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Layer:以token和用戶為中心的未來

2024-03-14 23:03:07

有一天,Victor 在鏈上給我發來一只小貓 nft,說這只小貓可以直接在錢包裏玩遊戲,喂食洗澡,還能跟他的貓互相發消息,所有這一切都不用打开額外的網站或者應用,直接在錢包裏小貓 nft 的界面就能玩。

我當時就有感覺,這只貓有點東西。反正在幣圈這些年,我沒見過這樣的東西。

我和 Victor 遠程聊了兩小時,有了這篇文章。

給傳統的 token 穿上新衣服

橙皮書: 這只小貓 nft 為啥可以直接做這么多事情?

Victor: 因為它是一個 smart token ,和傳統 token(erc 20 或者 721)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先來看看傳統 token 是怎么工作的。現在的 Crypto 世界,token、應用和錢包,三者是互相獨立的。就拿 Dai 舉例吧,它是一個 ERC 20 的 token ,錢包會直接給它呈現一個標准化的前端界面,顯示它的名字,余額,還有一個轉账的功能。當你要使用 Dai 的其他功能,比如多 mint 一些 Dai,或者贖回 Dai 的抵押物,你就要打开 Makerdao 的網站,因為 Makerdao 的網站跟 Dai token 是同一個發行方,同一個信任的錨點,所以是最可信的。然後你在這個網站連上錢包,向網站證明了你擁有 Dai。token、應用和錢包三個東西合在一起,你才可以進行復雜操作。

操作的體驗也是在網站和錢包的界面之間跳來跳去,比如你在網站上面點一個 redeem,接着錢包裏面蹦出一個框,你點一下發送,錢包這邊發出來之後,你要再回到網站上面看這個交易是不是已經操作過了,因為錢包不會給你任何額外的提示,告訴你這個 redeem 的操作已經做完了,它就只當作是一個普通的交易而已。

這就是傳統的做法。你會發現, 如果離开了 Makerdao 的網站這個前端界面,Dai 這個 token 就像只穿了一條底褲出門,其他衣服都在 Makerdao 的網站裏。Dai 也就只剩底褲提供的轉账和少量基本功能,比如作為標准化 ERC 20 token,可以在錢包裏被識別出來。

Smart token 的做法是把 Makerdao 的網站放在一邊,它上面能夠實現更復雜的邏輯和功能,這很好。我們再給 Dai token 加上一個它自己的前端。這個前端也是 Makerdao 寫的,上面有 Makerdao 的籤名,所以它的安全和可信性和 Dai token 都是一樣的。

然後我們用 ERC 5169 這個標准把 Dai 的智能合約跟它自己的前端關聯在一起,從此以後,不管 Dai 在哪個錢包或者應用,有誰想要調用這個 token,一看這個 token 有 ERC 5169 的接口,就會知道它指向一個它自己的可編程前端,錢包或者應用就可以調用這個前端來使用這個 token 的全部功能。

舉個例子,如果 Makerdao 希望給 Dai 的用戶提供一個官方默認的法幣出入金功能,就可以在 Dai 的前端裏加入這個邏輯,附上 Makerdao 的籤名來保證安全性。這樣一來,Dai 的用戶就可以直接在錢包裏完成 Dai 和法幣的兌換,安全又方便。

橙皮書: 這個 Dai 和法幣兌換的例子挺有意思的,讓我想到很多新人剛進入 Crypto 世界,有很多老人覺得的默認知識是不知道,比如去哪裏买 Dai?开始就是不知道嘛,不知道就去搜索,一搜索找到的可能就是釣魚鏈接,錢就沒了。比較保險的方法是問身邊入行比較早的朋友,但這也是個問題,萬一你身邊沒有這樣的朋友呢?

你舉的這個例子,相當於是 Makerdao 用 smart token 的方法改造了 Dai,直接在 Dai 附着了一個安全默認的通路,新用戶不需要去問別人或者搜索,就可以直接在 Dai 自身的前端裏完成購买,不需要額外去獲得相關的知識。

Victor: 順着你說的,還有一點,就算你沒有 Dai,想要購买 Dai 的時候,理想情況下,你使用的這個 user agent(也就是你在用的錢包),可以去 Dai 的合約裏面去查詢,發現原來它提供了一個 Makerdao 官方背書的購买通道。然後這個 agent 就會把你本來想在其他網站上使用的購买通道做一個對比,看它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一致,agent 就給它打個小對勾,如果不一致,就給你一個提示,不是阻止你,只是提示你現在用的不是 verify 過的通道。你要想用的話也可以,但是我這有一個 verify 過的,也能實現同樣的功能。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適用各種場景,只要你想用到這個 token ,錢包都可以調用 smart token 的前端來完成一些功能。

橙皮書: 我還想到一個場景,很多新用戶衝 meme coin 的時候會买到假幣嘛,如果用 Smart token 來發 meme coin 的話,能幫助大家鑑別真僞么?比如判斷某個幣是不是和官方 twitter 號屬於一個組織,就是我發了一個 meme coin,同時我做了一個 meme coin 的 twitter,我能證明這個 meme coin 和 twitter 账號都是我的么?

