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極端關稅政策背後推手,「非主流」經濟學家納瓦羅

2025-04-07 16:04:08

全球金融市場,正在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寒流席卷。

在特朗普幾乎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的極端政策公布後,全球資本市場的恐慌達到頂峯:

4 月 7 日,截至美國東部時間晚上 10 點,標普 500 指數期貨下跌 5.98% ,納斯達克 100 指數期貨下跌 6.2% 。道瓊斯指數期貨下跌 5.5% 。

亞洲市場更是充滿避險情緒,日經指數早盤一度下跌 8.9% 。臺灣加權指數在兩天假期後暴跌近 10% ,臺積電、富士康等主要股票的熔斷 。

加密市場也未能幸免。

投資者眼睜睜看着資產縮水,加密交易屏幕上的紅线如同警報,預示着一場更大的動蕩。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加密貨幣的清算額已飆升至約 8.92 億美元,其中包括超過 3 億美元的比特幣多頭和空頭倉位。

BTC 已跌至 77000 美元左右,ETH 則更是來到了 1500 美元。

貿易战的號角再度吹響,而站在風口浪尖的,是特朗普的高級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

4 月 6 日,納瓦羅出現在福克斯新聞的採訪中。

他試圖安撫投資者情緒,在面對採訪玩起了讓人啼笑皆非的語言藝術:

「首要原則,特別是對於小投資者來說,那就是 --- 除非你現在賣掉了股票,否則你不會虧錢。明智的策略是不要驚慌,堅持住」。

浮虧不是虧,沒賣等於沒虧。

你很難想象,這種接近精神勝利法式的無效安慰,竟出自一個資深的總統高級貿易顧問和大學經濟學教授之口。

這一表態顯然無法平息市場的焦慮,反而讓人們將目光聚焦於他——這位被外界戲稱為「非主流經濟學家」的哈佛博士,似乎不僅是政策的代言人,更是極端貿易保護主義背後不可忽視的推手。

就連與特朗普總統相交甚好的馬斯克,前幾天也在社交媒體上公开表達了對這位總統顧問的批評和暗諷,直言「獲得哈佛經濟學博士學位不是件好事,可能因過度自負而導致決策失誤」;並質疑納瓦羅從未親手創造過任何實質性成果。

這位站在特朗普身後的經濟學家,究竟是誰?他如何推動了這場席卷全球的關稅政策風暴?

從學術界的邊緣,到白宮的決策核心,納瓦羅的生平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理念交匯,或許共同釀成了這場危機。

從學術到政治的邊緣人物

彼得·納瓦羅的故事,始於 1959 年 7 月 15 日,馬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個普通家庭。

他的父親阿爾伯特·「阿爾」·納瓦羅是一名薩克斯管和單簧管演奏家,母親伊夫林·利特爾約翰則是薩克斯第五大道的一名祕書。

然而,這段家庭時光短暫而動蕩,父母在他 9 歲或 10 歲時離婚,留下納瓦羅與母親輾轉於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和馬裏蘭州的貝塞斯達。

單親家庭的成長經歷,或許在他心中埋下了對穩定與自立的渴望,最終在馬裏蘭的貝塞斯達 - 切維蔡斯高中完成學業時,悄然發芽。

1972 年,憑借學術獎學金,納瓦羅進入圖夫茨大學,拿下學士學位。同年,他加入美國和平隊,遠赴泰國服務三年。這段經歷讓他初次接觸國際社會的復雜性,可能為他日後對全球貿易失衡的關注埋下伏筆。

1979 年,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隨後於 1986 年在經濟學泰鬥理查德·E·凱夫斯的指導下摘得博士桂冠。學位在手,他選擇留在學術界,自 1989 年起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擔任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一幹就是數十年,直至成為名譽教授。

然而,納瓦羅並非滿足於書齋之人,他曾五次投身政治,試圖將理念付諸實踐。

1992 年,他競選聖地亞哥市長,在初選中以 38.2% 的得票率領先,卻在決選中以 48% 惜敗;

