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DAO的治理:分叉或許是去中心化後的必然

2023-09-26 00:09:12

原文作者: Jaleel ,BlockBeats

原文編輯:Jack,BlockBeats

建立完好的分叉機制並不意味着鼓勵分叉,但分叉或許是 DAO 走向去中心化後的一種必然。

NounsDAO 的分叉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但真正被落實是在上個月,NounsDAO V3 的 356 提案被正式通過後。Fork v3 提案通過後,NounsDAO 官網推出分叉頁面,持有者可加入分叉並分割 DAO 財庫。支持分叉的時間窗口為一周,根據規則在窗口期結束後,若 20% 的 Nouns NFT 支持此次分叉,支持者將從 NounsDAO 主體中分離,並直接從國庫中分割出相應比例的 ETH。

在 9 月 9 日時,就有 214 枚 Nouns NFT 選擇加入分叉,超過了 20% ,那時 NounsDAO 的分叉就已是注定發生的事。

分叉機制一定會導致分叉嗎?信任危機又是如何發生的?除了需要去中心化以外,DAO 還需要去「人」化?去「人」化又應該達到那種合理的程度?隨着 Nouns 分叉的進程,關於 DAO 分叉的爭論再次被搬上舞臺,迫使整個加密社區重新審視 DAO 的治理,重新理解分叉,這些問題對所有 DAO 組織或許都是一個持續的挑战。

DAO 在治理機制的探索

那個被衆多 OG 公認為是加密行業最優雅之一的 DAO,分叉了。

誕生於 2021 年 8 月 8 日的 Nouns,一直到今天,作為 Nouns 主要文化的一部分,每 24 小時進行一次的拍賣仍在進行中。每次拍賣後, 100% 的收益都會被送到國庫,由 Nouns 所有者管理。

9 月 16 日,這一天被 Nouns 社區稱為「分叉日」,NounsDAO 完成分叉。846 個 Nouns NFT 中的 472 個加入了分叉,選擇離开 Nouns 的持有者超過了一半,他們從財庫提走了近 2730 萬美元的 ETH。

怒退,並不僅意味着「在憤怒中退出」

分叉後的 NounsDAO fork 0 ,與原 NounsDAO 最大的不同是擁有了「怒退機制」(ragequit)。與分叉一樣,怒退機制也已經在 NounsDAO 被討論過很多次,但一直未真正實現。

「與許多人理解的不同,怒退並不單單只被用於描述 DAO 成員憤怒退出的行為。」 在和 BlockBeats 的採訪過程中,DAO 領域的 OG 參與者王超 ( @cw web3 ) 這么說道。「怒退功能最早來自 Moloch 協議的設計,成員在對決定投資的某個項目非常不滿,那么可以投反對票。投了反對票後,如果說這個提案還是通過了,成員有七天的時間選擇憤怒退出這個 DAO,七天後提案才會被執行,這個等待期正是留給不滿的成員執行憤怒退出的窗口。但怒退功能在 DAO 領域的實踐並不常見,甚至可以說非常有限。」

怒退功能指的是允許成員通過燒毀自己的代幣退出,以換取一定比例的國庫份額。Moloch 協議衍生出的 MolochDAO 可以說是投資 DAO 的先驅,是一個通過捐贈推動 ETH 2.0 的 DAO,也是基於 Moloch V1 版本協議發起的第一個 DAO。在獲得 Vitalik 和 ConsenSys 創始人 JoesphLubin 每人捐贈的 1000 ETH 支持後,Moloch 一战成名,可以說當前在全世界運行的大多投資 DAO 是基於 Moloch 構建的。

此後「怒退機制」被一些 DAO 陸續借鑑和採用。在實行大多數人的共識下,將小部分群體遵循個人意愿也考慮到,這就是「怒退機制」存在的價值。例如,某一 DAO 成員若不同意決策的團體共識,便能行使「怒退」能力。

由於 NounsDAO 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隨着成員意愿的不斷演變,DAO 匯聚衆多不同的意見是一種必然。隨着 DAO 匯聚越來越多的不滿成員,憤怒退出或許早就應該是一種選擇。

