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的新生代Layer1代幣經濟學:構建新的飛輪

2024-10-12 00:10:32
###TAG_0###

原文標題:《 Next-Gen Layer 1 Tokenomics: Three Pillars for the Token Flywheel

撰文:Eren,Four Pillars

編譯:Tia,Techub News

Layer1 代幣經濟學的轉變

最近獲得大量關注和大量投資的項目(如 Berachain、Monad、Story Protocol、Initia 和 Movement)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 Layer1。這些項目都選擇了自己开發 L1 解決方案,而不是在以太坊上开發 Layer2。通常,他們通過利用其獨特功能和經濟模型來構建屬於其自身的生態系統。每個項目也都有屬於其各自的使命,有的專注於高性能 EVM,有的專注於優化 Rollup 執行環境。總而言之,它們都致力於提出新的 L1 解決方案。

這些項目中的哪一個將成為下一代 L1 並成為實現可持續增長?盡管,技術實力和社區參與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代幣經濟學對於 L1 的發展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將重點評估各 L1 代幣經濟學的穩健性。

來源:Foundation of Cryptoeconomic Systems

L1 的運作方式與國家非常相似。L1 充當國家,生態系統協議構成地方經濟體,用戶或社區充當參與實體。在這個框架中,代幣將各個經濟單位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它既是經濟激勵,同時又是儲備貨幣。

在這種背景下,代幣經濟在 L1 「國家」中扮演什么角色?代幣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它激勵網絡參與者積極參與,並確保網絡活躍運行。同時,它還需要調節代幣的供需以維持穩定價值。

因此,代幣經濟學的設計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正如各國考慮地理條件、產業結構、政治制度和文化來設計其經濟體系一樣,L1 代幣經濟學必須反映技術架構、Dapp 生態系統、治理和社區特徵。

然而,2017 - 2019 年 ICO 熱潮中湧現的許多 L1 區塊鏈都採用了千篇一律的代幣經濟學,忽略了不同網絡的獨特性。這導致了 「十億美元僵屍區塊鏈」 的誕生。雖然,這些區塊鏈維持着高估值,卻沒有取得實際價值。

如今,代幣經濟學已經开始變得復雜。不僅需要監控網絡層面代幣的供需,引入針對技術架構而優化的代幣經濟學,同時還要考慮網絡中不同角色(如驗證者、協議和用戶)的利益分配。本文將以 Berachain、Initia 和 Injective 為例,來介紹解決現有代幣經濟學的局限性並促進可持續設計的三個維度。

代幣飛輪的缺陷及解決這些問題的三大支柱

2.1 代幣和代幣經濟學的基本概述

Layer1 代幣的作用

「為什么需要代幣?」雖然代幣是有效工具,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過對於 L1 而言,發行代幣是合理的,因為需要使用代幣來獎勵驗證者。L1 原生代幣有三個主要功能:

  1. 儲備貨幣: 用戶使用區塊空間時以原生代幣支付網絡費用。當 L2 使用主鏈作為 DA(數據可用性)層時,原生代幣亦可作為存儲成本。

  2. 激勵工具: 誠實驗證交易合法性的驗證者將獲得原生代幣作為區塊獎勵。此外,具有「統一流動性(Unified Liquidity)」功能的 L1 ,將提供原生代幣作為獎勵,以鼓勵流動性供應。

  3. 價值單位: L1 發行的原生代幣直接或間接體現了 L1 所創造的價值。市場參與者根據對以太坊業務表現和市場地位的評估來交易以太坊等 L1 代幣。

Layer1 代幣經濟學的作用

雖然代幣具有特定的角色,但控制代幣流動的代幣經濟學的功能卻截然不同。「代幣經濟學」一詞通常被狹義地定義為用於調整供應或代幣分配方法(最大供應量、分配比率、解鎖時間表等)的銷毀機制。然而,就我們的討論而言,代幣經濟學不僅包括銷毀機制和分配方法,還包括協調參與者利益、代幣效用和收入分配模型的激勵系統——本質上是基於代幣的整個經濟體系。

在此背景下,代幣經濟學的基本作用是創建一個激勵參與者所需行為的系統,確保 L1 網絡的平穩運行。具體來說,它設計獎勵結構來鼓勵有利於網絡的行為,例如增強安全性或提供流動性。為了使該獎勵系統有效,獎勵必須具有足夠的價值,對貢獻者有意義。因此,代幣經濟學還必須包括調節代幣供需的機制,以維持獎勵價值。

2.2 代幣經濟學創造的循環增長結構:代幣飛輪是終局

精心設計的代幣經濟學有可能產生飛輪效應,價值循環以促進網絡的有機增長。該模型假設驗證者(負責區塊鏈安全)、开發人員(創建應用)和用戶(形成社區)之間的交互創建了一個循環增長結構。通過「網絡效應」,實現規模經濟,加速網絡增長。讓我們從下往上追蹤飛輪的過程:

  1. 核心團隊向市場提出新的愿景後,初始資本完成 L1 網絡的基本基礎設施,並產生代幣價值(在私人或公开市場)。

  2. 隨着代幣價值的產生,驗證者為引導網絡的供應方做出貢獻,以換取代幣獎勵。例如,驗證者通過驗證交易獲得區塊獎勵,為網絡提供安全性和功能。

  3. 一旦 L1 網絡建立了穩定的功能和安全性,开發人員就會加入並在網絡上構建有用的應用。

  4. 這些應用為終端用戶提供了真正的價值,推動了代幣需求。在此過程中,圍繞用戶形成了一個社區,成為 L1 網絡的支持者。

  5. 隨着網絡變得更加活躍,社區也變得越來越大,對代幣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代幣既是網絡費用的儲備貨幣,也是體現網絡價值的價值單位。因此,市場對代幣的需求上升。

  6. 隨着代幣需求的上升,驗證者有更強的動力去支持網絡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 這將改善網絡安全性和开發環境,鼓勵开發人員構建更多有用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 → 代幣需求上升 → 激勵措施得到加強 → 網絡安全性和功能性得到改善 → 應用开發 → 社區變得更加活躍 → 飛輪

