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奇緣」背後悲慘的大飢荒「人禍」
故事要從500年前說起。話說大航海時代,哥倫布遠渡重洋去找傳說中的印度。
結果呢,一不小心卻發現了,。。。。。美洲大陸!
新大陸的消息迅速傳遍了西班牙,大家都說在那裏遍地是黃金,到處是寶貝,還有美女,個個膚色古銅身材性感。這在當時,就像政府發文說要开發雄安新區,第二天就有人背着錢袋,從海南飛到河北。
西班牙民衆窮的,富的,各個摩拳擦掌,开始規劃行程,動作快已經揚帆啓航了。就這樣。一船接一船,一批又一批,漂洋過海直奔美洲。若幹年後,在大西洋航路上遍布西班牙的船隊。他們控制了大西洋的航路,還控制了中美洲,南美洲的大片土地。
西班牙帝國迅速崛起,驚動了遠在大不列顛孤島上的英王,伊麗莎白。
英王开始意識到,大航海時代,我們可不能落伍啊!大英帝國的人也要去美洲,跟上大時代的節奏。於是下詔,通告全國,只要你愿意去美洲探險和定居,英王就出錢資助。這樣一來,英國人也浩浩蕩蕩起航了。
他們西進的第一個站,是位於北美洲東部的弗吉尼亞州詹姆斯鎮。
詹姆斯鎮,聽起來很陌生,但在美國歷史上舉足輕重。
看過電影《風中奇緣》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片中寶卡杭蒂斯和史密斯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詹姆斯鎮,寶卡杭蒂斯是那裏的原住民美女公主,而史密斯是這塊新殖民地的第一位英國來的總督。
詹姆斯鎮沒有肥沃的土壤,冬天還特別寒冷,但這么艱苦的條件,並沒有消減探險者的熱情。英國人出發前,就聽說西班牙人在美洲挖到了金礦,已經發了大財。如今遠道而來,背井離鄉,目的就是為了挖金子。
於是,他們挖呀挖,挖了半年,金子沒挖到,可是,寒冷的冬天來了。食物已經喫完了,補給的英國船只還沒到。
沒辦法,他們把奶牛宰了喫。喫完牛,再喫馬,接着喫狗,牲口也喫沒了,就开始抓地鼠。等地鼠也喫完了,他們再煮皮帶、皮鞋。
當一切可喫的都喫光了,他們开始去搶原住民。原住民兇悍彪猛,他們也打不過,死了很多人。最後,他們被困在籬笆堡壘裏,又冷又餓。
終於,令人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有人开始喫死人的肉了。有一個人甚至把自己的太太給喫了!
電影《美麗新世界》截圖:詹姆斯鎮的飢民把靴子煮了喫
為了生存,除了喫人,他們已經別無選擇了。大家似乎在等“死”,確切地說是在等別人死。誰先死,誰就是別人的午餐。這是1607年的冬天。那年,詹姆斯鎮本來有100多人,最後只剩下38人,餓死了三分之二。接下來幾年,雖然,每年不斷有新的移民來這兒,但大多數都活不過冬天。
1609年的冬天,詹姆斯鎮餓死了400人,當時鎮子裏總共才500人。在經過長達7年的大飢荒(Starving Time)之後,詹姆斯鎮所在弗吉尼亞州9000位新移民,最後只剩下1000人。
電影《美麗新世界》還原了詹姆斯鎮的故事
為什么弗吉尼亞會發生如此嚴重的飢荒?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說弗吉尼亞州的由來。前面說過,伊麗莎白女王鼓勵西進拓殖。若幹年後,英王詹姆斯一世繼位,詹王也是西進支持者。
不久,他便把北美拓殖許可權授予了弗吉尼亞公司。於是,弗吉尼亞便派船隊出海。當時西班牙海上勢力強大,而且已經佔了中南美洲。為了避开西班牙人,他們的船隊只能往北美方向行駛,最後在美東南部靠了岸。
靠岸後,他們把這塊墾殖地稱為弗吉尼亞州詹姆斯鎮。
既然拓殖權給了弗吉尼亞公司,殖民者就必須聽命於弗吉尼亞公司及其管理者。史密斯就是公司委派的第一任總督。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壟斷了該地區所有开採權和治理權,甚至包括對移民的生殺大權。不聽話的移民,總督可以隨時依據法律處死。
總督首先把移民分成三類,一部分人負責種田,一部分負責挖金子,還有一部分人負責修堡壘。可是,這些遠道而來的英國人,對種莊稼沒興趣。一是因為收的糧食要上交,二則,他們不是菜農出身,工具又簡陋,種地很難。到後來,牛馬也喫了,耕地都成問題。三是因為英國會定期派船補給他們的食物,所以他們認為用不着種田。
按照弗吉尼亞公司的規定,這些移民是沒有財產權的。大家頭七年的收成,一律要充公。而且,他們的工作和食物必須由總督安排和分配,做多少,喫多少,總督說了算。
殖民地的其他規定也很嚴酷,移民根本沒有自由:
