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熱潮從何而起?
EigenLayer 提出的再質押(Restaking)協議最近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在許多問題上提供了新解法,也是流動性質押衍生品賽道很重要的敘事,下文簡單聊聊「再質押」,以及一些相關的底層實現和安全風險。
質押與流動性質押
以太坊的質押(Staking)是指用戶將他們的 ETH 鎖定在以太坊網絡中,以支持網絡的運行和安全性。在以太坊 2.0 中,這種質押機制是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共識算法的一部分,它取代了之前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用戶通過質押 ETH,成為驗證者(Validators),參與到區塊的創建和確認過程中,作為回報,他們可以獲得質押獎勵。
這種原生質押方式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需要的資金量不小(32 ETH 或它的倍數)、需要提供一些硬件作為驗證節點且保證可用性、質押的 ETH 被鎖定不靈活等等。
於是 流動性質押衍生品(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LSD)應運而生,它旨在解決傳統質押中的流動性問題,允許用戶在質押代幣的同時,獲得代表他們質押份額的流動性代幣(如 Lido 的 stETH 或 Rocket Pool 的 rETH);這些流動性代幣可以在其他平臺上交易、借貸或用於其他金融活動,這樣,用戶既能參與到質押中獲得獎勵,又能保持資金的靈活性。
流動性質押通證一般會由項目方發行,並保持與原始質押資產固定的兌換比例,比如 Lido 發行的 stETH 與 ETH 的兌換關系為 1:1。
流動性是質押的唯一問題嗎?
顯然不是,目前越來越多的中間件、DA、跨鏈橋、預言機項目都採用節點+質押的方式運行,它們的做法在不斷的分散共識,通過空投和更高的質押收益,吸引用戶離开大的共識圈而進入它們的小圈子;
另外對於大部分初始項目來說,創建一個 PoS 的共識網絡是很難的,說服用戶放棄其他收益和流動性而參與進來並不容易;
EigenLayer 解決的問題
再質押不是指收益滾存,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以太坊共識協議中,約束驗證節點的核心是它的 罰沒機制(Slashing),而 EigenLayer 提出的再質押協議核心就是通過某種方式拓展了罰沒邏輯,讓許多 主動驗證服務(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AVS)也能夠編寫邏輯,向作惡的玩家做出懲罰,約束行為並達到共識。
EigenLayer 是以太坊上的一個創新協議,它引入了 Restaking 機制,允許在共識層重新使用以太坊和流動質押代幣(LST)。截止 2024.02,EigenLayer 協議上的鎖倉價值已經達到了 45 億美元,其中 LST 佔比 40% 左右;同時著名投資機構 a16z 也剛剛宣布了 1 億美元的投資,其生態項目 Renzo、Puffer 等都先後拿到了 Binance、OKX 等投資。這些也標志着它在完善以太坊定標基礎設施和提高加密經濟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EigenLayer 的核心功能是使以太坊的安全性多樣化,在下圖示例(來自白皮書)中,三個 AVS 借助再質押協議更容易的獲得了更大資金量帶來的共識安全性,同時也沒有造成 ETH Layer1 的削弱。
這裏為了更簡單的說明實現邏輯,隱藏了 Operator 和 DelegationManager,與上文架構圖略有區別。
首先,我們以流動性質押代幣的再質押舉例,最簡單的 TokenPool 實現只需要滿足三個功能:質押、提款、罰沒
為了橫向拓展 slash 邏輯,給 AVS 开發者提供統一的接口,可以做出如下改造,注冊的多個 slasher 會根據需求依次執行並傳遞,在某些環節作惡時適當對質押款做削減(類似原生質押)
注冊 slasher 實際是一個比較嚴格的過程,只有經過審查的 shash 邏輯才能夠被 EigenLayer 和用戶所接受,如何分配質押代幣也是另一個比較核心問題。
目前 EigenLayer 支持了 9 種不同的流動性質押代幣(LSTs),它通過在 TokenPool 上封裝了一層更高階的 TokenManager 實現
至此,我們已經可以實現一個簡單的 LSD 再質押合約;思考一個小問題:被罰沒的 LST(比如 1 stETH)流向了哪裏,被銷毀還是被 EigenLayer 充入國庫還是其他用途?
原生再質押的原理更容易理解但實現卻更復雜,因為這些質押的 ETH 存在於信標鏈(Beacon Chain)上,EigenLayer 協議作為智能合約運行在以太坊的執行層,它借助預言機來獲取共識層的數據(比如節點驗證者余額等)
再質押除了帶來了額外的收益,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敞口。
首先就是再質押協議的合約安全風險,基於 EigenLayer 協議構建的項目資金基本都是存在其合約上的,如果 EigenLayer 合約被攻擊,項目方資金和用戶資金都可能受損。
其次,再質押協議又發行了更多的 LST,比如 Puffer 的 pufETH、KelpDAO 的 rsETH 等等,它們相比於傳統的 LSD(比如 stETH)在合約邏輯上更復雜,更有可能出現因為 LST 脫錨或者項目 RUG 導致的資產損失。
除了 EigenLayer 協議本身以外,其他的 Restaking 協議大部分目前還都未實現提款邏輯,早期參與的用戶只能通過二級市場來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所以也會因為流動性不足而虧損。
而 EigenLayer 本身也處於項目早期(Stage 2),所以也有一部分合約功能不太完善(如 StrategyManager ),早期參與者需要關注這部分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7月23:Mt. Gox 比特幣錢包在市場緊縮的情況下轉移了價值 28.2 億美元的 BTC
7月23:Mt. Gox 比特幣錢包在市場緊縮的情況下轉移了價值 28.2 億美元的 BTC一個引...
悅盈:比特幣68000的空完美落地反彈繼續看跌 以太坊破前高看回撤
一個人的自律中,藏着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着你人生的高度。 人生沒有近路可走,但你走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