今年 3 月,NounsDAO 發起人之一 4156 在博客中寫下了自己對怒退機制的思考:「憤怒退出」的設計初衷是為了保護 DAO 中的少數派,使他們不受多數派的壓迫。基本的邏輯是:如果某項提案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遭到了少數人的反對,那么這些反對的成員在提案執行前有權提取他們在 DAO 資金庫中的份額並退出。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 51% 攻擊」,即多數投票者提議提取整個資金庫。但更多的情況可能是法律風險的擔憂或對資金分配的不滿。我們無法在協議中明確編碼何時應該保護少數派的權益,所以他們的權利最終是由「憤怒退出」這一機制來保障。合理地實施「憤怒退出」不僅能夠為 DAO 的少數派提供保障,還可以防止一個現有的少數派通過策略性行動轉化為多數派。制定一個高度兼容的「憤怒退出」機制應被視為優先任務,因為這將確保未來的少數群體得到保護,並使 DAO 更加關注其核心目標。

相關閱讀:《 Thinking About Rage Quit:NounsDAO 發起人 4156 對怒退機制的思考 》

加密 KOL DCFGod 參投並擔任战略顧問的 DeFi 借貸協議 Vesta Finance,最近也陷入了項目團隊的大分歧。該項目的三名聯合創始人中有兩人——即 James「Atum」Peterson 和 Midnight ,在治理論壇上發布「憤怒退出」提案以退出該項目。

一些投資者,包括該項目的早期支持者,已經呼籲「憤怒退出」。Vesta 主要投資者 Ogle 認為,「目前對於投資者而言,『憤怒退出』是最好的結果。這一切都很難恢復。」幾位 DAO 成員也正強烈要求「憤怒退出」,這對所有相關方來說都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怒退機制是否重要這個問題上,BlockBeats 採訪了 SeeDAO 孵化器負責人 Shawn( @ShawnMelUni ),Shawn 認為一個 DAO 應該具備的基礎機制有三:一是確保國庫多籤,二是擁有完善的鏈上投票機制,接下來就是怒退機制。

在與 BlockBeats 的訪談中, Shawn 多次強調了怒退機制的建設對 DAO 組織的重要性:「在 DAO 組織中,怒退機制應是一個最基本和最底層的功能。目前許多團隊,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在早期都會遭遇各種問題,團隊成員因為觀點不合而選擇離开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然而,如果有了「怒退」的機制,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被較為順利地解決。畢竟它也能解決我們在傳統公司中經常遇到的合夥制問題。我個人認為,怒退機制是 DAO 的一個基石。」

深夜中 DAO 背後的守護者

「當 NounsDAO 分叉時,我仿佛看到了 2016 年,那個以太坊與以太坊經典的分叉之刻。」與被很多 DAO 忽視的怒退相比,分叉更是加密行業最原生的文化之一。

Rabbithole 的 CEO Brian Flynn (@Flynnjamm)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支持這次分叉,並選擇加入了 NounsDAO fork 0 。在他眼中,原始的 NounsDAO 更像是 ETC,而分叉後的則更似 ETH。

分叉允許持有者群體一同遷移到一個新的協議實例中,從而盡可能地維持原有的生態動能,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以太坊經典分叉和比特幣現金分叉。

作為一個知名 NFT 收藏家,xaix 2 k 也是 Noun 1 的擁有者。他在 2021 年 8 月 8 日以 613.37 ETH 成功競得了 Nouns 的首次拍賣。盡管他在後續對 Nouns 的發展評論不多,很明顯他對於 Nouns 的這次分叉和怒退持保留態度,認為這對於早期的持有者並不公平。

Nouns Protector 治理小組 表示他們非常支持分叉行為,但此前對於 356 的分叉提案還是投了反對票。原因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混合議題,提案 356 捆綁了兩個大相徑庭的議題。Fork 提案涉及深層次的激勵機制和組織結構變革,而 V3 功能則聚焦於改進治理參與流程。這種捆綁方式使得討論混亂,導致治理透明度受損。