一旦這個飛輪开始轉動,L1 網絡就會獲得自我維持增長的動力。網絡不再需要僅由核心團隊驅動;相反,增長會通過代幣激勵自動加速。這個飛輪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代幣經濟學的潛力,通常被視為所有代幣經濟學最終應該追求的最終目標。

2.3 代幣飛輪是一個 meme

資料來源:X(@alive_eth)

飛輪模型在創建循環增長結構時假設了某些事實。它假定隨着網絡活動的增加,代幣需求也會隨之增長,為加強對生態系統貢獻者的激勵提供了基礎。它還假設增強的激勵措施會促使驗證者以任何方式為生態系統做出貢獻,從而為更有用的應用營造環境。我們需要質疑這些看似顯而易見的假設。許多現有的 L1 網絡似乎在創建可持續的代幣經濟學方面遇到困難,通常缺少三個方面的關鍵要素:

  1. 所有參與者的激勵是否真正一致?

L1 網絡涉及生態系統中具有不同利益的各種類型的參與者。如果將這些復雜的利益與增長相結合的結構崩潰,飛輪就會停止轉動。特別是,我們應該質疑,當代幣需求增加並且驗證者的利益得到加強時,驗證者是否一定會以其他方式為生態系統做出貢獻,正如上面的飛輪模型所建議的那樣。

驗證者的利益與生態系統的發展並非毫無關系。他們的區塊獎勵以 L1 的原生代幣形式給出,因此代幣需求和價值的增加對他們有利。此外,隨着應用生態系統吸引用戶並產生更多交易,網絡擁堵會增加,這可能會增強驗證者的激勵。大多數 L1 網絡(如以太坊的 PoS 網絡)都採用 gas 費用機制,即網絡擁堵越嚴重,驗證者獲得的手續費就越高。

然而,在網絡層面,沒有直接的機制要求驗證者為生態系統做出貢獻,這使得驗證者與協議或用戶之間的關系很弱。強化驗證者激勵與生態系統激活之間缺乏直接聯系,這意味着生態系統貢獻的動力很小。相反,在個人質押者無法獲得可觀回報的情況下,用戶或協議沒有明確的方法或激勵來為經濟安全做出貢獻。所有 L1 生態系統中治理參與率都很低,這表明個人用戶缺乏為網絡共識做出貢獻的明確動機。換句話說,驗證者的利益與其他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利益沒有直接聯系。

  1. 網絡活動增加是否會導致代幣需求增加?

很難斷言,隨着應用的出現和用戶的加入,網絡活動增加,代幣需求必然會增加。如果沒有固有結構或只有一個將網絡活動與原生代幣需求相關聯的弱結構,網絡活動和代幣需求可能不一致。正如後面將詳細討論的那樣,以太坊目前正經歷着這樣一種情況:L2 活動正在增加,但推動對 ETH 需求的因素非常低。與以太坊一樣,每個區塊鏈網絡都有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因此,代幣經濟學應該很好地反映這種架構。

  1. 代幣如何捕獲價值?

雖然與上一個問題類似,但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提出:代幣如何獲取價值?讓我們假設飛輪理想地展开,代幣需求隨着網絡激活而增加。這是否必然導致代幣價值增加?顯然,代幣需求增加並不一定意味着代幣價值增加。拋开市場投機(獨立於基本生態系統增長),簡單的計算表明,代幣需求必須超過新創造的代幣供應量,價值才會增加。因此,在網絡激活時增加代幣需求或減少供應的機制應該介於兩者之間。這一點有時會被忽視或無法有效發揮作用,無法實現網絡激活→代幣需求→代幣價值增加的反饋循環。

2.4 修正代幣飛輪的三大支柱

總結到目前為止的內容,L1 代幣充當網絡的儲備貨幣、鼓勵貢獻的激勵工具以及體現網絡創造價值的價值單位。L1 可以將代幣經濟學構建為一種經濟體系,以協調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利益並通過代幣和激勵機制確保網絡的活躍運行。精心設計的代幣經濟學有可能通過代幣激勵在網絡中創造的價值,促進自我維持的網絡增長。

然而,我們常常理想化的代幣飛輪往往與實際 L1 網絡中觀察到的現象存在差異。這是因為在誘導參與者行為或連接價值的過程中,正反饋循環無法有效發揮作用。具體來說,這是因為沒有充分考慮所有參與者的激勵是否真正一致,網絡活動是否導致代幣需求增加,以及價值是否在代幣中積累。

這些限制往往導致現有的 L1 網絡在很多情況下失去代幣經濟學的可持續性。因此,在確定下一代 L1 代幣經濟學應該採取的方向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具體化來更仔細地檢查這些先前的限制。為此,讓我們將有關代幣飛輪提出的問題轉化為 L1 代幣經濟學設計的關鍵點: I. 機制設計,II. 與架構的一致性,III. 價值捕獲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繼續討論,通過案例研究觀察現有代幣經濟學所表現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同時明確上述關鍵點。

I. 所有參與者的激勵機制是否真正一致?→ 機制設計

II. 網絡活動增加是否會導致代幣需求增加?→ 與架構保持一致

III. 代幣如何捕獲價值? → 價值捕獲

千禧時代 L1 的經驗教訓

鑑於代幣經濟學的復雜性,僅憑單一因素來判斷代幣經濟學案例可能會導致對現象進行片面解讀的錯誤。然而,作為尋找可持續代幣經濟學的方法之一,嘗試定義現有案例所遇到的局限性並吸取教訓可能是一種好方法。讓我們來研究一下 1)比特幣在機制設計方面面臨的局限性,2)以太坊揭示的架構與代幣經濟學之間的協調問題,以及 3)Arbitrum 代幣在無法從網絡中獲取價值方面的結構性局限性,以具體化支撐飛輪的代幣經濟學的三大支柱。

3.1 支柱一——機制設計:比特幣

比特幣是區塊鏈誕生以來最具創新性的發明之一,如今已成為傳統金融市場中的重要資產。然而,比特幣誕生之初的預期功能與現在的角色之間存在着顯著的差距。隨着比特幣資產角色的演變,最初的激勵機制設計不再符合其當前功能,導致人們擔心未來缺乏維護比特幣安全的激勵。這一現實正在重塑比特幣的發展路线圖。讓我們仔細看看比特幣的案例,重點關注機制設計,可以概括為「提供多少獎勵、如何提供獎勵以及誘導參與者採取什么行為」。

