
有人認為波普爾可證僞主義應該被貝葉斯證實理論所取代。貝葉斯認識論不僅僅是一種數學思維,也是一種哲學觀。貝葉斯認識論主張一個信念P的得以證明的條件是當且僅當這個P的概率高到合理的程度,並且這種概率由獲取新論據而發生的認知證明變化,可依據概率演算包括貝葉斯定理來計算和預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rthur Hayes 新文聚焦 | 全球貨幣政策的真相,比特幣接下來何去何從?
作為一名宏觀經濟預測者,我試圖基於公开數據和當前事件,作出能夠指導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預測。我喜歡“...
Ouroboros DeFi:為什么 Usual Money 被低估了?
前言:Ouroboros DeFi 方法論在Ouroboros DeFi收益基金,我們的投資策略始...
WEEX 唯客交易所贊助臺北區塊鏈周 支持更多全球用戶Onboard Web3
第三屆臺北區塊鏈周(Taipei Blockchain Week, TBW)於 12 月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