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現DeFi Summer?AI Agent狂潮下的Beta周期紅利
作者:Web3 農民 Frank
AI Agent 現在正處於 DeFi Summer 的「2020-2021」景氣周期么?
「刻舟求劍」往往是最省心的預測方式——僅從數據維度看,DeFi 總鎖定價值(TVL)從 2020 年 1 月的 6 億美元到 2020 年 12 月的 260 億美元,僅一年時間就增長逾 40 倍,而 AI 賽道的市值目前為 440 億美元,這也意味着如果它真能復制 DeFi 的景氣周期,潛在市值或將突破 1 萬億美元。
那么問題來了, AI Agent 是否真的正在經歷類似 DeFi Summer 的「2020-2021」景氣周期?AI Memecoin 之外,又有哪些項目將成為這一賽道景氣周期的驅動力量?
烈火烹油的 AI Agent 景氣周期
Cookie.fun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1 月 1 日,AI Agent 板塊的整體市值已突破 166 億美元,過去 7 天漲幅高達 53.79%,在整個加密市場處於震蕩期的大背景下,從 Virtual 到 AI16Z,再到 Arc 等平臺,AI Agent 的生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
尤其是以 Meme 文化為驅動的 AI Agent 項目,憑借其低門檻的發幣和交易流程,迅速成為流量和注意力的新中心,它們大都通過幽默化的表達、強互動性的社區文化,以及貼近用戶的傳播策略,大幅降低了普通用戶的參與門檻,成功吸引了大批非專業用戶的加入。
說白了,這其實是對「VC 幣」的另一種文化反叛,也是 Meme 敘事的延續,只不過 結合 AI Agent,既降低了參與門檻,擴大了市場的潛在規模,也為 AI × Crypto 敘事注入了更多的普惠性和可持續性。
包括前不久漲幅表現亮眼的「TAO CAT」,作為 Masa 團隊利用 Virtuals 和 Bittensor 兩大生態圈技術碰撞的結晶,就別出心裁地展示了 AI Agent 與傳統 AI Bot 相比自我進化的優越性, 內核還是公平發行和社區驅動的經濟敘事。
有意思的是,在撰文章過程中, TAOCAT 正好入選幣安 Alpha 新一期項目,隨之而來的是其價格的顯著上漲,而 MASA 也受此影響出現了跟漲走勢。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 DeFi Summer 的繁榮景象: 從最初 Compound、Uniswap 的基礎性應用到後來大規模的用戶湧入及更復雜鏈上交易策略的衍生,技術敘事與資本驅動交織共振,最終形成周期性繁榮 ,因此至少當下基於 AI Memecoin 的 AI Agent 的普及和市值增長,確實為加密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敘事與想象空間。
只不過這一景氣周期究竟能走多遠,AI Memecoin 只是开端,後續更取決於 AI Agent 能否成為加密行業的長期基石,而不僅僅是短期的風口。
譬如在目前的 AI Agent 版圖中,前 5 名的市值總和超 70 億美元,佔比近 45%,其中 Virtual 生態、AI16Z 生態市值分別達到 46.5 億美元、23.7 億美元,確實成為了整個加密領域的行業標杆案例。
但本質上,目前「AI Agent」賽道的繁榮,整體仍是以 AI Memecoin 或發行平臺為主流,還處於局限在公平資產發行的「平權」經濟敘事初期,需要進一步深化它的觸達面,而回顧上一個加密周期我們會發現,DeFi 雖然推動了大量資金湧入區塊鏈領域,但 DeFi 的用戶門檻仍相對較高,需要具備金融知識和操作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規模普及。
而 AI Agent 的出現,不啻為加密領域开啓了一個更低門檻、更高潛力的新敘事—— 與 DeFi 需要用戶主動學習復雜的金融工具不同,AI Agent 可以直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降低了參與門檻 。
這才是一些有意思的變量,即 通過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滿足更多普通用戶的需求,讓 AI Agent 不僅是一個技術產品,更是一種全新的「平權」經濟敘事。
正如慢霧創始人余弦發推表示:「又一個特別的割裂感:AI Agent 在 Crypto 行業最終(也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發了個代幣來刺激着激勵那。在非 Crypto 行業,大玩家們早就遙遙領先了,包括定義的一些互操作協議,做出越來越好用的 AI 應用,而 Crypto 行業大部分注意力還是在代幣上」。