比特幣代幣經濟學:減半的前提

總結一下比特幣的機制,它通過獎勵生成有效區塊並遵守 PoW(工作量證明)共識算法規則的挖礦節點,將網絡安全與節點激勵相結合。參與網絡的節點競爭計算哈希值,消耗計算能力來獲得區塊獎勵,以將有效區塊添加到最長鏈中。對於攻擊網絡的惡意節點,它需要控制超過一半的專用於 PoW 的計算能力。這在實踐中是困難的,即使實現,攻擊者也會失去動力,因為攻擊會降低比特幣的價值,導致他們自己蒙受損失。通過這種動態,比特幣實現了拜佔庭容錯(BFT),通過節點共識作為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運行,而無需第三方信任。

來源:比特幣維基

因此,挖礦節點獲得的區塊獎勵對於維護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激勵節點誠實行事並積極參與工作量證明流程。然而,仔細觀察比特幣的獎勵機制就會發現,為了限制通貨膨脹,區塊獎勵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最終將停止發放。因此,礦工將越來越依賴交易費,而不是通貨膨脹的區塊獎勵。

這種減半獎勵機制的設計是基於這樣的假設:比特幣最終將作為一種支付貨幣,交易費將完全取代挖礦獎勵。與目前人們認為的「價值存儲」(SoV)不同,比特幣的誕生是 為了取代中心化電子支付系統 。然而,衆所周知,比特幣作為支付貨幣面臨着可擴展性問題,而 USDC 或 USDT 等解決方案已經足以替代支付貨幣。

對此, 有人建議比特幣需要修改其策略 ,比特幣挖礦激勵的解決方案可以總結如下。一種情況是,隨着比特幣的供應量越來越有限,其稀缺性自然會增加,從而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最終,隨着比特幣發展成為真正的價值存儲,其價值可能會大幅上升,即使沒有挖礦獎勵,也能為區塊生成提供足夠的激勵。另一種解決方案是通過 BTCFi 或 Bitcoin L2 等計劃將比特幣开發為可編程資產和網絡。這種方法旨在使比特幣成為一種更具生產力的資產,而不是「懶惰的數字黃金」,從而增加比特幣網絡內產生的交易費用。

比特幣凸顯機制設計的重要性

雖然關於比特幣可擴展性的討論仍在繼續,但與最初的代幣經濟學設計相反,未來礦工激勵措施可能缺失,這引發了有關比特幣可持續性的關鍵問題。如果挖礦獎勵最終停止,沒有人會花費計算能力來獲得區塊生成權,這可能會導致比特幣交易不再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情況。因此,市場制定了一項新使命,即逐步提高交易費,使比特幣成為一種更具生產力的資產,以取代挖礦獎勵。這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推動了开發人員的湧入和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擴張。

比特幣的案例強調了機制設計在代幣經濟學中的重要性——「提供多少獎勵,如何提供獎勵,以及誘導參與者採取什么行為」。在這裏,機制設計是指設置情境和激勵措施的方法,以便代幣經濟學參與者採取行動來最大化自己的回報。機制設計也稱為「逆博弈論」。博弈論預測個人將如何做出战略決策以採取符合其最佳利益的行動,而逆博弈論設計了最佳機制,讓追求自身利益的個人共同實現任意目標。換句話說,它確保負責網絡安全、協議和用戶的驗證者在參與生態系統時追求最大利益,實現 L1 網絡的平穩運行和可持續增長。

3.2 支柱二—— 與架構保持一致:以太坊

架構契合度可以定義為區塊鏈的技術架構和支撐它的經濟模型是否兼容。L1 網絡在其技術架構中採用了不同的結構,從共識算法到交易計算結構以及 L2 的存在。例如,具有特定目標的 L1 網絡,例如旨在通過並行交易處理實現高性能 EVM 網絡的 Monad 區塊鏈,或者專注於 IP 標記化的 Story 網絡,都需要獨特的技術架構。但是,僅調整架構就足夠了嗎?隨着架構的變化,網絡中參與者的類型及其利益也會發生變化,因此需要優化經濟模型以匹配架構。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檢查架構和代幣經濟學是否一致,而以太坊最近在代幣經濟學可持續性方面面臨的挑战為多方面考慮這一主題提供了一個案例研究。

以太坊代幣經濟學:Layer2 寄生於以太坊

以太坊憑借其豐富的流動性和开發者社區,構建了所有區塊鏈網絡中最大的生態系統。然而,最近以太坊面臨着對其經濟模型的擔憂,其中 L2 的價值不會歸屬於以太坊主鏈和 ETH。這個問題源於在 EIP-4844 更新 後,L2 在將交易數據排序到以太坊時支付的 DA(數據可用性)費用大幅減少。這導致對 ETH 作為 gas 代幣的需求相應減少。換句話說,隨着 L2 向以太坊支付的費用減少,以太坊的收入減少,同時,對 ETH 的基本需求因素消失,導致人們認為「L2 在經濟上寄生於以太坊」。

為了更詳細地研究背景,以太坊將 gas 費用區分為由網絡擁堵決定的基本費用和由用戶任意設置的優先費用。其中,優先費用作為對驗證者的獎勵提供,而基本費用則被銷毀。因此,當以太坊中產生的總基本費用超過新發行的區塊獎勵金額時,就會銷毀足夠的 ETH,從而將 ETH 總供應量保持在通貨緊縮狀態。市場上流通的 ETH 絕對數量持續減少這一事實已被市場認可,支持了對 ETH 作為資產的基本需求。

然而,以太坊的長期路线圖以 L2 為中心,從而促成了 EIP-4844 更新,以降低排序成本並提高 L2 可擴展性。自此次更新以來,情況有所變化。從 L2 交易和唯一活躍地址的顯着增加 可以看出,最終用戶現在可以使用網絡費用更低的 L2 應用來代替以太坊。另一方面,與 L2 相比,以太坊在結構上獲得了「不利」地位。盡管 L2 已激活,但 以太坊的平均 gas 費用已降至 1 Gwei ,導致 ETH 供應量處於通脹狀態。這是人們批評 L2 在經濟上寄生於以太坊的原因。

