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媒體小編,如何發現$GOAT並賺了250倍?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卻相當沉悶和平凡, 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 《殺鵪鶉的少女》
14 天前,我們的一位普通小編,在日常網上衝浪尋找寫作素材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 Terminal of Truth 的胡言亂語,並看到了它發的代幣 $GOAT。
當時小編進了 1 SOL,而直到今天 Binance 宣佈上線 GOAT 的合約,這最初的 1 SOL,如果以發稿時價計算,回報率來到了 250 倍。
而那天山羊剛出,幾乎沒有什麼人在介紹事情的始末。
稍作了解後,編輯部覺得 AI Bot 發 Meme 是個很有趣的敘事角度,就寫了篇《 這屆 AI 都會發 Meme 幣了?速覽 a16z 聯創投錢,Bot 自己發的 Meme 幣 GOAT 》。
如果你細心對比釋出時間,會發現這是中文媒體中最早介紹 GOAT 的文章之一;而正因為看到的早,最後的收益遠比想像中的巨大。
與專業的打狗博主、鏈上科學家和圈內大佬相比,這份盈利無論是從倍數和總額上可能都算不上什麼,或許只是小巫見大巫;
但我們覺得,這件事對普通讀者來說,或許更有參考價值:
一個相對普通、不專職交易的人,是如何靠著對公開資訊的解讀、對免費工具的使用,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收穫一份意外之喜的?
以下是他的真實故事講述,分享給大家。
漲前笑哈哈,漲後預言家
這行從來都是不講情面的成王敗寇和以漲服人。
GOAT 能到今天這一步,事後看大家可能都會覺得你是個預言家,成功抓住了最火的幣;但如果再回到 14 天前看,我覺得自己不過是 PVP 中的眾多韭菜之一。
日常忙於媒體編輯工作之外,自己也經常在 Solana 鏈上土狗競技場中虧麻。
不過也正因為主業的關係,日常免不了要接觸新的熱點和敘事角度,然後把其中我認為有意思的部分寫成文章。這是工作驅使的,而非主動投機。
寫有趣有料的內容,才是主業。
所以一開始看到 GOAT 我是 「笑哈哈」 的,少了很多嚴肅的投資決策,更多的是覺得題材有意思。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收穫了一份意外之喜。
如果覆盤來看,10 月 11 日下午我寫了一篇介紹 a16z 投錢給真理終端 Bot,Bot 自己發幣的文章;也幾乎是在寫這篇文章開頭的時候,我彩券式的進了 1 SOL,GOAT 當時的價格是 0.0019。
今天 GOAT 的價格是 0.75 左右,和最初的進入價格相比,理論上總資產已經翻了 370 倍。
不過我很早之前已經出掉了本金,之後有人 FUD 真理終端拼錯英文單詞,懷疑它是人在運作從而價格暴跌時,我又補了 1 SOL。
如果只計算最初的那 1 SOL 翻倍出本後,收益差不多是 250 倍。
顯然,從利潤最大化角度看,我至少做錯了兩件事:
不該只投 1 SOL,初始本金太少;
不該 FUD 時只追 1 SOL,回撥上車大機會只得到小收益;
不過,我既不是一位專業的交易員和研究員,更不是常勝將軍式的帶單大 V,也沒有想方設法的進各種所謂 Alpha 群。
這些操作上的不完美,對於一個沒有額外精力、議價權、資訊差的普通加密從業者來說,我可以接受。
也正因為我開始總成本只有 1 SOL,所以能笑哈哈的一直拿著,甚至在忙於工作時心裡沒有太多的起伏,反正也就 1 SOL 嘛。
你要知道,在 Pump.fun 推出的 250 萬個代幣中,目前市值超過 1 億美元的不到五個,一幣功成萬骨枯。
所以下重注,追重注,很有可能虧麻。
加上我性格偏保守,那既然看不準,又覺得它有點意思的時候,不妨就執行個 1 SOL 戰術。
所以哪有什麼暴富故事的預言家,只有漲跌隨緣的笑哈哈。
真在 GOAT 剛出來時就敢丟個 1000 美金,並心如止水的拿到現在,我想現在也沒必要還在幹活寫故事了,這樣的狠人必然深藏功與名。
暴富難以複製,但我覺得有一點可以分享和參考,就是怎麼較早的發現山羊和真理終端的。
「趕早」,是資訊和工具的綜合利用
如果你密集的參與 Solana 上的打狗 PVP,想必能夠感覺到一切土狗的發出其實都是注意力的遊戲。
說白了就是,因為一個(看上去)值得關注的東西,有意或無意的發了一個幣。
這個東西,可以關於名人、文化、表情包、撕逼、梗或者任何你意想不到的事。
所以本質上,你其實在看一個國外版的 「微博」(X),要有個八卦的心,並且對八卦下注 (Pump.fun)。
那麼問題來了,八卦這麼多,怎麼更早的發現值得看的八卦呢?