因此 AI Agent 確實借由 AI Memecoin 邁入了景氣周期,贏得了市場對這一領域的高度認可與資金注意力關注,也標志着其正式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後續從 Meme 驅動的流量中心到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從基礎設施的完善到長期價值的挖掘,AI Agent 有望重塑加密行業的格局,成為加密行業中最具創新力和影響力的領域。
AI Agent 的「Alpha」與「Beta」
如果我們來追根溯源的話,會發現雖然目前的 AI Agent 只是代幣發行和想象力的價值捕獲,但真正的落地還是和鏈上交易屬性息息相關。
畢竟 AI Agent 的實際用途遠遠不限於發幣這么簡單——早在任務驅動型的 AgentGPT 處理流程中,AI Agent 就已經展示了其在鏈上交易策略等方面的潛力 :
用戶可自定義總目標任務,然後 AI Agent 根據自身資源去做任務分配,將總目標任務通過代理層任務的流轉、分配,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並按照目標持續執行、矯正,無需人類協助,最終實現總目標。
說白了就是「以意圖為中心」的核心愿景,用戶只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意圖)是什么,而完全不需要關心中間的流程和步驟 ,且很多情況下,用戶的意圖是復雜的,意圖表達或許並不准確,而經過特定模型訓練的 AI,可更精確識別用戶意圖,根據用戶的關鍵詞信息等推斷用戶的潛在目的和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結合高度智能的 AI,無論是意圖的自然語言輸入,還是判斷需求、拆解目標、計算最優流程搭配、執行操作,AI 都能夠發揮巨大優勢,目前市場上也已經湧現出一大批涉及跨鏈復雜交易的智能交易項目,能夠高效地發現最優兌換路徑,讓用戶以最佳價格實時完成最優交易。
這就是真正最具想象空間的 AI Agent 發展方向—— 真正價值在於成為 Web3 的交互應用層,用戶無需理解復雜的系統,只需與 AI Agent 對話即可完成所有鏈上操作 ,從而有望成為 Web3 的底層基礎設施,與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深度融合,催生全新的應用形態和商業模式,為 Web3 帶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所以從宏觀視角來看,光速發展的 AI × Crypto 敘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完成自我迭代——從最初的 AI Meme 熱潮,到如今逐步轉向具有實用性和互動性的 AI Agent,整個市場的注意力正在重新聚焦,也意味着市場從隨機代幣炒作到實際技術落地的敘事邏輯轉型。
AI Agent 不再僅是炒作的噱頭,而是通過價值捕獲機制真正融入了產業邏輯,例如 AI 驅動的 KOL、收益生成工具、交易和 Alpha 策略優化,以及底層基礎設施的搭建 ,AI 技術正在從娛樂性敘事逐步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
它的價值遠不止於當下流行的 AI Memecoin,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真正推動 Web3 的進化和普及,從這個角度來看,AI Agent 不僅僅是工具,它們可能會重塑加密市場的生態規則,使得 AI Agent 更容易被主流用戶接受和採用。
任何「長坡厚雪」的賽道,基礎設施永不缺席
在加密行業,Alpha 是點,Beta 是面。Alpha 通常難以捕捉,但具備高度確定性的 Beta 項目相比卻更容易被埋伏。
AI Agent 領域也不例外,盡管 AI Memecoin 等 Alpha 機會難以把握,但 基礎設施(Infra)作為 Beta 的核心,卻是近乎明牌的價值捕獲機會,敘事傳導路徑極其明確 ——盡管 AI Memecoin 的爆發掀起了資金和市場注意力的狂潮,但最終能跑出來的項目格局遠遠未定,而 Infra 作為「賣水人」,借助先發生態優勢,卻幾乎可以穩坐釣魚臺。
正如上文所言,從 AI 在區塊鏈生態中的角色轉變來看,它正從單純的工具升級為推動行業變革的生產力,這不僅能服務現有的加密用戶,還可能通過降低門檻吸引傳統金融用戶進入鏈上生態,構建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經濟邏輯:
從服務少數人的精英化金融,走向服務多數人的普惠金融;從短期炒作的不可持續性,邁向長期增長的可持續性。