以太坊證明架構與經濟模型需要協調

以太坊通過 L2 不斷升級架構,以彌補主鏈可擴展性的不足。這引發了一個問題:鑑於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已顯著提高,L2 活動也確實有所增加,以太坊是否很好地實現了其目標?以太坊已宣布以 rollup 為中心的路线圖,旨在實現具有高可擴展性的區塊鏈環境,同時保持足夠的去中心化。因此,自 EIP-4844 以來,L2 運營成本降低、終端用戶便利性提高的情況可能與以太坊的架構升級目標一致。

然而,以太坊的案例表明,即使將此視為以太坊向以 L2 為中心的路线圖發展的過渡階段,當技術架構和經濟模型不一致時,就會出現問題。雖然 L1 改進了其架構以完成其使命,可用性和活動也相應增加,但從這種活動產生的價值與經濟模型之間的聯系被打破了。L2 擴展的可擴展性與以太坊的經濟效益之間的聯系缺失了。像 EIP-7762 這樣的增加 L2 支付的 blob 費用的 提案表明 L2 可擴展性可能會出現倒退,這表明以太坊已經遇到了架構和經濟模型的增長曲线不一致的情況。

這表明,不能將代幣經濟學與 Layer1 構建的架構分开考慮。如果 Layer1 有一個明確的問題需要解決和一個使命需要實現,那么它的技術架構就會被構建為一種方法論。然後,針對該架構優化的代幣經濟學設計也應該隨之而來。這個問題更有可能出現在模塊化區塊鏈中,存在經濟碎片化的風險。除了以太坊之外,Cosmos IBC 生態系統也基於其獨特的技術架構催生了各種應用鏈,但 它維持着一個碎片化的生態系統,沒有一條價值鏈將應用鏈在經濟上鏈接成一個單一的經濟體系 。換句話說,如果在架構开發過程中生態系統參與者形成了獨特的利益,那么也需要一個優化的經濟模型。

3.3 支柱三——價值捕獲:Arbitrum

價值捕獲是指代幣從網絡中捕獲價值的機制。即使網絡變得高度活躍,也需要一種直接調整代幣供需的機制來增加對代幣的基本需求。Arbitrum 和 ARB 缺乏聯系,導致代幣無法捕獲價值的現象很好地說明了價值捕獲機制的重要性。

Arbitrum 代幣經濟學:L2 代幣是 Meme 代幣

Arbitrum 目前是所有 L2 網絡中活躍度最高的, 其生態系統中約有 700 種協議,每周產生約 500 萬筆交易 。然而,與其高網絡活動相比,ARB 卻面臨批評,它被認為與 meme 代幣無異,缺乏治理功能之外的實用性。它缺乏市場認可的基本需求因素。雖然各種市場變量復雜地影響代幣價格,使得價格波動難以簡單地解釋,但創造長期購买或持有代幣意愿的代幣機制在市場參與者對代幣價值的評估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事實上,ARB 的價格並未逃脫下跌趨勢,年初至今下跌了 66%,根據 IntoTheBlock 的數據 ,95% 的現有 ARB 持有者都在虧損。

作為回應,Arbitrum DAO 最近 通過了一項提案,為 ARB 引入質押功能 。該提案的核心是允許通過 ARB 代幣質押委托治理權並加強質押獎勵制度。首先,質押 ARB 將能夠從各種收入來源(例如排序費、MEV 費和驗證者費)賺取利息。此外,通過引入流動質押,ARB 存款人可以將 stARB 與其他 DeFi 協議互操作,同時保持其質押狀態。

此次代幣經濟學更新將產生各種預期效果。Arbitrum DAO 的金庫已積累了價值 4500 萬美元的 ETH,但只有不到 10% 的 ARB 流通供應用於治理。因此,通過 ARB 質押來加強治理委托的動機,為提高治理安全性提供了機會。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讓代幣持有者愿意長期持有 ARB。

Arbitrum 強調的價值獲取機制的重要性

價值捕獲涉及以代幣形式積累網絡價值,方法是通過代幣將網絡產生的收入分配給生態系統貢獻者,或直接或間接調整代幣供應。價值捕獲不僅對 L2 或 DeFi 協議很重要(如 Arbitrum 案例所示),而且對 L1 代幣經濟學也很重要。特別是對於 L1 原生代幣而言,它們可作為激勵生態系統參與者為網絡做出有益行為的激勵措施,代幣必須被視為具有適當價值的獎勵,才能期望參與者做出足夠的貢獻。

代幣獲取價值的方法是通過將網絡需求與代幣供需動態相結合的機制來實現的。例如,如果使用網絡收入從市場上購买代幣並銷毀它們,則供應給市場的代幣絕對數量就會減少。或者,還有一種方法是直接將網絡產生的收入重新分配給質押者。這種價值獲取機制可以為代幣創造基本需求因素或調整市場上流通的代幣數量,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個循環可以導致 L1 激活,從而導致代幣價值增加,從而加強對貢獻的激勵,進一步增加 L1 活動。

可持續代幣經濟的下一代 Layer1

至此,通過研究現有的代幣經濟學案例,我們已經能夠明確創建代幣飛輪的三個關鍵點。當然,比特幣的區塊獎勵完全消失還需要很長時間,因此目前還遠未可知。以太坊和 Arbitrum 正在就解決當前問題展开激烈討論,為未來的改進留有余地。盡管如此,現有代幣經濟學所遇到的問題也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教訓。當缺乏對生態系統貢獻的激勵、經濟模型與技術架構不一致或網絡活動無法轉化為代幣價值增長時,代幣經濟學就有失去可持續性的風險。

