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即將上线OKX交易所,到底是不是傳銷幣?
本文作者:Iris、徐曉惠
2025年2月12日,OKX發布一則“振奮人心”的公告:歐易關於上线 Pi (Pi Network) 現貨交易的公告。
據公告顯示,Pi Network,這個國內極具爭議且社群龐大的加密項目,終於在6年後,要正式推出主網。相信此公告一出,大量國內用戶將歡呼雀躍。終於可以不再用愛發電了!
然而,對於Pi Network,主流Web3圈甚少提及。
對於此次主網上线,知名Web3媒體星球日報撰文《“傳銷之王”Pi主網倒計時,被洗腦六年的6000萬人即將“圓夢”?》,其中指出:六年磨劍還是磨鐮刀?Pi上线日成"智商稅終極檢驗場"。此前能夠在主流媒體上檢索到的相關信息,也多與監管新聞以及“傳銷”等關鍵詞掛鉤。
另外,我國監管部門對Pi Network及相關項目的態度,更加嚴厲。比如南通警方在2022年4月發布公告,提示大衆警惕派幣挖礦存在風險;同樣在2022年,平安三明發布文章《組織講課、聚餐...三明現“π幣”騙局,已有多人中招》,以警示公衆;隨後,陸續有地方公安及相關監管機構账號,如無錫網上公安、德宏警方、臨沂市銀行業協會等,發布警示公告/文章。
實際上,曼昆律師發現,盡管官方機構更多提示詐騙問題,但提到Pi Network,大部分都在詬病它是“旁氏”、“傳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
Pi的“瘋狂”裂變增長
從2019年至今,6年時間,Pi Network憑借“免費挖礦+裂變推廣”的模式積累了6000萬+用戶,着實發展速度驚人。這其中,社群裂變推廣正是核心增長手段——用戶每天點擊籤到即可獲得Pi幣,同時通過邀請新用戶可以提高挖礦速度。
由於整個過程中無需投入資金,且社群推廣模式簡單、低門檻、容易形成社群共識,再加上其團隊長期營造“未來高價值”的市場期待。因此,這種模式得以迅速在全球傳播。
然而,這種增長模式也幾乎踩中了所有傳銷的紅线。
在曼昆律師此前文章中,就對傳銷的本質和特點進行了梳理。文章指出,只要在經營活動中同時滿足交入門費、發展下线以及層級計酬,就構成傳銷行為。
而Pi Network的裂變模式,恰好與此相似。
其一, 收益模式依賴 拉新 。Pi的挖礦機制本質上並不依賴用戶的計算能力,而是基於用戶是否持續活躍及邀請新人。這意味着,用戶的收益並非來源於真實的生產活動,而是取決於能否帶來更多的新用戶。這種模式很容易演變為典型的“拉人頭”模式,而非真實的去中心化經濟體系。
其次, 市場價值由團隊操控 。雖然Pi並未要求用戶直接繳納法幣或加密資產,但其“獲取代幣的門檻”是綁定個人信息並完成KYC(身份認證),而KYC資格的發放過程由團隊控制,甚至在部分市場衍生出了“黑市KYC服務”,變相形成了“入場成本”。與此同時,團隊長期限制Pi的流通,讓用戶無法自由买賣,代幣的市場價值完全取決於團隊何時开放交易權限。這種人為制造稀缺感的做法,使其更像是“龐氏騙局”而非真正的Web3項目。
此外, 層級計酬的隱性設計 。表面上看,Pi用戶不會直接獲得下线支付的收益,但邀請新用戶能夠提高自己的挖礦速度,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隱性的“層級收益”。不同層級的用戶享有不同的代幣增值權益,而早期加入者在社群中處於優勢地位,類似於傳銷模式中的“金字塔結構”。這種依賴社群裂變、鼓勵層級增長的模式,使得Pi更像是一種帶有金融龐氏屬性的裂變系統,而非真正的去中心化金融創新。
盡管Pi被稱為傳銷盤,但不可否認,Pi的發展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極致的裂變式擴張能力。而這,正是Web3項目所稀缺的能力。
不過,所有的裂變玩法真的會碰觸到傳銷問題嗎?其他Web3項目是否能夠借鑑裂變模式?