更關鍵的是,NounsDAO Fork 提案繞過了常規程序,不應該只由一個團隊提出。從开始到實施,Fork 功能都是情感驅動的,回避了預期的過程。在提案 248 的憤怒退出之後,社區中出現了一個烏托邦式的聲音,設想了一個無限分叉的 NounsDAO 未來。兩股情緒潮流匆忙推出 Nouns DAO Fork 功能,繞過了常規程序。

「快速引入的分叉機制,它的激勵機制會扭曲社區參與者行為。」因此 Nouns Protector 治理小組 建議否決提案 356 ,推動沒有 Fork 功能的 V3 升級,並將 Fork 功能退回研究階段,啓動 DAOFork Research Sprint,徵求多方研究,並重新推進提案。

當有新的提案出現時,治理小組成員們在背後做了大量的調研,並在每周二晚上八點的會議上作出討論。「有時候看到一些好提案,會很慶幸自己有選票,能給它個支持,這種值得花時間去研究。另一面,對於太壞了,想要擊落的提案,慶幸有 Nouns Protector 這樣的組織去監督。」

Nouns Protector 不會投贊成票,他們選擇在相對激進的提案面前出現,認為優秀的提案大家都會喜歡並投贊成票,而對於浪費資金的提案需要有鑑別與監督。因此 Nouns Protector 只投反對與棄權票,將其中的風險呈現給 DAO 成員們,在頭腦風暴的發熱中澆下一盆冷水,宛若一個 NounsDAO 的冷酷守護者,深夜中 DAO 背後的守衛者。

重新認識分叉

對於很多人來說,無論是分叉還是怒退,它們似乎都是 DAO 在經歷痛苦與困惑的標志,一個不良的預兆。正因如此,許多觀點都認為 Nouns 首次分叉涉及超過 28, 000 個 ETH,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Zora 的聯合創始人 Jacob 對 Nouns 分叉有着積極的看法,總的來說分叉是一件好事。

Jacob 認為,與以太坊為了對抗大規模的黑客攻擊而進行的分叉不同,Nouns 的分叉是長期並且持續的,且已成為該協議的固有組成部分,Nouns 的設計是一個進步,因為它允許 Noun 的持有者輕松選擇是否分叉,同時整個社區都可以透明地監控這一過程。

不僅如此,與以太坊的分叉不同,在那裏人們可以同時擁有 ETH 和 ETC,但 Nouns 的持有者在原始 Nouns 和新版本之間必須做出選擇。同時,這種分叉方式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退出機制。通過 Nouns 的這種設計,用戶可以選擇和平地退出,並同時取回他們 Noun 背後的價值,大約為 36.6 ETH。

相關閱讀:《 Zora 創始人談 Nouns,Fork 是好事 》

建立完好的分叉機制並不意味着鼓勵分叉,也並不意味着分叉是一種必須,分叉只是一個選項,分叉機制也只是一個功能。

健康的分叉是正和的進化

分叉機制,或許是 DAO 最為獨特的功能。它允許在新的所有權下復制並創建新版本的系統。就像生物進化中的變異一樣,微小的 DNA 改變會導致新的物種產生,而舊的物種仍然存在。

NounsDAO 的分叉事件,在外網的加密圈看來是一件大事,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正是,社區正因此而重新思考和理解分叉。雖然分叉是一個很大的挑战,可能導致流動性減少、人才集中度降低,以及增加管理的復雜性。但當社區變得龐大,財富積累,分叉或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這或許也是一個 DAO 的試金石,能解決這些問題的 DAO,或許才是一個成功的實驗。

假如我們將 DAO 治理看作是為了在無數的決策中找到共識,而不僅僅是為了讓高層達成少數的決策,那么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種方式,讓大型團體在難以協調時分裂為小型、高效的子團體,同時還為彼此創造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分叉實際上是去中心化的最高形態,它將治理轉化為社交,幫助人們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團體,從而實現他們的目標。

這種治理形式的核心是鼓勵社區分享和表達其偏好:好的治理即是好的用戶體驗。通過健康的分歧,我們可以鼓勵子 DAO 的形成,進而推動生態系統的發展和成長。分叉,如同細胞分裂和生物繁殖,可以產生多樣性。