此後,他又先後角逐市議會、縣監事會和國會席位,均鎩羽而歸—— 1996 年國會選舉得票 41.9% , 2001 年市議會特別選舉僅獲 7.85% 。這些失敗並未讓他退縮,反而凸顯其執着與邊緣化特質。

他在競選中反復強調經濟保護主義和就業優先,與日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遙相呼應,卻在當時未能贏得選民青睞。

從單親家庭的少年,到哈佛的經濟學博士,再到屢战屢敗的政治邊緣人物,納瓦羅的軌跡充滿矛盾。

他看上去既是嚴謹的學者,卻又是激進的行動派;既在學術界留下足跡,又在政壇屢受挫折。

學界和政界的輾轉中,貿易保護和對華強硬的態度,似乎早已埋下了種子。

中國威脅論,早已有跡可循

彼得·納瓦羅從哈佛大學拿到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會滿足於象牙塔內的平靜。

其後續軌跡顯示,這位新晉博士已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了濃厚興趣。

1989 年,他加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時,开始將學術熱情轉化為筆鋒犀利的批判。他的目標直指一個日益崛起的力量——中國。

真正讓他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宣揚中國威脅論的著作。

2006 年,他出版《即將到來的中國战爭》(The Coming China Wars),以近乎預言的口吻警告,中國經濟擴張不僅是商業競爭,更是對美國制造業的生存威脅。

書中透露着有一種近乎偏見的固執,比如「中國的發展是對人類的一種威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衝突和不穩定因素」。

彼時亞馬遜網上的讀者書評,多認為該書有故意炒作和聳人聽聞的嫌疑。

這本書雖未引起主流經濟學界的廣泛共鳴,卻在某些保守派圈子裏激起漣漪。

五年後, 2011 年的《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將納瓦羅的批判推向高潮。這本書不僅是學術分析,更像一份控訴書。

他激進的指責中國通過非法出口補貼、生產補貼、貨幣操縱和知識產權盜竊,系統性地摧毀美國經濟根基...

然而,納瓦羅的這些觀點並非沒有爭議。

主流經濟學家,如麻省理工學院的西蒙·約翰遜,曾公开批評他的分析「過於片面,忽視了全球供應鏈的復雜性」;而納瓦羅在書中的強硬措辭,與一般意義上認為的儒雅學術形象形成鮮明對比,也讓他在經濟學界被貼上「異類」的標籤。

不過納瓦羅用十余年的學術積累,構建了一套針對中國的貿易對抗理論,美國必須以強硬手段扭轉貿易赤字,保護本土產業。這套理論,也為他日後走進特朗普的決策圈埋下伏筆。

他的筆鋒早已指向中國,而命運,將在 2016 年為他打开一扇更大的門。

得特朗普女婿提攜,進入核心圈

《致命中國》這本書,並未在主流經濟學界掀起波瀾,卻意外敲开了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大門。

據報道, 2016 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之前的競選期間,其女婿賈裏德·庫什納在亞馬遜上偶然發現了它,被其對中國貿易行為的尖銳批判吸引,隨即將書推薦給了唐納德·特朗普。

特朗普讀後大為贊賞,直言:「這家夥懂我的想法。」

納瓦羅後來回憶,他的角色從一开始就是「為特朗普的貿易直覺提供分析支持」。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深諳貿易之道,兩人的思想或許在底層邏輯上不謀而合,緣分就此點燃。

2017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宣誓就職的同一天,納瓦羅正式進入白宮,擔任新設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

他的第一項任務毫不意外:針對中國。他迅速推動了對華商品加徵 43% 關稅的提案,並主導了對鋼鋁進口徵收 25% 附加稅的政策。

2018 年中美貿易战全面开打時,納瓦羅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在白宮簡報會上宣稱:「中國必須為自己的不公平貿易付出代價。」