社媒可以做戲,但錢的流向騙不了人。
以我發現 GOAT 為例:
首先我其實已經在日常的工作裡,從各類資料博主、研究員和社媒推薦中,有意無意的蒐集了很多所謂 「聰明錢」 的地址,以及添加了一些所謂 「聰明錢」 的報警 Bot。
我的預期不在於它們足夠聰明和誠實,而在於為我的日常編輯工作尋找熱點。
但有一點我是大概確定的 — 如果你監控的多個地址和 Bot 都在說 XX 買入了 XX 幣,那它至少在(超)短期,有成為寫作話題的潛力。
換句話說,故意陰謀也好,敏銳嗅覺也罷,這幫人已經在題材上可能幫你挑選過一遍了,至少有那麼點可以拿出來說的,能夠吸引大家注意力的點。
於是順著這個邏輯,我發現了 11 號當日有大量的地址在買入 GOAT,並且頻率和金額都很大。
本著一個編輯的直覺,我認為這其中可能有存在爆點的話題,於是就在 X 上搜了 GOAT 的合約地址。
而搜尋結果中充斥著大量喊單資訊,但也不乏寶藏。
當時幾乎沒有任何關於 GOAT 和真理終端的介紹,唯一與代幣合約地址相關的,有價值的搜尋結果是這篇:
直到現在,這個文章連結也僅有 5000 多的閱讀量,看的人算不少多,但標題幾乎一眼戳中了我的直覺:
馬克安德森,給一個 AI Bot 打了 5 萬美金比特幣。
即使你不炒幣,如果你是加密行業的從業者,光是看到這個新聞都會覺得有趣,想要了解這件事的強烈動機,反而成為了我瞭解 GOAT 的最初引子。
那麼,發現 GOAT 的最初邏輯是:
資金流異動 — 社媒搜尋 — 尋找有價值資訊 — 滿足好奇心 — 解讀資訊。
藉著半桶水的英語水平加 GPT 的幫助,我快速看完了這篇報導,並且也找到了 GOAT 背後的 AI Bot 帳號 「真理終端」;而在剩下的時間裡,我把真理終端發過的每一條帖子,按照從新到舊的順序,快速看了一遍。
這時我也沒有足夠的證據和知識儲備來確定它就是 AI Bot 而不是一個人在偽裝,但它的胡言亂語卻讓我覺得有炒作的可能:
神經兮兮,半智慧半哲學,說自己要發幣…
一個(自稱) AI Bot 自己發個 Meme 幣,這還是頭一回。
隨後我看完了它和 Marc 的對話,後者確實也打了比特幣給 Bot。加上 a16z 創辦人的 「軟背書」,我隱約覺得這件事會火。
於是我認為這應該是個好題材,就快速的寫完了最初介紹 GOAT 的文章。
(《 這屆 AI 都會發 Meme 幣了?速覽 a16z 聯創投錢,Bot 自己發的 Meme 幣 GOAT 》)
據同事回饋,事後部分 Alpha 群組也轉了這篇文章,為它們發現 Alpha 提供了資訊來源;但我的本意並不在於投機,而是快速的發現熱點和寫文章。
這或許也是加密行業的從業紅利,但前提是你要有一顆八卦的心和例行的工作模式。
後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小小的為認知買單並進了 1 SOL,但也沒有用預料到 GOAT 會火到直衝加密市值前 100 的地步。
所以回頭看,「趕早」 可能不完全是偶然,更是資訊和工具的綜合利用。
而如果你一直在喫二手資訊,那麼顯然樂趣和賠率都會降低。
行業裡不同的從業者有不同的資訊利用和獲取方式;作為小編,我們的獲取方式可能最貼合普通人 — 工具是公開的,搜尋是公開的,監控是免費的,這些你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得到。