這代表 AI Agent Infra 有望成為鏈上應用智能化的關鍵切入點,也意味着同賽道中尚未被市場充分定價的項目,很可能隱藏着新的價值重估空間,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數據。
衆所周知,AI Agent 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战就是如何高效挖掘並利用高質量的數據, 它不僅決定了 AI Agent 的學習能力和決策水平,也直接影響其實際應用的效果和用戶體驗。
尤其是對區塊鏈生態而言,推特數據、Discord 數據、網絡爬蟲數據等可能隱藏了數以十億計的信號,蕴含着很多可以衍生實現的用例,完全可以進行個性化的挖掘利用——諸如追蹤巨鯨動態追蹤、分析「Smart Money」交易、監控鏈上地址交互、篩選分層差異化的鏈上用戶、精准觸達不同的玩家群體等等。
所以數據基礎設施不僅是 AI Agent 發展的支撐,更是其價值創造和市場推廣的核心,有意思的是,作為目前 AI 數據賽道的扛把子,前不久 Masa 在 Bittensor 上構建的 SN42 數據服務子網 和 SN59 AI Agent 鬥獸場,就頗值得一敘。
AI Agent 鬥獸場是作為數據 infra 的 Masa 朝着 AI Agent 平臺邁的一大步,讓數據網絡不再抽象,而是可以實時地賦能 AI Agent,讓他們實時進化,迭代着 Bittensor 強大的獎勵機制,讓AI Agent 在鬥獸場一決高下。鬥獸場上线僅僅幾周,就已經吸引了 Virtuals 和 creator.bid 生態的頭部 AI Agent 參與,其中也包括 Masa 孵化的 TAO CAT。
因此本質上 Masa 是以「基礎設施 (數據)+ 應用場景 (鬥獸場) + 代幣經濟(AI Agent)」為核心,吸引更多的用戶和开發者來運轉平臺,不斷擴展AI Agent業務場景,激發平臺活性。
從更大的邏輯來看,Masa 這類 AI Agent Infra 的敘事路徑非常明確——聚焦 AI 代理在鏈上的「適配性」問題,解決鏈上運行的效率、穩定性和智能化需求, 如果這一賽道持續發酵,不僅有望構建鏈上 AI 生態的基礎設施,還可能帶動开發者生態和用戶體驗的全面升級。
按照市場輪動規律,Virtual 的成功也會推動投資者關注功能互補、技術創新或估值偏低的同賽道項目,尤其是具備強生態構建能力和清晰的敘事方向,所以像 Masa 這類 Infra 項目無疑與 Virtual 的代幣發行功能形成了天然的互補邏輯。
而 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技術的成熟使得 AI Agent 從不確定的 Alpha 階段進入可盈利、可規模化的 Beta 階段,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像 Masa 這樣的 Infra 項目是這一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推手 。
上文提到的 TAOCAT 入選幣安 Alpha 新一期項目,也為我分析的邏輯增添了現實的佐證,進一步強化了在市場關注度逐步向 AI Agent 賽道轉移時,基礎設施類項目(如 MASA)可能會迎來意想不到的價值增長機會。
總的來說,這一輪 AI Agent Infra 的熱度只是开始,市場對於鏈上智能化基礎設施的需求還在快速擴張,Virtual 和 Masa 的表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定位清晰、功能互補、估值未被充分挖掘的項目逐步被市場發現,價值重估的機會往往隱藏在細分領域的暗线上。
結語
AI Agent 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未來的加密市場,AI Agent 不僅是生態的組成部分,更將成為推動整個生態前進的重要動力。
基礎設施是生態的底座,任何大趨勢的背後都少不了它的支撐,無論是 Virtual 這樣的先行者,還是 Masa 等 Infra 潛在選手,它們的共同點是用技術和邏輯將自己的價值嵌入整個生態的核心,而市場對這種價值的認知,也只是時間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從200美元到10萬美元,2013年入場比特幣玩家的回憶錄
自 自 2013 年起,我成為一名比特幣研究者,同時翻譯了 《精通比特幣》 。 這些年來,我目睹了...
摩根大通:「貶值交易」正盛行、比特幣成更重要投資!去年780億鎂流入幣市創紀錄
摩 根大通分析師周五發布報告 指出 ,過去一年金價上漲,遠超過美元和實際債券收益率變動所暗示的幅度...
下周必關注|新一期非農數據公布;Seraph、Xterio即將TGE(1.6-1.12)
下周重點預告 1 月 6 日 3A鏈遊 Seraph《暗黑熾天使》將於 1 月 6 日 TGE,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