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刻機迎重大突破 與國外差距還有多大?
9月初,中國工信部印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在電子專用裝備目錄中,集成電路生產裝備包括氟化氬GKJ,光源193納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
這意味着什么?
中國官宣的最先進光刻機技術達到,分辨率≤65nm、套刻≤8nm光刻機,理論上可以量產28nm級別的芯片,在中低端芯片實現完全自主可控。
實現28nm級別的芯片自主量產,意味着中國制造除手機外的大部分民用芯片已經足夠了。
這次突破讓中國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光刻機作為半導體制造的核心設備,其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芯片的性能和成本。隨着相關技術上的不斷突破,我國將在芯片生產上實現更多自主權,同時也為其在多個工業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與國外差距還有多大?
當然,這次官宣的新款國產氟化氬光刻機屬於中端技術水平,跟荷蘭阿斯麥的高端光刻機差距還很大,至少要差兩代產品,這個要承認的。
有些外行人一看到“套刻≤8nm”就認為這是8nm光刻機,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套刻(overlay )8納米,指的是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使用光刻機進行多層圖案化時,各層之間對准精度的指標。
就是說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在硅片的不同層上形成圖案時,新一層的圖案相對於前一層圖案的位置偏差(即套刻誤差)不超過8納米。
分析指出,芯片制造中,套刻精度與量產工藝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關系。
一般認為,套刻精度與量產工藝節點之間大約有1:3的關系。即如果套刻精度達到了8納米,則理論上該光刻機可以支持制造24納米左右的芯片,意味着28納米芯片實現了自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