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和Raydium互相“偷家”,Solana生態競爭“卷起來”了
“今天CZ又發什么推了?”
如果你在問這句話,那么顯然近期的BSC,是鏈上為數不多的熱點。
隨着 CZ 與 一姐在推特上活躍度不斷增加,吸引注意力 + 造 Meme 的玩法逐漸浮出水面;同時依托 Binance APP 強大的二級流量能力,將 Binance Alpha 直接置入應用內,也為 Meme 交易帶來了更多熱度。
在大盤整體不好的情況下,BSC 頗有後發先至的味道,而這搶奪的,顯然是之前 Solana 的鏈上熱度。
流量和手續費收入,是每條鏈的焦慮與渴求。
業務焦慮下,不同的鏈間勢必有競爭,但其實同一條鏈上的不同協議,也在競爭。
比如 Pump.fun 和 Raydium,各自來了個對方的“仿盤”。
Pump.fun 做 AMM
20多天前前,Pump.fun 开始幹 Raydium 的活,上线了一個自建的 AMM 池,試圖將原本屬於 Raydium 的流動性收入分走。
由於用戶的交易首先在 Pump.fun 的內盤進行撮合,依靠平臺的流動性完成交易;當內盤打滿後,交易會被路由到外盤,而外盤實際上依賴的是 Raydium 的流動性池。
這種模式下,Pump.fun 一直是 Raydium 的“流量提供者”,但也因此受制於 Raydium 的規則。每當交易流向外盤,Pump.fun 都需要支付一部分交易費用,而這部分利潤最終流向了 Raydium 的流動性提供者(LP),現行狀態下 Raydium上的每筆交易收 0.25% 的手續費。
這件事的動機也很簡單:說白了,就是 Pump.fun 作為流量入口,沒有完全喫到因流量帶來的肉。
我們當時就提到,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不光是韭菜們在 PVP,項目們捉對廝殺互相競爭的好戲也在上演。
Raydium 做 Launchpad
而就在今天, Raydium 的反擊策略也浮出水面。
據 Blockworks 報道消息,Raydium 正在推出一個名叫 LaunchLab的代幣發射臺,類似於 pump.fun 的直接分叉。
雖然Raydium官推沒有直接發文提到這個新變化,但無風不起浪,這似乎也意味着 Raydium 和 Pump.fun,兩者並不需要儀式感的合作默契,逐漸被打破。
作為看客,這個觀感很明顯 --- 既然你搶了我的活,那我也可以搶你的活。
Raydium 的動機也很簡單,作為流動性池後端,為何不更近一步喫到前端入口流量呢?
但搶活的前提,是得有實力。
對於 Pump.fun 這類代幣發射臺來說,復制一個類似的相對簡單產品,實力或許不來源於技術,而是資金。
消息進一步指出,Raydium 的資產負債表上仍有約 1.68 億美元,這就為山寨一個 Pump.fun 提供了最大的底氣,即投人投錢。
而 Blockworks 在報道中採訪某匿名 Raydium 核心貢獻者的言論,則間接證明了這一點:
“該協議幾個月前就开始开發 LaunchLab,但將該項目擱置,因為它'不想讓團隊覺得 Raydium 在與他們直接競爭'。在 pump.fun 的 AMM 計劃出現後,這種所謂的寬宏大量,似乎已經枯竭。”
也就是說,在 Pump.fun 做 AMM 的同時, Raydium 就已經想着做 Launchpad 了。
這更像是一種競爭的不約而同,和想讓業務更進一步的自覺行動。
項目方顯然比韭菜更清楚,交易是加密業務的靈魂,圍繞交易的各個環節做文章更容易喫到肉。
當然最好是,自己有能力把全環節都喫掉,從入口到後端。
內战護城河
AMM池本質是开源的設計,一個meme幣發射臺也並不難實現;既然兩邊在產品上都沒有开發壁壘,那Pump.fun 和 Raydium 本來就可以做各自的業務;
唯一的問題是,兩邊的護城河在哪,靠什么取勝?
Pump.fun 的護城河顯然在於用戶習慣帶來的流量優勢。作為一個 Meme 幣發射平臺,Pump.fun 已經通過其獨特的社區文化和用戶粘性,牢牢抓住了一部分用戶的注意力。
而這種用戶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輕易轉移到其他平臺上。更重要的是,Pump.fun 的用戶生態自帶流量入口屬性,這為其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
另一方面,Raydium 的護城河則建立在其流動性池的交易剛需上。作為 Solana 上最重要的 DeFi 基礎設施之一,Raydium 的生態控制力不僅來源於其深厚的流動性池,還包括其在整個 Solana 鏈上的交易網絡地位。
換句話說,Raydium 的優勢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而是整個生態系統對其的依賴性。
然而,護城河的強弱並不只是靜態的存在。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Pump.fun 和 Raydium 各自的護城河也面臨着不同的挑战:
Pump.fun 的流量能否持續增長,取決於其能否不斷推出吸引用戶的新功能和新玩法。而 Raydium 則需要在流動性競爭中保持領先,並通過資金和技術投入,進一步鞏固其生態地位。
流動性枯竭,有多少人會參與這場內战?
當兩大協議忙於互相競爭時,一個更大的問題浮出水面:
究竟有多少用戶會參與這場內战?是否真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和用戶基礎支撐?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加密行業整體處於低迷期,流動性和用戶活躍度都較之前大幅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 Pump.fun 還是 Raydium,爭奪的其實是一塊不斷縮小的蛋糕。
如果沒有新的流動性注入,或者沒有更多“韭菜”進場,這場競爭其實意義不大。
無論是 BSC、Solana 還是其他公鏈,鏈間競爭和鏈內競爭都在加劇。這種競爭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整個行業對流量和手續費收入的渴求。然而,如果整個加密行業的大環境沒有改善,這種競爭最終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於內战或鏈間战爭,而在於如何提升行業的整體吸引力。無論是通過創新的產品形態、降低用戶門檻,還是通過更廣泛的教育和推廣,吸引新流動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加密市場一周綜述(4.20—4.30):微策略6億加倉BTC,PumpSwap一周錄得15億交易量
A、市場觀點、 一、宏觀流動性 貨幣流動性改善。過去幾周,美股市場經歷了疫情以來最迅猛的調整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