況且我還需要花時間把事情給寫出來,一個普通玩家完全可以在同等的資訊密度下,什麼也不寫先衝了再說。
當然也有可能衝的血本無歸,所以我一直強調在任何 Meme 沒跑出來時要 「 多花時間表達,少花成本下注 」,這是由我的工作性質和節奏決定的。
你要有一種老油條式的敏感度
你可能會問,我沒有這樣的運氣,開始沒有發現山羊,想上車時很高了怎麼辦。
實際上,從山羊發幣到現在大概 15 天,半個月裡有相當大的視窗期,你也不一定要全押注在 GOAT 身上;視窗期裡有很多其他的機會可以挖掘。
但前提是,你要有一種老油條式的敏感度。
什麼是老油條?我們可以拿 pump.fun 來舉個例子。
比如 Coinbase CEO Brian 大婚發了個帖子,並放出了二人甜蜜在一起的照片;Pump.fun 以一種油膩又精準的方式在帖子下面回覆:
「祝賀你們,照片裡的狗不錯,它叫啥名字?(出於研究目的問)」
顯然 pump.fun 敏銳的感覺到了,以這隻狗發個幣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就是一種圈子裡泡久了老油條式的敏感,很不正經但切中要害,一切都是資產炒作的機會。
回到 GOAT 這個標的上,作為一個編輯,我個人認為伴隨著事件生命週期的演化,至少有 3 次敏感的機會:
- 剛發幣時,識別敘事和題材是否值得投入,寫介紹 GOAT 的文章;
- 幣漲起來了,識別是否有龍二和仿盤以類似的概念,但更加獨特的敘事出現,寫介紹仿盤的盤點;
- 幣上天了,識別聰明錢和大資金是否持續流出,觀察成功者進了什麼別的東西,寫資料分析;
所以 GOAT 是一條明線,裡面的幾條暗線都可以挖掘,風還在的時候也能找到不少 Beta 機會。
而由於整個加密行業是一個時間空間極度壓縮的 「創投圈」,給你的時間窗不會很多,但同一時間裡卻可能會出現密集的機會,這就需要你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敏感度和增加自己的資訊密度,在順風時將利益最大化。
最後,我們希望 GOAT 的意外之喜是個好的開端,能夠幫助大家瞭解行業新鮮的變化和前端趨勢,識別和發現更多的機會。
這既是職責所在,也是在這個行業裡力求 「不作惡」 的一點潔癖。
* 風險警示:MEME 沒有實際價值支撐,受市場情緒影響較大,大部分(超過 99%)MEME 為 PVP ,最後將走向歸零,本文僅作為個人經驗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報導?
Whoscall 推出「詐騙訊息AI檢測工具」截圖、拍照都能問,但遭鄉民吐槽
一覽七大熱門AI+MEME專案:AI Agents重點炒作,市值多為千萬級
a16z 報告:Crypto 如何解決 AI 面臨的迫切挑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深潮 Techflow
文章數量
10粉絲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