健康的分叉不僅是對技術或治理模式的改進,更是對社區文化和價值觀的細化。它允許一個大型社區細分為更小、更專注的團體,從而滿足各自獨特的需求和目標。這種細分不是零和遊戲——不是一個團體獲益,另一個團體損失。相反,它是正和的,因為每個子團體都可以根據其特定需求和目標進行創新和繁榮。

在大多數情況下,分叉的出現是由於社區在某個問題上存在分歧。大的組織難免會面臨分歧,如這些分歧不可調和,就可能導致分叉。所有能夠生存下來的組織都會有一群堅定的擁躉,只要整體共識不受損,社區就不會消亡。

但另一個角度看,分叉可以被視為社區的一種「進化」方式。就像物種通過自然選擇和變異來適應其環境,社區也可以通過分叉來適應其獨特的挑战和機遇。這種適應性確保了社區的持久性和韌性,允許它們在不斷變化的加密領域中繁榮。

在 meme 和 CC0 的時代裏,更是包含了很多隱形的分叉,一個基於核心 IP 的故事的新看法和新用例就是分叉。通過激勵任何人免費使用其 IP,更多的價值將回到核心 IP 上。通過放棄對短期收入的要求,品牌的價值或許將會更有價值。

這對 meme 和 CC0 的 IP 本身來說,依然是一種品牌建設和營銷傳播。因此分叉不只是替代原版本的零和遊戲,也可能是將價值累積回原始 IP 和品牌的正和遊戲。

subDAO 是另一種形式的分叉

Nouns 生態系統中已經存在許多的 subDAO,它們本質上是在 Nouns 生態系統中獲得資助或組織和开展工作的 DAO。Nouns Builder 是一款專門為使這種精確行為盡可能簡單而構建的工具。通過預設好拍賣的參數,如拍賣周期、起拍價等,任何人都可以發起一個 Nouns 結構的 DAO。Nouns Builder 背後的團隊是 Zora,Zora 利用自己做的這個工具建立了 Nouns BuilderDAO,Nouns BuilderDAO 從 NounsDAO 國庫中申請了 1000 ETH,再利用這筆啓動資金孵化更多極具創意的 NounishDAO,傳播 Nouns 模式。

其中典型的 subDAO 是 LilNouns。LilNouns 除了參數上的差異,其他各方面的規則與 Nouns 基本一致。LilNouns 的拍賣周期是 15 分鐘,起拍價是 0.15 ETH,LilNouns 國庫裏的票數會參與到 Nouns 每個提案的投票,通過降低參與門檻,把更多成員帶進 Nouns 生態。

相關閱讀:《 Nounish DAO:DAO、治理與文化符號的擴散 》

subDAO 更有靈活性,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龐大規模和復雜性的限制和影響,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分叉。

Maker 是最古老的 DAO 之一,MakerDAO 的年收入超過 1.42 億美元,項目支出是超過 4400 萬美元。在這種規模下,MakerDAO 也已與治理協調問題鬥爭了多年。為了解決 MakerDAO 生態系統中的治理難題,這個老牌 DeFi 項目宣布將通過 Endgame 計劃,這期間引起了包括 a16z 在內的一衆 VC 不滿,拋售了全部代幣。

除了升級品牌以外,subDAO 無疑是 Endgame 最大的特色,畢竟任何一個加密貨幣項目都無法逃避的一個問題便是——社區治理。MakerDAO 創始人 Rune 認為,要想深入治理好社區,必須要「化繁為簡」,將龐大而繁雜的系統拆分為各類子系統,而 Endgame 誕生的目標顯然就是為此而來。

MakerDAO 下有四個 subDAO,其中 Sakura DAO 在日本社區迅速崛起,Spark DAO 讓韓國社區發現自己可以在這裏建設互動。 Quant 是專注於現實世界資產(RWA)的 SubDAO ,利用技術和規模來創造價值,將 Maker 的數十億規模與代幣化資產相結合。Quant 是專注於現實世界資產(RWA)的 SubDAO,利用技術和規模來創造價值,將 Maker 的數十億規模與代幣化資產相結合。Qual 是也一個專注於 RWA 和金融的 SubDAO,但 Qual 更多的是面向中國加密社區和東南亞社區。