- 沒有總督頒發的許可證,移民不能和原住民做交易。違者死刑。
- 沒有許可證,不能宰殺牲畜和家禽。違者死刑。
- 不能逃逸,違者死刑。而投靠原住民者,抓到將處於極刑,絞死。
- 擅離職守者遭鞭刑
- 在公开場合發表反英王,反政府,反教會言論者將處於酷刑,屢教不改者將被處死
- 移民必須參加教會活動,缺一次活動,少一頓飯,缺兩次,被鞭刑,缺三次,要罰到山溝裏做苦力半年。堅持不參加教會活動的,將被處死。
- 弗吉尼亞公司的制度是沒有自由的,命令式的計劃經濟。
總督掌握所有的生殺大權,私有財產等基本人權的得不到承認和保障。
沒有自由交換的市場,沒有價格,老百姓不許盈利。一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靠政府配給,勞動者沒有生產的積極性。
而且,新移民不能擅自離开,他們沒有自由遷徙的權利,他們既沒有財產權,也沒有基本的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整個殖民地就像一所只進不出的監獄。
政府成了老百姓的父母,什么都管。
如到底是該挖金礦,還是種莊稼還是修堡壘,該分配多少人來挖金礦,多少人種莊稼以及修堡壘,還有,該不該讓人和原住民做生意,什么時候該殺牲口,宗教崇拜多久才是合理的,讓老人和小孩,婦女多喫,還是讓战士和工人多喫,喫多少才是合理的。
奧派經濟學家米塞斯說,在計劃經濟的制度,經濟計算是無法實現的。
因為商品的價值只能通過交換才能體現或決定。可是,當一切商品歸為國家所有,由國家來分配時,交換失去了重要的意義。
沒有自由交換,就沒有了價格。沒了價格,就無法核算。不能核算,人們怎么能作出合理的經濟分析?失去了合理的分析,怎么有合理的決策判斷。
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政府是無法知道的
所以,政府這種命令經濟是低效的。
在弗吉尼亞,市場自發的秩序被破壞,集權命令代替了自發秩序。政府要決定的越多,越無法做出合理的判斷。
沒有私有制,百姓也沒有生產的激勵,做多做少沒關系,最後都得喫政府的補給。
在這種制度下,個人創造財富失去了意義,財富是共享的。
在中國也出現過同樣的飢荒。
1959年10月到1960年4月,河南省信陽專區出現大面積飢荒,大批農民餓死。
當時,境況非常慘烈,人們餓到喫紅薯葉、野菜,樹皮,甚至喫人肉。據說,當時河南信陽農家的煙囪在鬧飢荒的時候,是不冒煙的。因為沒有喫的,誰也不會起竈臺。但是,一旦發現誰家的煙囪冒煙了,那幾乎可以斷定,他們是在喫人肉了。。。。。
為什么農村沒有了糧食,因為糧食欠收?為什么欠收?因為,他們吹牛自己畝產千斤,然後上交之後,就響應號召去煉鋼。
就像詹姆斯鎮的人挖金礦一樣,起初沒有人擔心喫的,反正政府會給你們喫,喫“大食堂”,可是後來,什么都沒得喫了。
詹姆斯鎮的總督給居民分配工作和食物,生產資料公有,中國那時候是分工作和分糧票;詹姆斯鎮的總督修堡壘,禁止與原住民交易,中國是關門自力更生,煉鋼超英美;他們的叛逃者被處死,這裏瞞糧不報的人是右派,要被揪耳朵、拔頭發各種批鬥。
他們整肅和迫害反對英王,政府,教皇的人,我們則公審走資派和黑五類。他們禁止這個,不准那個,我們則三反,五反。他們搞政教合一,我們早請示,晚匯報,被告誡時刻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簡直是同樣的政策,同樣的飢荒,同樣的記憶。
後來,詹姆斯鎮的居民還是走出了飢荒,嚴苛的法律基本上被廢除了。
集體勞動後來被限定在一個月內,他們的私有財產开始得到了承認,每位新移民都分到三畝地。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沒有政府來幹涉。
他們種的玉米,可以賣給原住民;他們種的煙草,在英國本土大受歡迎,甚至擠垮了好幾家煙草公司。他們不用種太多的糧食,也可以豐衣足食。因為有了开放自由的市場,因為消除了政府對交易的限制,弗吉尼亞從此擺脫了貧困。
雖然,我們告別了計劃經濟,也擺脫了飢荒,但計劃經濟思維模式依然存在。
作家河西在《紐約時報》撰文提醒我們說“飢餓,是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我想說,飢餓還不僅僅是記憶。
因為在不遠處的東北亞半島上,還有一個國家,至今仍然重復着400年前的詹姆斯鎮荒誕而殘酷的故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