這一年,他還協助起草了特朗普對全球鋼鋁進口的關稅令,直接導致了與歐盟和加拿大的貿易摩擦。納瓦羅的強硬,不僅迎合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也讓他在白宮站穩腳跟。

然而,納瓦羅在核心圈的日子也並非一帆風順。

2020 年,他發表報告指控選舉舞弊,並參與了 2021 年 1 月 6 日的「綠灣掃蕩」計劃,最終導致 2023 年因藐視國會被判 4 個月監禁。盡管如此,特朗普對他的信任未減,甚至在獄中仍稱其為「忠誠的战士」。

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重返白宮,納瓦羅也以高級貿易和制造業顧問的身份回歸。這一次,他的目標更加激進。

2 月,他與斯蒂芬·米勒共同領導了對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的關稅經濟討論,推動了特朗普首日籤署的貿易政策備忘錄。

納瓦羅主導的「互惠關稅」方案——基於貿易逆差計算附加稅率,例如越南 46% 、歐盟 20% ——成為新政策的基石。他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辯護:「這些不是談判籌碼,而是國家緊急狀態的必需品。」

這一立場,與他十余年前的學術主張一脈相承。

從 2016 年的一本書,到 2025 年的貿易战大腦,納瓦羅與特朗普的聯結並非偶然。

他的保護主義理念,與特朗普對貿易赤字的厭惡高度契合;他的強硬性格,又完美匹配了特朗普的政策風格。

盡管爭議纏身,甚至一度入獄,納瓦羅始終是特朗普貿易战略的靈魂人物。他從學術邊緣走進權力中心,靠的不僅是運氣,更是他對貿易對抗的執念。

上兵伐謀,其下攻城

特朗普與納瓦羅們的這場交匯成果,即將在 2025 年的全球市場中迎來最嚴峻的考驗。

回到开篇納瓦羅所說,「不賣股票就不會虧」,這位非主流經濟學家是否真懂經濟運行的脈絡?

納瓦羅或許精通關稅數據,卻似乎未參透兵法的精髓。

《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為頂級。

老祖宗的智慧是通過策略和外交贏得勝利,而非直接开战。

然而,納瓦羅和特朗普的關稅宣战恰恰相反——選擇正面衝突,以高昂的經濟代價換取所謂的「公平」。

這種硬碰硬的打法,不僅未能削弱對手,反而讓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首當其衝。經濟學家估計, 60% 的對華關稅將推高進口商品價格,最終由美國民衆埋單。

現實遠非紙上談兵。

將全球經濟拖入混战。他的推手角色無可爭議,但這場战爭的代價,是否值得,仍是未知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評論

推薦文章

彭博開罵川普透過「加密監管作弊」獲利10億美元:在新法規前搶先佔地

據 彭博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家族如今對加密貨幣產業的各個角落幾乎都有涉獵,從 NFT 與數位...

James
3 2小時前

空投周報 | Hyperlane空投注冊截至4月14日;Shardeum將於4月15日上线主網並空投(3.31-4.13)

@OdailyChina @web3_golem Odaily星球日報盤點了 2025 年 3 月...

星球日報
2 2小時前

機遇還是隱憂?CertiK首席安全官剖析AI在Web3.0中的兩面性

近日,區塊鏈媒體 CCN 刊登了 CertiK 首席安全官 Wang Tielei 博士的文章,深...

星球日報
2 2小時前

區塊鏈企業的隱私合規突圍战:當去中心化遇見全球數據保護法規

原文作者: May Pang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OORT 導語...

星球日報
2 2小時前

從禁令到擁抱:巴基斯坦加密貨幣的「冰與火」之路

撰文:KarenZ,Foresight News 在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一個擁有 2.41 億人口...

10 10小時前

一周代幣解鎖:TRUMP與UXLINK迎來天量解鎖

本周共 12 個項目解鎖,其中 TRUMP 與 UXLINK 迎來大額解鎖,STRK 解鎖比例相對...

星球日報
7 10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