裂變增長≠傳銷
傳統互聯網發展至今,拉新裂變的玩法早已經玩出了花兒。但真正決定裂變推廣是否合法的核心因素,其實是 用戶的價值貢獻方式 。
縱觀Web3行業,許多項目已經嘗試過類似的推廣策略,比如GameFi的任務激勵、SocialFi的社交裂變,甚至一些項目本身就是任務營銷平臺,專門提供拉新裂變的玩法。但要避免被監管認定為傳銷,Web3項目則需要建立在真實的用戶貢獻和透明的代幣經濟體系之上,而不是單純依賴拉新來制造價值。
1.用戶的增長=實際貢獻
如果說Pi的問題在於“裂變獎勵與拉新人數直接掛鉤”,那么一個合規的裂變模式,必須確保 用戶的獎勵來源於實際行為貢獻,而不是單純拉人 ,不能形成上下线關系、層層計酬方式的拉新返傭 。
例如,Galxe則採用“鏈上行為激勵”,要求用戶完成鏈上交互(如治理投票、NFT持有)後才能獲得獎勵。
這些模式的核心邏輯在於: 裂變推廣只是手段,價值貢獻才是核心 。只要用戶的獎勵與實際貢獻掛鉤,而非單純依靠發展下线,才能規避傳銷風險。
2.透明的Token流通機制
Pi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在於,項目方長期控制代幣流通,使用戶無法自由买賣,這使得市場完全受制於團隊決策,極易形成 龐氏結構 ,也容易被監管機構認定為市場操控甚至非法集資。
因此,一個合規的裂變增長模型,需要基於代幣擁有更加透明且安全的機制,包括實際的使用場景、去中心化(即未被團隊完全掌控)以及合規注冊接受監管。
簡單而言,一個真正合規的裂變增長模式,必須符合 價值貢獻→社群裂變→透明市場流通 的閉環,而不是 拉新 獲利→市場飢渴→投機退出 的資金盤邏輯。
3.社群裂變+DAO治理,替代層級計酬
“邀請人享有更高的挖礦收益”,這種營銷手段本質上可以被認為是 隱形的層級收益 ,容易形成金字塔結構,這也是Pi被認為是傳銷的明顯特徵。因此,合規的裂變推廣,就需要避免這種結構。
目前,一些Web3項目通過DAO治理模式,引導社群裂變的價值回歸到生態貢獻。這樣一來,整體裂變的模式不再是單向層級激勵,而是去中心化貢獻機制,確保裂變帶來的增長具備可持續性。
曼昆律師總結
Pi Network再次向Web3行業證明強社群裂變是加密市場增長的最強驅動力之一。然而,它的模式也暴露了Web3增長的困境——當代幣的價值增長與真實經濟貢獻脫鉤,項目依賴用戶拉新創造泡沫價值,這種模式往往易被監管機構認定為“傳銷”或“龐氏騙局”。
目前,全球監管環境日趨嚴格,Web3增長邏輯早已脫離從前的“野蠻發展”,走向“合規裂變”。如果只是復制Pi模式,而不做任何調整,最終迎來的可能不是用戶紅利,而是監管重拳。
因為,真正的創新,不是簡單模仿,而是在合規框架內找到可持續增長的方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沈睡巨鯨大量拋售比特幣、以太坊!彭博分析師:ETH今年恐跌回1000美元
在 總體經濟風險持續走揚之際,加密貨幣市場最近不斷下跌,比特幣今日一度跌破 8.2 萬美元,以太坊...
OLA:構建比特幣生態 Trust-minimized Bridge 核心基礎設施
OLA是一個專注於跨鏈可信交互的基礎設施,為比特幣生態提供鏈間零知識證明。傳統的 BTC 跨鏈橋往...
從 DOGE 到 GHIBLI,Meme 幣的 Next Level 該是怎樣?
編者按:文章重點探討了 Meme 幣的崛起及其潛力與局限。作者認為,盡管 Meme 幣是加密貨幣投...
川普行情退潮!比特幣跌破8.2萬鎂,加密貨幣交易量「從選後高峯暴跌70%」
隨 著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措施將在 4 月 2 日上路,引爆貿易戰繼續升溫的疑慮,再加上美國 2 月...
動區週報》比特幣二度下探、川普解放日關稅炸彈將臨、機構持續買BTC…
?本週(3/23-3/29)重要大事速覽 本週市場在多空訊息交織下震盪,由於川普下週將公佈的對等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