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資金搶購中國國債和銀行股 釋放什么信號?
近期,在中國股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上市銀行股價集體大漲,令很多投資者不解。此外,債券交易員紛紛湧入中國國債市場,令中國國債收益率再創新低。
本周,六大國有銀行股票升至創紀錄水平,再度引發熱議。
至於為什么中國的銀行卻突然成為了市場的寵兒,主要的邏輯在於,中國債券收益率跌至歷史最低點的情況下,投資者押注這些銀行的超額分紅和國家支持將使它們成為贏家。
在經濟萎靡不振、投資前景暗淡的一年裏,市場對高股息率資產的狂熱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對銀行股票的需求。看漲者認為,由於風險厭惡型基金的增加和國家對市場的堅定支持,未來將進一步上漲。懷疑論者則警告說,漲勢已經超越了基本面,投資者對更高股息派發的希望是錯誤的。
對於銀行股的後市分析來看,摩根士丹利分析師Richard Xu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由於 “金融風險控制優先於支持增長的重大轉變”,銀行板塊可能會繼續跑贏大盤。
中國國債迎來“史詩級”搶購潮
最近幾周,債券交易員紛紛湧入中國國債市場,掀起一場史詩級的購买狂潮,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推至歷史新低。
伴隨着資金大量湧向債券市場,中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正逼近歷史最低點。6月下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2.2%關口,創20年來新低。8月5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曾一度跌破2.1%、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3%,已明顯偏離合理中樞水平。
到底誰在买中國國債?外媒報道稱,從2023年年初开始,消費者和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就一直在積極买入長期中國國債。散戶投資者也湧入了債市。
釋放什么信號?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國債市場被投資者看作「避風港」,在史詩級購买狂潮背後,一些因素也令人不安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中包括人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減弱,以及在樓市和股市雙雙受挫的情況下,中國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