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異化錄:當「賣幣」成為唯一生意
從香港 Consensus 回來之後,陸續在國內見了些朋友,耳邊仍回蕩着熟悉的笑聲。老友們依舊活躍,KOL、Agency、做市商、操盤手——人未散,市未崩,唯獨變了的,是這市場的“氣”。
這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不是人們熟知的貪婪或恐懼統治的行情,而是一種說不出的“異化”——一種老韭菜從未經歷過的、讓人恍如隔世的行業氛圍。
在這個時代,幣圈只剩下一門生意:賣幣。
三大支柱:創造、發現、流通
粗略來看,幣圈一直靠三個輪子運轉:
價值創造 —— 比特幣、以太坊、穩定幣、Layer 2、DePIN、AI Agent 等通過技術創新滿足用戶需求,創造實際使用價值。
價值發現 —— VC 投資、交易定價,捕捉潛力資產,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價格發現,推動行業發展。
價值流通 —— 做市商、Agency、媒體、KOL 等構建幣的銷售通路,協助項目觸達散戶,完成一級到二級的流轉。
這三者本應是齒輪咬合、相輔相成的市場生態。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
前兩者凋敝,第三者繁榮。
項目不再追求用戶和產品,VC 也不再研究趨勢和賽道,整個市場只剩下一個聲音在高呼:“幣要怎么賣?”
賣幣經濟學與資源俱樂部
一個合理而健康的市場,應該是三個環節密不可分,項目方做好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獲得利潤以及資本市場溢價;一級和二級機構為項目方提供資本配置,在低谷期介入,高峯期退出獲利;而流通方鋪設的賣出渠道也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更高的資本效率。
但目前的幣圈聊下來,已經沒有項目方和 VC 來討論幣圈有哪些區域還有機會創新,還可以做什么樣的產品,或者滿足什么樣的需求。即便是 VC 幣普遍證僞的 2024 下半年,還有 AI Agent 這樣的局部行業熱度,能夠激發創業者的熱情。
二級機構也普遍躺平,山寨幣上线即高點,meme 幣流動性幾乎枯竭,BSC 的持久度還欠火候。
這種行情下,行業內的活躍機構只剩第三類,MM 做市商,Agency 和居間方,聊的話題無外乎:如何刷出好數據或者搞定關系上大交易所,Agency 怎么做宣發拉买盤,主動做市商如何跟买單社區合作 dump 更多交易量。
市場參與主體極其同質化,都在想方設法榨取幣圈越來越稀缺的存量資金。
如此一來,頭部的資源方(頂級項目、大交易所及其上幣部門、資源強勢的 MM 和 agency)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幣圈的血液一頭從 LP 端輸入到 VC,從 VC 輸入到頭部項目,另一頭由二級市場的散戶毛細血管滲透,喂飽了這些利益共同體的寄生組織,然後越漲越大。
創業者的消失
2022 年 FTX 破產之後,幣圈曾經有一段至暗時刻,比特幣跌倒 18000 ,山寨萬馬齊喑。
但與此刻不同的是,幣圈大量的資金沉澱在 VC 和二級基金/大戶手裏,這些資金是有造血功能的,VC 會投到創業項目上,創業者是能夠產生正外部性,創造價值並且吸引資金進場;
此刻大量的資金被中間環節吸血,創業者項目方只求上所後賺取差價,成為 VC 和二級市場的中間商,不必做價值創造,只用造“空殼”故事。從傳統的商業邏輯出發,如果下遊的分銷渠道要喫掉大部分成本,那么必然要砍掉上遊的研發和運營經費。
索性項目方直接放棄做產品,資金全部用來打通宣發和上幣環節,反正沒有產品和用戶上所的也很多,而且現在宣發也可以包裝成“meme”驅動,用在產品和技術上越少,反而更多資金可以用來上所和拉盤。
幣圈的創新路徑變成了:
“講一個好聽的故事 → 快速包裝 → 找關系上所 → 套現跑路。”
產品?用戶?價值?那是浪漫主義者的自我感動。
抽水即宿命
表面上來看,項目方把錢花在上所和拉幣價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基金得到退出,二級散戶也有了騰挪博弈空間,中間商的抽水賺得盆滿鉢滿。
但長期來看,正外部性的喪失,導致的就是只有中間商越做越大,形成壟斷之後抽水比例越來越高。
上遊的項目方縮減產研成本,監管壓力和抽水的擠壓導致風險收益比嚴重不對稱,無奈選擇退場。下遊的散戶 pvp 越來越嚴重,“每次都是接盤”,賺錢效應喪失後大批退圈;
本質上,中間商不管是交易所、MM、還是 Agency、社區,都是服務方,服務方並不直接創造價值和正外部性,而當服務方、抽水方成為市場最大的利益群體,整個市場就像長了腫瘤的癌症患者,最後的終局一定是癌細胞越養越肥,宿主養分抽幹之後凋零衰亡。
周期的力量和災後重建
幣圈終究是一個周期市場。
樂觀者相信,在這場流動性幹涸的低谷之後,終有一天會出現真正的“價值之春”。技術的革新、新的使用場景、新的商業模式會重新激發創新熱情,創新不死,泡沫終有盡時。若有微光,且為燈塔。
悲觀者則認為,泡沫尚未破盡,幣圈仍要經歷一次更深層次的“雪崩洗牌”,只有當抽水者無幣可抽,中間商主導的市場格局崩塌,才可能迎來真正的重建。
而在這之間,從業者要穿越一個混沌泥濘的階段:質疑、內耗、倦怠、懷疑人生。
但這就是市場的本質——周期即宿命,泡沫亦是前奏。
未來或許是光明的,但通往光明的那條隧道,會很漫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美國非農數據今晚來襲!分析:比特幣嚴重超賣,勞動力市場疲軟或加密貨幣反彈
美 國總統川普昨(3)日推出的 關稅 政策引發全球動蕩,股市慘遭血洗的同時,加密貨幣市場也被帶崩,...
時間變現?BNB 鏈上時間經濟創新項目 Pieverse Timepot 深度詳解
在 Web3 的發展進程中,SocialFi 和時間經濟始終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應用方向之一。圍繞影...
星球日報
文章數量
8824粉絲數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