在與 BlockBeats 的採訪中,MakerDAO 創始人 Rune 表達過自己對 subDAO 的看法:「即使當 subDAO 還處於假設階段時,我就已經清楚地看到,subDAO 是未來的趨勢。我認為任何一個想要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有機會擴展的項目,都將採用 subDAO 模式的某種版本。如果沒有從一开始就進行分隔管理,作為一個 DAO 來說只能擴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只能變成一家公司,從而放棄整個去中心化和治理。現在我們有了進一步發展,我們已經根據市場和社區的信號塑造了 DAO。」

相關閱讀:《 專訪 MakerDAO: Solana 不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

治理战爭和套利的背後:信任危機是怎樣產生的

社區中不少人認為,NounsDAO 分叉的主要原因正是社區成員之間的信任衰減了。Noun 40 (@noun 40 __)在這個問題上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肯定的是,添加分叉機制的原因不是為了償還套利者或邀請我們不同意的人離开。添加分叉機制的原因是為了使剩下的派系能夠以更多的信任進行協調。我並不是說分叉機制一定會導致分叉。我的希望和期望是,分叉機制的存在將允許雙方從對方那裏獲得更多的真誠合作。

而類似的信任問題,並不只發生在 NounsDAO 上。

BuidlerDAO 、Paraspace:誰在控制國庫?

今年年初,BuidlerDAO 曾陷入了一場圍繞其國庫資金管理和創始團隊間的爭執的風波。BuidlerDAO 前團隊成員陳劍在其朋友圈聲稱,「創始人做了違背底线的事情」,隨後的時間內,這個聲明引起了社區的廣泛關注,甚至有創始人拿國庫炒幣的傳聞,讓 BuidlerDAO 一度陷入了公信力危機。

幾個月後,BuidlerDAO 創始人魁小拔 Niels,針對這場風波公开發文進行澄清,認為這場風波起因於他與團隊另一核心成員陳劍的矛盾。根據魁小拔 Niels 的澄清,他承認自己曾在 2022 年 12 月調整了國庫中的 15 萬 U 資產為 ETH 和 BTC,但這個操作是得到投資人的咨詢和建議,且該操作並未有任何資金流向個人錢包或交易所的跡象。鏈上數據如下: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72Dcfc6F1Aa963d01b1D48C53a1b0630EF87db28。

BuidlerDAO 事件不僅僅是兩位創始團隊成員間的矛盾,它也反映出了 DAO 治理中的透明度和自動化治理等核心議題。盡管魁小拔 Niels 已經為其行為提供了合理的解釋,因為此前國庫多籤人和規則仍未確立,BuidlerDAO 的國庫多籤錢包只有魁小拔 Niels 一人掌控,但這也讓他被落下了話柄,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 BuidlerDAO 的透明度和公信力,BuidlerDAO 也從中獲得了一個寶貴的教訓。

不僅是 BuidlerDAO,Paraspace 這個獲紅杉、 Coinbase Founders Fund 等頂流 VC 超千萬美元投資的團隊,也因資金相關問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爭權大戲」。5 月 10 日下午,數位知名 KOL 紛紛發文預警 NFT 借貸協議 Paraspace 出現問題,並建議用戶盡早撤資。該消息在 Twitter 和社區中迅速傳播發酵,引發了強烈的恐慌。Paraspace 創始人 Yubo 不僅面臨着挪用資金的指控的指控,Paraspace 內部的治理分歧也如火山般爆發。

而事件的起因是 Paraspace 曾遭到黑客攻擊而資金受損,安全公司 BlockSec 截獲的受損資金在返還 Paraspace 時,歸還資金沒有及時被完全返還協議。

針對挪用資金的指控,Yubo 在 Twitter Space 上表示,這是因為協議債務缺口是穩定幣,但 BlockSec 返還資金則是 ETH,因此決定結合市場變化情況逐步賣出並補足協議債務缺口。而以 0x 909 的开頭地址實際上是 Paraspace 的日常運營錢包,出於效率考慮確實是由其本人控制。之所以出現「挪用公款」的爭論,前提正是因為 Blocksec 將被盜資金打向了一個協議智能合約無法控制的用戶地址。但 Paraspace 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在被盜資金追回後就應該立刻決定用什么地址去接收資金、接收資金後採取什么歸還流程。而這次「撕逼大战」的主要爭論點,就是在資金的具體歸還流程上,從而產生了信任危機。