然而,滿足所有這些標准並不像聽起來那么容易。Berachain、Initia 和 Injective 提出的共同解決方案是直接參與網絡層面,調整參與者的利益或設計適合技術架構的代幣經濟學。或者,他們試圖通過獨特的機制調整代幣供需,以克服前面顯示的局限性。這種在網絡層面深入參與代幣經濟學的策略有可能有效補充現有代幣經濟學所缺失的飛輪空白。從這裏开始,讓我們來看看 Berachain 如何通過其復雜的 PoL 機制設計來解決問題,Initia 如何計劃通過 VIP 在經濟上連接去中心化的 Rollup 生態系統,以及 Injective 為何能夠長期維持其代幣的通貨緊縮狀態。

機制設計:Berachain,流動性證明

機制設計涉及設計一個系統,使 L1 參與者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時,最終為 L1 的積極運行和可持續增長做出貢獻。專注於這一領域的 Berachain 新提出了 PoL(流動性證明)作為一種共識算法,通過緊密交織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利益和獎勵制度來解決利益錯位的問題。

Berachain 概述

Berachain 是使用 BeaconKit 構建的與 EVM 兼容的 L1 ,BeaconKit 是通過修改 Cosmos SDK 开發的。與以太坊的信標鏈結構類似,Berachain 使用 BeaconKit 分離執行層和共識層,使用 ComtBFT 作為共識層,使用 EVM 作為執行層,確保與 EVM 執行環境的高度兼容性。憑借其扎實的技術實力,Berachain 從 NFT 項目 Bong Bears 开始,一直在長期建立其社區和开發環境。因此,盡管仍處於測試網階段,但各種協議都已加入,並且顯示出社區參與度很高。

Berachain 代幣經濟學

Berachain 的獨特之處在於 PoL,它可以在網絡層面調整參與者的利益。PoL 是一種共識算法,專門設計用於穩定地確保流動性和安全性,並加強驗證者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它專注於機制設計,其中每個生態系統參與者都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同時在相互依賴的關系下促進網絡增長。讓我們來看看 Berachain 如何將 1) 用戶、2) 驗證者和 3) 協議的個人利益調整到單一的增長交匯點。

首先,Berachain 有三種代幣:BERA、BGT 和 HONEY。每種代幣在 PoL 的運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BERA 用作網絡費用的 gas 代幣,BGT(Bera 治理代幣)用作提供流動性的獎勵,並作為確定獎勵比率的治理代幣。HONEY 是 Berachain 的原生穩定幣,與 USDC 1:1 掛鉤。雖然 Berachain 有這種三重代幣經濟學,但我們現在將重點關注 BERA 和 BGT,以簡化我們對 PoL 參與者結構的討論。要了解 Berachain 的機制設計,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 BGT 的特殊功能。

BGT 是一種代幣,可以作為向白名單流動性池(白名單獎勵金庫)提供流動性的獎勵,由治理決定。BGT 以與账戶綁定的不可交易狀態提供,雖然作為獎勵收到的 BGT 可以 1:1 兌換為 BERA,但反向兌換 (BERA → BGT) 是不可能的。因此,提供流動性是獲得 BGT 的唯一途徑。

BGT 的供應方式由驗證者投票決定將多少 BGT 發行分配給哪個流動性池。獲得 BGT 的用戶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將 BGT 兌換為 BERA 以進行清算,另一種是將其委托給驗證者以獲得額外獎勵。這裏,額外獎勵是指從協議通過驗證者流向用戶的賄賂,我們將在後面詳細介紹。

Berachain 將 gas 代幣和治理代幣分為 BERA 和 BGT 的原因是為了確保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在使用單一代幣的 L1 網絡中,質押代幣以提高 PoS 安全性會限制生態系統中可用作流動性的代幣數量。因此,通過僅通過提供流動性即可獲得用於安全性的 BGT,Berachain 旨在解決網絡流動性和安全性不一致的問題。此外,通過允許驗證者分配 BGT 的發行率,它通過增加驗證者與協議和用戶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來加強生態系統參與者利益一致的結構。

現在我們了解了 PoL 的基本原理以及 BERA 和 BGT 的作用,讓我們來看看生態系統參與者在這種機制設計下是如何互動的。按照 (1) 到 (6) 的 BGT、流動性和賄賂的流動,以了解生態系統參與者在某些利益下是如何互動的。

用戶 ↔ 協議

(1)流動性 :用戶將流動性存入自己選擇的白名單流動性池中。協議利用該池的流動性為協議用戶提供順暢的交易環境。

(2)BGT + LP 獎勵: 當用戶向白名單池提供流動性時,協議會為存款對提供 BGT 獎勵和流動性提供獎勵。在這裏,協議需要確保盡可能多的 BGT 發行率,以使用戶選擇其流動性池。

協議 ↔ 驗證者

(3)賄賂 :驗證者擁有確定流動性池的 BGT 發行率的治理權。因此,協議向驗證者提供賄賂,以投票支持他們的流動性池。

(4) BGT 發行投票: 與其他 L1 不同,Berachain 的驗證者不會直接收到根據通貨膨脹率提供的 L1 代幣作為網絡驗證獎勵。相反,他們通過協議提供的賄賂獲得網絡驗證的激勵(不包括可能不定期發生的優先費用)。因此,為了從協議中獲得足夠的賄賂,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的 BGT 以獲得更強的治理權。

驗證者 ↔ 用戶

(5)賄賂: 驗證者獲得更強治理權的方式是獲得用戶通過流動性提供獲得的 BGT 委托。為此,他們需要將從協議收到的賄賂返還給用戶,或提供單獨的激勵措施以增加委托的 BGT 數量。

(6)委托 BGT: 用戶將 BGT 委托給驗證者,以換取從驗證者收到的賄賂。

Berachain 的機制設計提出的代幣經濟方向

總之,Berachain 旨在通過 PoL 確保生態系統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並解決了驗證者利益分散的問題。Berachain 超越了現有的單一代幣作為基礎貨幣服務於所有角色的方法,區分了用於流動性的 BERA 和用於治理的 BGT,解決了流動性和安全性之間的權衡。通過構建驗證者通過賄賂獲得獎勵並賦予他們確定 BGT 發行量的權力,它加強了驗證者、協議和用戶之間的相互依賴性。

