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面臨現實檢驗 德國企業計劃在未來增加對華投資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盡管諸多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削弱了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但大多數德國企業計劃留在中國,因為競爭加劇提高了門檻,而且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太大,讓人難以放棄。
中國德國商會周三發布的《2023/24年商業信心調查》顯示,54%的受訪企業認為,與其他市場相比,中國的投資吸引力正在下降。
但調查也顯示,同樣比例的人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投資,盡管有降低風險的呼籲,但投資規模沒有被調查。
這份報告在10月份對566家會員企業進行了調查,這些企業來自機械和工業設備、汽車和商業服務等行業。報告顯示,91%的企業計劃繼續在中國开展業務。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盡管2023年新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增加了40%,使總數達到53766家,但以人民幣計價的實際外資使用同比下降了8%,達到1.1萬億元(1550億美元)的三年低點。
調查顯示,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面臨一系列挑战,包括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加劇、市場准入不平等、經濟逆風和地緣政治風險。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法律不確定性是最重大的監管挑战。
不過,盡管83%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下行軌道,但64%的企業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是暫時的,並預計中國經濟將在未來一至三年內反彈。
在經歷了令人失望的2023年(當時只有21%的德國企業預計行業會出現積極發展)之後,這一比例在2024年翻了一番,達到42%,78%的企業預計未來5年將持續增長。
萊因哈特補充說,德國企業認為,市場增長將取決於解決關鍵的結構性問題。
“中國市場的潛力仍然存在,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正在發生變化,在中國賺錢不像過去那么容易了,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機遇依然存在,挑战和風險也同樣存在。”
德國一直是中國與歐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着中國企業在工業和汽車領域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德國企業的創新門檻也在提高。
報告顯示,在汽車行業,11%的企業將中國競爭對手視為創新領導者,58%的企業預計中國企業將在未來五年扮演這一角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