比 DAO 存在更久的套利行為

市場上的套利行為,比 DAO 組織本身的存在還要久。

回到 NounsDAO 上來,一直以來 Nouns 國庫資金的浪費問題,讓社區成員的不滿情緒已經愈加明顯。層出不窮的套利者,垃圾提案通過率高,通過的提案未能很好交付,參與者用腳投票,許多持有者都頗有微詞。NounsDAO 發起者之一 seneca 坦言道,在 NounsDAO 發展的初期,對於財政的態度確實是寬松的,這不僅浪費了嘗試許多實驗的機會,還損害了 Nouns 的網絡價值。但現在 NounsDAO 則應該改善這一方面。

Kol hype( @hype_eth )也在社交媒體揭露了 nounsbrand 如何從國庫偷走了近 400 e(約 64 萬美元):首先從國庫籌集了 355 e 开始建立品牌 nounsbrand,此後又從國庫申請籌集了 33 e 來制作帶有搖頭的盜版 LV 行李箱,然而他們從未交付任何東西。現在也刪除了他們的圖片,網站和社交網站上所有 nouns 相關的內容。

0x Bobateas 是「Nounify 紐約時裝周」(即第 129 號提案)的提議者,他也曾在一篇文章中對此事做出過更詳細的披露:與 Advsiry 團隊結識後,Advsiry 承諾提供 Advice X Nouns 出席證明徽章和 Nouns 禮物給客人,在會場貼上 Nouns 品牌,主辦一場 Nounish afterparty,在 T 臺上展示由 Keith Herron 設計的 Nouns 物件,為 Nouns 拍攝一部紀錄片,所有這些活動的報價是 33 ETH。

在利用 0x Bobateas 的關系爭取支持後, 129 提案以 59 票對 1 票通過了提案。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紐約時裝周活動期間幾乎沒有 Nouns 的存在。提案幾乎沒有被執行, 33 ETH 也沒有被退款,Nouns 社區成員之間的信任就是這樣被衰減的。自 Nouns 誕生以來,社區成員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使用國庫資金購买影響力,又如何成為公共領域文化中成為優先的決策者。提案被寬松的通過,對很多持有者來說,似乎是一個設計的瑕疵。

而在這次 Nouns 的整個分叉過程中,也是一場大型的套利者活動。

對於分叉參與者來說,可以選擇在新的 Nouns DAO 分叉中持續使用新的 NFT,或是利用「憤怒退出」機制,按比例提取其 ETH 貢獻。考慮到參與分叉可能帶來約 35 ETH 的账面價值,而當前的市場動態顯示,Noun 售價一直低於其「账面價值」,拍賣價格主要在 20-30 ETH 之間,套利者明顯在中間看到了差價的空間。

近幾個月,套利者們一直在市場低迷時積極买入 Nouns,希望在分叉後以更高的回報換取自己的 ETH。這些投票者近期以低於账面價值購买了 Nouns,並在大部分提議上持反對意見,只有在 v3 審計、核心开發基金和投票退款這幾項上持有肯定態度——這些都是直接或間接支持他們套利或節省成本的措施。

對於此類套利行為,SeeDAO 孵化器負責人 Shawn 告訴 BlockBeats:「套利這種現象其實是預料之中的,它為 DAO 組織提供了一個挑战和機會,甚至是一個對 DAO 組織的試金石。這就如同女巫攻擊一樣,我們避免不了女巫攻擊,但類似的攻擊其實是可以讓這個組織的形態它是走向完善的。重要的是,組織應認識到這些現象,並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改善。如果沒有這樣的挑战,組織可能會沾沾自喜,不再進步。」