Victor: 這個非常容易。因為我們給 smart token 加上了一個可編程的前端,它跟這個 token 是強關聯在一起的,它們之間是安全可信的,信任錨點是一致的。你可以在這個可編程前端裏加上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你的網站籤名,或者你 Twitter 账號的 attestation 來證明你擁有這個 Twitter 。

如果我們希望 token 能實現真正的 mass adoption,就會涉及到許多鏈下的邏輯,畢竟我們大部分真實生活的行為還是在鏈下的。這些鏈下邏輯和智能合約的鏈上邏輯加在一起,才是 token 的完全體。

說回小貓 nft。小貓的智能合約本身就有許多功能了,比如證明兩個貓之間是朋友關系是,還有洗貓、喂貓這些動作,都是鏈上的 transaction,由智能合約提供。

但是貓和貓之間互相發消息,這個消息本身是端到端加密的,它就不是發生在鏈上了,太貴,也沒有意義,跟 SPAM 一樣。這個消息的存儲,你可以想象成非區塊鏈的服務器,別管它是去中心化存儲也好,或者是我們用的 smart network,一個去中心化的服務網絡,就像去中心化的 AWS 一樣,但它不服務應用,只服務 token。

還有貓貓的圖片 UI,如何調用智能合約的 Javascript 代碼,這些東西也沒法直接全都存到智能合約裏面。智能合約裏面只有一個 ERC 5169 的接口,指向這個可編程前端。那這個前端存儲在哪呢?Again,也是在鏈下,不管是去中心化存儲,或者中心化服務器,或者我們的 smartlayer network ,所以這個前端本身也是鏈下邏輯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把智能合約不那么精確的比做 token 的後端或者特殊類型的服務器,那么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它配上其他類型的後端或者服務器。

其實在 Dapp 上我們已經在這么做了,Dapp(比如 Uniswap) 的後端一部分是智能合約,還有一部分是直接放在中心化服務器或者 IPFS 上。

應用和 smart token 是互補而不是互斥的

橙皮書: 所以你們在提出一種新的想法,可不可以不要應用?

Victor: 不是不要應用,是在應用的基礎上額外加的。有點像是過去一开始企業都有網站嘛,在網站上面附着各種各樣的功能來跟用戶交互,後來移動互聯網出來了,網站還留着,但是我會額外做一個移動應用。兩者不是有你沒我,而是各自有不同的使用場景。所以就適合 token 的,跟着 token,適合應用來幹的,就還是在應用上做。不是一個替代的關系,而是一個互相補充的關系。

橙皮書: 的確,在手機上操作特別明顯,如果需要在應用和錢包之間跳轉的話,體驗非常不好,如果能直接在錢包的一個界面裏完成一些操作,比如小貓聊天這種,就很好。

Victor: 小貓聊天這種簡單交互是特別適合 Smart token 的,輸出和輸出都很簡單。但如果還有一個貓世界,像魔獸世界一樣,貓可以在這個世界裏面走來走去,砍魚打怪,自由度很高的做各種事情,這些就需要一個網站或者應用了,不太可能在一個 token 的前端界面裏完成這些功能。

最近我們的 lauchpad 裏有個團隊做了一個去中心化公衆號的產品,商家可以用公衆號來做私域運營。他們給用戶發一個 smart token 的 nft,一些簡單信息比如會員級別和積分就直接記錄在智能合約裏面,其他的信息就可以用可編程前端來呈現,比如和其他商家合作給你推一個優惠券,定期給特定級別的會員一些打折券。這些操作都可以直接在錢包裏 nft 的界面直接完成,離錢和用戶都很近,打开和轉化效率就高。

另外一點,這種 ownership 的感覺對於用戶來說很重要。以前你能說你擁有一個公衆號嗎?你能說你擁有一個商家的應用嗎?不能。但是現在你能說我擁有這個商家給我的一個 token,這變成了一個你擁有的東西。現在的商業環境裏,如果你想要說服一個用戶去用你的產品,不管是網站還是下載手機應用,都挺困難。但是你要說給我個資產,先別說這個資產值多少錢,大部分人都會說,ok,給我吧,我可以先收着。不會說你要給我資產,我不要。這種微妙的區別對於轉化和分發來說會有一些好處。