當然,隨着機制復雜度的增加,終端用戶的學習難度也會加大,因此主網上线後,以 PoL 為中心的互動是否能順利進行,還有待觀察。不過,Berachain 的代幣經濟學在機制設計上相當成熟,解決了參與者激勵機制失調導致飛輪不連續的問題,為 L1 代幣經濟學指明了重要的方向。

與架構的契合:INITIA、VIP

Initia 有望彌補當架構與網絡需要保持一致時,出現的架構與經濟模型不一致的問題。Initia 專注於現有 Rollup 生態系統面臨的碎片化問題。根據其「Interwoven Rollup 」的使命,它旨在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其中 L2 Minitias 分布在 Initia 周圍,同時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緊密相連。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它試圖通過其獨特的代幣經濟學 VIP 連接分散的 Rollup 生態系統經濟。

Initia 概述

Initia 是基於 Cosmos 的 Layer1,由 MoveVM 提供支持,Initia 是被稱為 Minitia 的 Layer 2 Rollup 的結算層。Initia (L1) 和 Minitia (L2) 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名為 Omnitia 的綜合生態系統。因此,Initia 的各種功能都是為了加強與 Minitia L2 的連接而創建的。例如,在安全性方面,如果 Minitia 內部發生欺詐,Initia 的驗證器節點將與 Celestia 一起介入解決爭議,從而重建最後有效狀態。在流動性方面,它在 L1 網絡級別運營一個名為 Enshrined Liquidity 的流動性中心,Minitia 可以使用它通過 Enshrined Liquidity 的路由器功能為用戶實現 Minitia 之間的資產平穩流動和交換。

Initia 代幣經濟學

Initia 的設計重點是與 Minitia L2 的相互連接,因此它設計了一種稱為 VIP(既得利益計劃)的機制,用於與 Minitia 進行經濟連接。VIP 旨在使 Initia 生態系統的基礎貨幣 INIT 成為所有 L2 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使用 INIT 來連接 Initia 和 Minitia,並不斷為 INIT 創建用例。VIP 流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1)分配、2)分發和 3)解鎖。

1)分配

首先,INIT 創始供應量的 10% 被分配為 VIP 資金。這些資金每兩周分配給 Minitias 和有資格獲得 VIP 獎勵的用戶。在這裏,VIP 獎勵根據兩個池以分开的狀態分配:余額池和權重池。余額池獎勵按 Minitias 持有的 INIT 數量比例分配給 Minitias。另一方面,權重池獎勵根據通過 L1 治理中的衡量投票設置的權重分配給 Minitias。換句話說,L1 質押者通過衡量投票確定為每個 Minitia 分配多少獎勵。因此,余額池鼓勵 Minitias 持有更多 INIT 並在其應用中為 INIT 創建用例,而權重池通過衡量投票為 INIT 代幣創建用例,並鼓勵驗證者、用戶或賄賂協議(如 Votium 或 Hidden Hand)積極參與 L1 治理。

2)分銷

分配給 Minitias 的獎勵以 esINIT(托管 INIT)的形式提供,初始狀態下不可轉讓。分配給 Minitias 的 esINIT 的接收者分為運營商和用戶。這裏的運營商是指運營 Minitias 的項目團隊。獲得運營商獎勵的項目團隊可以以各種方式使用 esINIT。他們可以將其用作开發基金來補充 Minitia,將其重新分配給 Minitia 中的活躍用戶,或將其質押在 Initia L1 中,以便在未來的 epoch 投票中進行自投票。

另一方面,作為用戶獎勵分發的 esINIT 則根據用戶的 VIP 分數直接提供給用戶。VIP 分數是根據 Minitia 設定的各種 KPI 計算得出的數字,旨在鼓勵用戶在 Minitia 中互動。例如,通過設置 VIP 分數的標准(例如用戶在特定時期內通過 Minitia 產生的交易數量、交易量或借貸規模),Minitia 可以激勵用戶執行特定操作。

3)解鎖

如上所述,當根據 VIP 分數向用戶分配獎勵時,esINIT 將作為無法轉讓的托管代幣提供。因此,用戶需要經過解鎖過程來清算作為獎勵收到的 esINIT。此時,用戶可以選擇兩種操作之一來最大化他們的利益。一種是將他們的 VIP 分數維持在多個 epoch 內,以將 esINIT 解鎖為流動的 INIT。在維持 VIP 分數的這段時間內,用戶可以在 Minitia 中積累額外的分數,從 Minitia 的角度來看,這具有誘導用戶保留的優勢。利用 esINIT 的另一種方法是將其作為流動性對存入 Enshrined Liquidity 中以獲得存款獎勵。

Initia VIP 提出的代幣經濟方向

總而言之,VIP 是 Initia 的代幣經濟學,旨在經濟地連接 L1 和 L2,並為 INIT 創造持續的需求。在 1) 分配過程中,它旨在增加 INIT 的使用案例,並通過提供具有不同分配方法的余額池和權重池等設備來鼓勵治理參與,以此激活生態系統。在 2) 分配過程中,它允許 Minitia 通過 VIP 分數誘導特定的用戶行為,從而協調 Minitia 和用戶的利益。而 3) 解鎖過程則是一種通過提供流動性來誘導用戶保留或直接為 Initia 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的設備。

通過這一過程,Initia 旨在防止 Minitia 生態系統的經濟分裂,同時為 INIT 創建多方面的用例,並相應地產生基本代幣需求因素。隨着模塊化區塊鏈中心基礎設施變得越來越普遍,生態系統的經濟分裂被認為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必須與基於模塊化的开發環境的好處進行權衡。在這方面,Initia 提出的 VIP 為未來模塊化生態系統中的代幣經濟學設計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方向。

4.3 價值獲取:Injective、銷毀拍賣

與尚未啓動主網的 Berachain 和 Initia 不同,Injective 自 2018 年以來就已在市場上廣為人知。然而,直到最近,它還通過 INJ 3.0 和 Altaris 等更新不斷改進其代幣經濟學,並通過其銷毀機制構建了獨特的通貨緊縮代幣經濟學。因此,在從價值獲取的角度討論 L1 代幣經濟學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用例,並想在本節中介紹它。