BlockBeats 從 Nouns Protector 治理小組 了解到:純粹以套利為目的的操作只佔 Fork 原因很小的一部分。自今年 5 月至 Fork 啓動之前,可以看到 Nouner 的數量基本不再增長,而 Nouns 的拍賣還在進行中。這段時間參與拍賣「囤積」Nouns,以及 Fork 啓動前後去二級市場獲得更多 Nouns,這二者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其中有真正 long Nouns 也為 Nouns 作出貢獻的參與者。推動最終的大面積參與 Fork 不應該歸咎於個人,而是整體的自發性。

不僅要去中心化,DAO 還需要去「人治」化

在和 BlockBeats 的採訪過程中,DAO 領域的 OG 參與者 王超 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如果按此前以太坊白皮書中規定 DAO 的標准和理念來說,世界上可能還沒有真正的 DAO,因為在實際運行中仍然需要人為參與和治理。」

DAO 的理念是將某些治理過程自動化,使其無需人為幹預而持續運行。在以太坊的白皮書中,真正的 DAO 應該是完全不依賴於人為協調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即使是比特幣,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個理念,更接近 DAO 的定義,但並不完全符合。嚴格來說,盡管許多組織自稱為 DAO,但仍未達到真正的自治和自主。DAO 不僅需要去中心化,還需要去「人」化。

減少人治,走向自治

在某些 DeFi DAO 或社區 DAO 中,由於治理機制設計的缺陷或其他約束,過度的「人治」導致了不合理的決策或行動。3 月 28 日, Arbitrum 社區在 Snapshot 上發起 Arbitrum Improvement Proposal 1 (AIP-1) 提案投票,提案內容為擬引入由 ARB 持有者管理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結構 ArbitrumDAO,Arbitrum 基金會也將為 ArbitrumDAO 社區服務並受其管理。

然而投票還未結束,AIP-1 提案也尚未通過。卻被 Patrick McCorry 博客文章爆出,Arbitrum 基金會卻已經事先創建了一個地址名為「Arbitrum DAO Treasury 2 」的多重籤名錢包,收到近 7 億枚 ARB Token,且已經提前出售了 ARB Token 以換取穩定幣。社區和一些合作方對 Arbitrum 團隊和所謂的治理感到極度失望,認為 AIP-1 並不是一次真正的投票,是把 DAO 原則直接扔到窗外。在未經社區同意之時,提案內容就已被執行,這樣的投票又有何意義呢?

盡管 DAO 的理念旨在讓組織完全由代碼控制,但現實中許多 DAO,仍然有過多人為的參與和決策,而這些人為的過多參與,才是導致 DAO 產生信任危機的本質原因。

在採訪中 DAO 領域的 OG 參與者 王超 告訴 BlockBeats,從某種程度上他也贊成這個觀點,「如果 DAO 仍然需要大量的人為治理,那么它實際上可能已經偏離了真正的 DAO 的定義。當組織過於依賴人為的決策時,它更接近於一個簡單的去中心化組織,而不是一個完全自主的 DAO」他這么說道。

隨着智能合約和基礎設施的發展,DAO 正在逐漸提高其去中心化程度。例如像 NounsDAO 已經實現了通過多籤名錢包進行資金管理,同時使用智能合約自動觸發提案通過後的撥款。

但完全的鏈上治理對於許多項目仍是一大挑战。盡管基礎技術在持續完善,但許多復雜的決策和業務邏輯仍難以自動化。這意味着人的參與在很多情況下仍然是必要的,比如 DAO 在現實世界中面臨的執行風險,無論是分批撥款,還是審核任務完成度,以及最重要的執行提案,都需要人的參與。

DAO 不僅需要去中心化,還需要如何程度的去「人」化?這對所有 DAO 組織或許都是一個持續的挑战。

分叉後,我們何去何從?

新 DAO 和原 DAO,哪一個更有正統性?