所以他們想拿我們這套技術做去中心化的公衆號,結合上 JoyID (一種基於 Web 的錢包),可以讓普通用戶點一個網站鏈接,就能同時擁有資產應用和錢包,三位一體。怎么實現的呢?那個鏈接前半段是 JoyID,後半段就是我們的基於 attestation 技術做的一長串密碼學證明,當用戶點开這個鏈接的時候,他就創建了 JoyID 的錢包,同時 JoyID 的這個錢包會讀到後半段那個很長的密碼學證明,然後就把對應的 token 直接導入到這個錢包裏,資產應用和錢包就都齊了三位一體,一個鏈接就搞定了,用戶就直接可以开始用了,還可以把這個錢包添加到 Google Wallet、 Apple Wallet 裏,之後隨時想找都能找到,離线的時候也能用。

極限可組合性需要 smart token

橙皮書: 你們設想中理想的區塊鏈世界,很多功能是由 token 來實現,而不是像現在主要由 dapp 來實現。

Victor: 對。從根上來說有幾個邏輯,一個就是大家到底只是嘴上說說要實現可組合性、可移植性,還是說真的設想這樣的未來會發生。如果你想要實現極限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話,那未來一定會是我們設想的那樣。道理很簡單,比如我做為一個用戶,一輩子可能用 1000 個不同的應用,這 1000 個應用就構成了我這一輩子的數字世界。這 1000 個應用裏只有我是他們唯一的一個交集。所以如果想要發生最大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話,這個發生的位置一定是在我這裏,而不是這 1000 個應用裏任何一個。因為對於我來說,我是所有這些應用的中心和交集。

我們再看區塊鏈世界,錢包是跟着用戶自己的,以用戶為中心。另外一個就是 token,以用戶為中心。但是應用不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我可以帶着 token 到處走,token 都在我這裏,應用是在外面,不在我的控制範圍內。所以 token 才是真正有可能擁有最大化的可組合性和可移植性的載體,而不是應用。不能搞一個超級平臺應用,把各種東西都連上這個平臺,那就又倒退回中心化的時代了。

所謂的去中心化並不是說所有東西都沒有中心,而是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以用戶為中心。每一個用戶都是他世界的中心,其他所有東西都是去中心的。

所以 token 應該是未來區塊鏈世界的中心,token 是一等公民,而不是應用是一等公民。給 token 一個它自己的可編程前端,讓它能夠在不同的系統中使用。

從“想通”到“想开”

橙皮書: 聽說你們最近要上交易所,看你們為上幣做的預熱活動也挺多人參與的,感覺這次你們的轉變挺大,我很好奇這個轉變是怎么發生的。

Victor: 我去,喫了這么多年的虧。說白了,一开始我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是裝清高嘛。覺得我們是搞技術的,不是來炒幣的,所以就一直對於這個 token 的投資屬性沒有那么在意和重視,覺得我們應該專注做 token 的應用屬性和功能,它能夠幹什么?能夠用在哪裏?能夠實現什么樣的場景?然後到中間狀態是覺得完全脫離投資屬性也不行,那還是得弄,我們也得有 token,我們的 token 也得要注重投資屬性。最後到現在,認可了當下的市場,就是這樣,當下你能夠借到的最大的勢其實是從 token 的資產屬性這邊來的,而不是從 token 的另外一面——應用的屬性上來的。資產和應用其實是一體兩面,一個 token,你永遠不可能把它的資產屬性剝離掉,它是一個 token,它有 ownership,無論它是否能夠被 transfer,它就是一個資產,就像你的品牌和身份,這些都是你的資產,這些是不可以 transfer 的。更不要說那些可以 transfer 的,能夠 transfer 的東西都都有資產屬性在上面,所以你這是永遠剝離不掉的東西。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 token 的應用和功能,所有的敘事也都是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敘事連着的是什么?是可能很久很久之後的 mass adoption,各種其他復雜形態的應用。而資產這邊連着的是什么?是現在最火熱的 Crypto Retail 市場, token 的交易。應用那邊就一點點,很分散,門票,汽車,忠誠度計劃各種各樣的東西這點非常集中。資產這邊就非常集中,所以現在有些朋友找我們聊項目的時候,我都會問他,你做的這個東西裏面怎么樣能夠抽象出來一個可以交易炒作的對象,這個對象就能夠幫助你大幅借力現在的 Crypto 市場。

如果你做一個 Crypto 項目,卻不去借力當下最重要的 Crypto 市場的話,那你就不要做了,你去做正常的互聯網創業,或者去做 AI,或者你再等五年十年。現在如果想要在這個市場裏面存活下去的話,你一定得在你的應用也好,基礎設施也行,得抽象出來一個可交易對象,一個能夠做價值發現的 token。你才能夠跟最大的 Crypto 市場產生連接,從這裏夠吸取養料。

這些東西我都覺得想开的有點太晚了。要不然你看我們過去做的那些應用, Autograph NFT 當時就是叫好不叫座,為什么不叫座?因為沒有可炒的對象啊。如果我們把類似 friendtech 這種 bonding curve 的機制加進去,把 token 也加進去,讓它能夠價值發現,可能應用自己就火了。

橙皮書: 我記得 Autograph 那時候挺火的,當時有沒有人給你建議說應該把它變成一個可以炒作的資產?