Injective 概述

Injective 是基於 Cosmos SDK 和基於 TendermintBFT 的自定義共識機制構建的 L1 ,針對從現貨交易到永續期貨交易或 RWA 的金融進行了優化。作為為金融而構建的 L1,它提供了超過 25,000 TPS 的高性能區塊鏈環境來處理高頻交易,並利用 FBA(頻繁批量拍賣)等鏈上訂單匹配模型來防止 MEV 實現資本高效的交易。此外,Injective 還提供即插即用模塊作為其开發資源的一部分。特別是,使用交易所模塊,可以輕松處理訂單簿操作、交易執行和訂單匹配等流程,並且可以利用 Injective 內置的共享流動性來構建金融服務環境,而無需努力吸引單獨的流動性。

Injective 式代幣經濟學

IInjective 以其代幣經濟學而聞名,該代幣經濟學通過銷毀拍賣實現通貨緊縮,旨在減少市場上 INJ 的流通供應。銷毀拍賣的流程如下:當資產從 Injective 應用產生收入並流入拍賣基金中時,這些資產將被拍賣,人們可以用 INJ 進行競標。拍賣完成後,中標者將用於競標的 INJ 兌換為拍賣基金中的代幣,用於競標的 INJ 將被銷毀,從而從代幣總供應量中移除該數量的 INJ。Injective 每周進行一次此類拍賣, 截至 2024 年 10 月,總代幣供應量的 6,231,217 INJ(約合 142,000,000 美元)已進行拍賣銷毀。

深入研究銷毀拍賣程序,它是通過拍賣模塊進行的,該模塊處理競標、獲勝者確定和 INJ 銷毀等流程,以及交易所模塊。首先,拍賣基金資產通過三種途徑收集。一種是使用交易所模塊的應用的部分收入被轉移到拍賣基金。另一種是,不使用交易所模塊的應用可以將名義金額或一定比例的費用轉移到拍賣基金。最後,個人用戶可以獨立向拍賣基金捐款。

這個拍賣基金中積累的資產主要以 USDT、USDC 或 INJ 的形式積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INJ 參與這個基金的拍賣。拍賣參與者有機會以略微折扣的價格獲得基金的資產,例如以價值 95 美元的 INJ 贏得價值 100 美元的拍賣基金,自然而然地產生競價競爭。最後,中標者將自己用於競價的 INJ 兌換成拍賣基金中的代幣,用於競價的 INJ 將被銷毀。

Injective 銷毀拍賣提出的代幣經濟學方向

Injective 的銷毀拍賣會累積交易所模塊產生的競標費用,從而創建一個結構,其中銷毀的 INJ 數量會隨着交易所模塊交易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隨着 Injective 交易活動的增加,市場上流通的代幣供應量會減少,從而使代幣能夠從網絡中獲取價值。因此,Injective 通過其銷毀機制將生態系統增長與代幣價值提升相結合,並似乎會在未來繼續加強其增長驅動的代幣銷毀機制。

雖然大多數區塊鏈都有銷毀一定比例網絡費用的機制,但很少有 L1 網絡能像 Injective 一樣直觀地調整代幣供應。特別是,由於除比特幣和以太坊(主網)以外的大多數區塊鏈都是以低 gas 費用為前提开發的,基於網絡費用的代幣銷毀機制在進行大量銷毀時會受到限制。Injective 還致力於實現接近零的交易費用,平均每筆交易的費用為 0.0003 美元。在此背景下,可以在保持低 gas 費用的同時進行大量銷毀的銷毀拍賣與未來 L1 網絡旨在开發的用戶環境相一致,而 Injective 在這方面最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我們為何應關注下一代 Layer1 代幣經濟學

5.1 什么是理想的 Layer1 ?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研究了現有代幣經濟學面臨的局限性以及改進代幣經濟學的案例,確定了下一代代幣經濟學的潛在方向。值得注意的是,Berachain、Initia 和 Injective 表現出一個共同的趨勢:它們正在通過在網絡級別實施的獨特機制來增強其代幣經濟學。每個項目都在構建代幣經濟學,以利用其在機制設計、與架構的一致性和價值獲取方面的優勢。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什么構成了 L1 的理想代幣經濟學?是否存在一個絕對的代幣經濟學框架來推動代幣飛輪?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將代幣經濟學視為一個綜合系統,不僅包括與代幣相關的討論,還包括 L1 旨在解決的使命、其技術架構以及生態系統參與者的行為模式。從這一過程中得到的關鍵見解是,代幣經濟學本身只是一個想法。代幣經濟學的價值體現在構成 L1 網絡及其參與者的各種元素之間的實際交互中。

因此,我們需要將視角從「什么是理想的代幣經濟學」轉變為「什么是理想的 L1,代幣經濟學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 L1 是一個生態系統,其中的使命、架構、協議和代幣經濟學以一致的邏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並產生協同效應。

  1. 明確的使命

  2. 技術架構忠實體現使命

  3. 一個充滿針對網絡开發環境或架構優化的協議和應用的生態系統,可以稱為「只有在 xxx Chain 上才有可能」

  4. 因此,為用戶提供差異化價值

這份清單中沒有提到代幣經濟學,但這並不代表代幣經濟學是獨立存在的,代幣經濟學應當作為潤滑劑,讓架構和協議的齒輪平穩運轉。用這個框架診斷我們今天檢查的 L1 網絡,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5.2 Berachain、Initia、Injective 概述

Berachain 設計了一種獨特的共識算法,稱為 PoL,以創建一個與 EVM 兼容的 L1 網絡,將流動性轉換為安全性,並开發了與 EVM 兼容的自己的框架,如 Polaris。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湧現,例如 Infrared ,它清算不可交易資產 BGT, Smilee Finance 對衝無常損失以抵消必須專注於流動性供應的 PoL 的風險,以及 Yeet Bonds ,它允許協議通過債券產品銷售自主確保流動性(協議擁有的流動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在流動性引導(流動性挖掘、賄賂)上花費的資源,並實現自我投票以自主確保 BGT 的排放。當這些組件與 PoL(既是 Berachain 的目的也是手段)以及 BERA、BGT 和 HONEY 的三重代幣經濟學相結合時,我們可以期待構建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驗證者、協議和用戶可以創造協同效應並共同成長。