在這個問題上, Nouns Protector 治理小組 告訴 BlockBeats,當前關於正統性的爭論並不重要,這個問題太早了。當前很多關於正統性的討論只是因為大家在追求實際的利益,如果我們在 2016 年討論以太坊的正統性爭論也有些荒謬。短期內,持有資金最多的一方往往有更大的話語權。但從長遠看,真正關鍵的是哪個組織能夠孕育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創新。

當然也有許多人擔心,Nouns 無限分叉的可能性。在這個問題上,BlockBeats 向 王超 了解到,從工具的角度看,Nouns 似乎容易進行分叉。但實際上認為分叉不會頻繁發生,畢竟成功維持一個活躍且具有社交共識的組織是極具挑战性的。「盡管最近的分叉引發了長時間的爭論,並暴露出一些不滿,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短暫的狀態。現在的發展趨勢我並不十分清楚,但這次的分叉很可能是個警醒,我仍然相信 Nouns 能持續健康發展。」 王超 說道。

分叉後,持有者們何去何從?在新 DAO 還是原 DAO 的選擇上,BlockBeats 發現,社區的選擇大多是忠於自己的信任。「我們信任的朋友、團隊、社區成員在哪,我們的選擇就是哪兒。」

再來看看經過許多分叉後的先例 MolochDAO,自 2019 年 3 月上线以來,MolochDAO 已被分叉成了多個不同目標的 DAO,例如 MetaCartel Ventures 和 Marketing DAO。雖然除了 Tornado.cash 之外,MolochDAO 沒投出太多知名項目,但如今根據 MolochDAO 分叉出的 DAO 可謂是多姿多彩。

NounsDAO 的分叉方案,在其他 DAO 組織的治理中也引起了不少注意,成了其他 DAO 的參考藍本。比如 FloorDAO 的成員也在社區提出了一項提案,通過分叉 DAO「FloorkDAO」為代幣持有者實施憤怒退出機制。

完全自治與去中心化是否不過是烏托邦的幻影?在這個被「代碼即法律」定義的加密新世界,人的主觀意志是否還會扮演重要角色?NounsDAO 的分叉事件,也讓許多治理從業者和加密社區都开始重新審視 DAO 的意義與前景。

也許眼下 DAO 難以完全擺脫人的影響,自治的道路崎嶇曲折。但隨着 AI 工具和加密行業基礎設施的進展,對於那些理想主義者來說,DAO 的未來一定不僅僅只是一個大型實驗。

本文特別致謝: Nouns Protector 治理小組 、 DAO 領域 OG 參與者王超 、 SeeDAO 孵化器負責人 Shawn 。

參考內容:

1.《 S 1 E 10 |VENTUREDAO 前傳:無名之輩的狂妄提議,終成行業基石|DAO 特輯 》

2.《 Keeping up with the Nouns 》

3.《 Introducing Nouns Fork: A Last-Resort Minority Protection Mechanism

4.《 Thinking About Rage Quit 》

5.《 Fork 是好事:這是一個新功能,不是 bug 》

6.《 跨社區分享-當優雅的 NounsDAO 遇上治理攻擊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文章

解析 DePIN 競爭格局:頭部項目佔領八成市場但收入甚微,資本入局潮來襲

撰文:Nancy,PANews 作為加密走向主流的重要推手之一,DePIN 生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

PANews
1 4分鐘前

Matrixport投研:美國進入貨幣寬松政策通道,市場波動性或將進一步增強

9 月 19 日凌晨 2: 00 ,美聯儲宣布降息 50 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 5.25...

星球日報
1 4分鐘前

現在還有人看漲以太坊嗎?

以太坊的市場情緒,已經是今年的第四次轉向極度看跌了。 大家逐漸意識到,“超聲波貨幣”的概念已經不再...

星球日報
1 4分鐘前

新加坡再聚,一文速覽Token2049精彩觀點

今年的Token2049,熱鬧非凡,新加坡,也再度成為Web3聖地。 在一年前,關於新加坡與香港的...

陀螺財經
1 4分鐘前

SignalPlus波動率專欄(20240920):ETH站起來了

FOMC 決議降息後的第二天,日本央行宣布維持利率政策不變,BTC 繼續攀升至 63000 上方,...

星球日報
0 4分鐘前

套利交易,加密市場繁榮的隱形推手

要點總結: 金融和加密貨幣中的套利交易:套利交易是指借入低利率貨幣來投資高收益資產。這種策略在傳統...

星球日報
1 4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