Victor: 也有,但自己想不开嘛。

橙皮書: 這個想开的關鍵是什么呢?最近我有個朋友也說,想通很容易,但是想开很難。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开的。

Victor: 我覺得一定程度上還是是被逼的吧。剛开始我們創業融資什么都很順利,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自負盈虧,再後來我們开始考慮發行 token 的時候,融資也很順利。都很順利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想的這個東西應該是可以的,可以這樣子走下去。過去幾次市場不好的時候,其實對我們都沒啥大影響。第一波不好的時候我們自己能夠賺錢,第二波不好的時候我們又有融資。到現在這波的話對我們就有一些影響了,我們擴張了一段時間,感覺不太對路,我們又把員工人數降下去了。這個過程其實挺痛苦的,因為當初都是花好大力氣挖進來的,都是各方面很好的人。

然後你再回首看一下, 接近 7 年了,很多信任我們的投資人,雖然也沒有說什么,但是你會覺得說大家就都等了很久了嘛。各方面的這些東西,我覺得算是壓出來的。你會覺得之前的很多想法其實不對。另外你也會看到很多財富效應。你看 friendtech 兩三個月兩千多萬的 protocol 收入,你也會想嘛。要是剛开始,前五年創業可能還 OK,之後你其實這方面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多。你怎么幫你的投資人制造財富?怎么幫你的社區,相信你的用戶,怎么能讓他們富裕起來?大家進來是圖的啥?大家圖的是跟你一起,實現你的理想,那不是。大部分其他人托付給你的東西,其實是他們要有回報嘛。你不可能說無限制的把這些東西拖下去,讓所有人都陪着你等。所以現在就想开了。

現在主要的事就是得讓我們的社區和用戶,捆成一個圈,咱們一起去圈外面去掏錢。我們前段時間不是發了一個 cat loot 嗎?那個就挺好玩的,是一個有資產 backup 的 smart token xNFT,你要是不喜歡的話,可以把它 redeem 掉,它有幾個池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我們社區一起向這個圈外面的人去賺錢,發了 1000 個 NFT,所有參與的人都賺得非常开心。

橙皮書: 挺好,我感覺周圍很多朋友最近都有這個轉變,從排斥投機轉成至少是接受,不知道算不算擁抱,大家的經歷都還挺像,不管是壓力還是壓力催生的動力。

Victor: 咱們這種類型的人开竅的比較慢。

橙皮書: 沒事,我覺得雖然慢,但是想开了就不會回去。

Victor: 也有好處,比較扎實嘛。

橙皮書: 對,過去你們積累的那些都是挺寶貴的教訓和經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文章

三天平均上漲98%,復盤AI Meme潛力幣整體表現

自從幣安宣布上线 AI Meme 幣 ACT 後,AI Meme 市場瞬間沸騰。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時...

星球日報
0 17分鐘前

解讀幣安Launchpool最新上线項目Usual:RWA去中心化穩定幣

@OdailyChina @Asher_ 0210 今日下午,幣安宣布將於北京時間 11 月 19...

星球日報
0 17分鐘前

比特幣衝破9萬美元,“特朗普效應”還能走多遠?

比特幣要上天? 從7萬美元到9萬美元,比特幣只用了一個周。就在今日凌晨,比特幣再創新高,一路上漲突...

陀螺財經
0 17分鐘前

重新審視比特幣市場狀態:主升浪到來,如何抓住逃頂時機?

我們曾在 8 月在《寬幅大震蕩下,從大周期數據看比特幣現狀》文中從鏈上大周期數據對當時行情進行分析...

星球日報
0 17分鐘前

HTX成長學院 | 11月加密市場宏觀研報:比特幣突破9.3萬美元,史詩級牛市周期开啓

一、引言:加密市場背景與大勢判斷 2024 年 11 月,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刻,比...

星球日報
0 17分鐘前

走近特與馬:科技狂人與叛逆政客的另類組合

@OdailyChina @wenser2010 10 月 17 日,現年 53 歲的“科技狂人”...

星球日報
0 17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