Initia 是為「Interwoven Rollup」構建的 L1 網絡,旨在解決模塊化區塊鏈的碎片化問題。為此,它構建了各種架構來加強 Initia 和 Minitia 之間的連接,從基於 Initia 構建 Rollup 的 Minitia 框架 Opinit Stack ,到用於保護 Minitia 流動性的 Enshrined Liquidity,以及用於 Minitia 欺詐證明的共享安全框架 OSS(Omnitia Shared Security)。基於 Initia 的架構,專門用於模塊化基礎設施的 Minitia 正在湧現,包括 Tucana (一種基於意圖的 DEX,整合了來自模塊化網絡的流動性)和 Milkyway (旨在提供基於 Initia 的重新質押服務)。在這裏,VIP 代幣經濟學有可能創造一個良性循環經濟,其中 Minitia 積累在 Initia 中創造的價值,而 Initia 反過來又增加了 Minitia 的活躍度。

Injective 擁有針對金融應用开發優化的技術架構,忠實體現了其「為金融而構建的區塊鏈」的目標。它基於處理高頻交易的高性能區塊鏈環境,支持可用於金融應用开發的即插即用模塊,從提供共享訂單簿和共享流動性的交易所模塊到拍賣、預言機、保險和 RWA 模塊。Injective 擁有使用這些不同模塊开發的各種金融應用和產品。我認為,利用交易所模塊提供與 CEX 相當的交易環境的鏈上訂單簿交易所 Helix 以及使用 Injective 內置的 RWA 預言機 為貝萊德的 BUIDL 基金推出代幣化指數的案例 很好地展示了「只有在 Injective 上才有可能」的事情。在這裏,Injective 的代幣經濟學,即銷毀拍賣,在協調生態系統增長與代幣經濟學價值提升方面發揮着作用,促進了更多殺手級應用的推出。

由此可見,這些項目具備了 L1 網絡和代幣經濟學各組成部分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成長的條件。當然,由於 Berachain 和 Initia 尚未正式啓動,因此需要長期密切觀察生態系統中將發生的互動。尤其是這兩條鏈都在准備相當復雜的代幣經濟學。因此,需要從各個角度仔細考慮,以有效降低用戶將面臨的高學習曲线,並確保代幣經濟學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能夠按預期執行。

同時,Injective 的代幣經濟學尤其需要激活應用生態系統作為最關鍵的先決條件。目前,Injective 平均每天有 200-300 萬筆交易,累計交易量為 392 億美元 ,這表明活躍度很高,並保持着穩定的 INJ 消耗率。展望未來,積極利用金融專業鏈獨特功能的金融產品和應用(例如 BUIDL 指數或 2024ELECTION 永續市場 )的激活將繼續在維持 Injective 代幣經濟學固有的獨特通縮模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5.3 基本面是關鍵,而代幣經濟才是基本面

加密行業是否仍是一場沒有實質內容的「敘事遊戲」?縱觀最近的加密行業,氛圍似乎大不相同。隨着由 貝萊德和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大型機構主導的 RWA 市場規模已達到 120 億美元 ,傳統機構的湧入正在加速,市場參與者不僅關注短期敘事,也關注 Uniswap 或 Aave 等協議的實際現金盈利能力和收益分配機制。鑑於這種現狀,基本面正成為加密行業越來越重要的話題。

當基本面變得愈發重要時,代幣經濟學無疑是評估 L1 網絡基本面的核心標准。基於我們在本文中的討論,我們可以通過檢查網絡活動是否足以引發代幣需求,生態系統參與者是否圍繞代幣積極互動以獲取自身利益,以及這些互動是否匯聚成網絡增長來診斷代幣經濟學的基本面。此外,這種代幣經濟學是否不僅作為一種想法存在,而且還與網絡的各個組成部分發揮協同作用,可能會成為未來判斷 L1 基本價值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框架。

在此背景下,今天介紹的 Berachain、Initia 和 Injective 值得關注的原因是,它們試圖通過直接在網絡層面進行代幣經濟學來克服現有模型的局限性。Injective 通過其通縮機制在提升代幣價值方面保持了獨特的代幣經濟學,而 Berachain 的 PoL 和 Initia 的 VIP 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為 L1 代幣經濟學提供了藍圖。考慮到過去許多 L1 項目仍然是「僵屍鏈」的現實,我認為代幣飛輪幾乎沒有動靜。另一方面,這些新方法是否真正建立了可持續的生態系統並實現了飛輪的最終目標,將成為決定 L1 代幣經濟學下一階段的重要看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文章

Uniswap公告Unichain主網明年初上線!首測路線圖兩功能,UNI強彈17%

去 中心化交易所(DEX)龍頭 Uniswap 於 10 月宣佈推出專為 DeFi 設計的 Lay...

DaFi Weaver
8 21小時前

下周必關注|LayerZero決定是否开啓“費用开關”;Aligned空投注冊結束(12.23-12.29)

下周重點預告 12 月 23 日 Aligned 將向 891322 個地址空投 26% 的 AL...

星球日報
9 21小時前

一周代幣解鎖:下周無高比例或金額重大的代幣解鎖

下周,共有 8 個項目解鎖,其中沒有重大解鎖,MOCA 解鎖流通量的 2.9% 。 Metars...

星球日報
8 21小時前

空投周報 | OpenSea基金會官推上线;Azuki、Doodles疑似即將發幣(12.16-12.22)

@OdailyChina @web3_golem Odaily星球日報盤點了 12 月 16 日至...

星球日報
9 21小時前

區塊鏈的達摩克裏斯之劍:一文讀懂谷歌新量子芯片對區塊鏈的影響

前言:谷歌推出了量子芯片 Willow 可以在 5 分鐘之內便完成了當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需要 1...

星球日報
9 21小時前

資金費率的演變:從2021年黃金時代,到2024-2025年套利復興

資金費率起源 資金費率起源於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特別是從永續期貨合約中發展而來。它作為一種機制,用...

Block Beats
11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