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2023-03-11 15:03:42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一個小小“攤位”,蕴含着消費活力與創富動力。

西周《周禮》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地攤。這種經濟形式,在農耕社會裏幾經浮沉,於北宋迎來了黃金時期,《清明上河圖》中那些挑擔的小販、牽着牛趕着驢騾的農夫、雜耍的、賣藝的、悠闲趕集的各色人物,就是最好的佐證。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清明上河圖》局部畫卷 北宋 張擇端

市井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管子·小匡》:“處商必就市井”,意思是有商販經營的地方就是市井;而幾乎歷朝歷代,都有相關史料證明着“攤販”是各地主要的經商形式。這兩個詞誕生於民間,也在民間流傳至今,因此一提到“市井”,大多數人就會聯想到“地攤”。

中國人對地攤上的煙火氣,有着最天然的向往。改革开放以後,做买賣不再被視為“投機倒把”,此前幾乎已經絕跡的小商小販或走街串巷,或練攤賣貨,重新出現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義烏就是這一波地攤經濟的先行者。在那個年代,前赴後繼的義烏商人,帶着一盤貨走南闖北,把“攤販”這種貿易活動發揚光大,推動了全國的商貿大流通。

最近二十年間,擺地攤幾經浮沉,在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中曾一度被“邊緣化”,終於在2020迎來了“春天”:中央文明辦明確將“馬路市場”從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指標中剔除。隨着政策松綁,長春、成都、懷化、許昌等地陸續重啓了這項夜間經濟活動;而在去年,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諸多一线城市也逐漸松开了對市井攤販的限制。

“寬街無鬧市,窄巷存旺鋪”,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縮影。

 

用市井的煙火,“重燃”消費

3月2日晚,夕陽的余暉尚在,義烏賓王市場已經开始躁動起來。

一輛停在地攤攤位許久的勞斯萊斯有了動靜。車主下車後,打开後備箱,裏面裝滿了琳琅滿目的小飾品,幾秒鐘就切換到了賣貨模式,把接地氣和高大上的反差演繹到了極致。粗粗望去,這樣的“豪車攤位”竟然不在少數。

整個夜市裏,最火爆的區域就是日用百貨用品區,這裏遍布着經營攤位,一眼望不到盡頭。人流往來中,一個攤位前擠滿了顧客,其中還有不少是外國人。撥开人群,發現被大家哄搶的是外賣中經常附贈的“易拉罐溼紙巾”。

一會兒的功夫,溼巾就兜售一空,老板娘黃惠芳擦着額頭上的汗,笑着表示,樣品帶得太少了。“我有次外出旅遊看到類似產品,覺得很新奇,就回來自己改良。經過幾年的不斷優化,豐富創意,現在每年可以完成500多萬元的內外貿銷售額。聽說小商品城辦了採購節活動,立馬就來了,我剛到這一會兒,就有很多採購商過來咨詢。”

她對鯨商談到,一個易拉罐溼紙巾批發價不足2元,但出口後在國外商超會賣到2美元左右,如今通過Chinagoods,她還為全世界的小微攤販、社群團長、電商機構供貨,一直供不應求。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市井好貨節开幕首日,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除了正在舉辦“市井好貨節”的賓王市場,這幅“千燈夜市喧”的畫卷,正在全國多地同步上演着。市井攤販是城市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也有“先有市,再有城”的說法。這些大大小小的“地攤”上,你幾乎可以找到所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盡管類別不同,但它們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平價”。

平價經濟,並不是新物種。被稱為“10元店”的名創優品,就是非常典型的平價品牌,在名創優品之前,創始人葉國富還有一個得意之作,就是曾火遍大江南北的“2元店”哎呀呀。2009年時,哎呀呀門店數量達到了2000多家,零售額高達12億。

金融危機過後的2009年,催生出了隨處可見的“全場2元”;而疫情過後全面放开的2023年,同樣孕育出了平價的“市井消費”。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背後折射的規律,可以看作特定經濟周期下的“平價產品偏好趨勢”,又稱“口紅效應”。

這種規律由來已久,曾伴隨着經濟波動,頻繁出現在歐美日韓等國家。背後的原理在於,當消費者預期趨於理性時,會減少大額开支;但他們的消費欲望並沒有消失,而是通過平價非必需品釋放出來,來滿足心理層面的快樂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過,地攤經濟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因為當下的環境更為復雜。隨着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正在推動“制造業回流”和“供應鏈外遷”,對外貿造成了不小衝擊。最近有很多視頻顯示,在上海港、寧波港、天津港等重要港口,停放了海量空置集裝箱。

商務部在2月初就對此有過解釋,“我們現在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從前兩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外需不足、訂單下降。”在出口顯露出疲軟時,由消費帶來的內循環就對恢復經濟增長顯得至關重要。

今年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關於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都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是繼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國家第二次確保消費的“優先地位”。

之所以被反復強調,是因為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架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裏,消費已經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根據統計局披露的數據,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GDP貢獻,從2008年的44%,逐步提升到2021年的65.4%。

消費的擴大,來源於居民收入的提升。擺地攤,一方面能夠釋放老百姓的“理性”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成本較低的創業形式,也能夠緩解就業壓力、提升居民收入,這些都是內循環鏈路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正在義烏舉行的“2023市井好貨節”,也是通過平凡的市井煙火氣,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行動。

可以說,由一盤貨所組成的市井經濟,是由當下國內外雙方因素共同催化,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但“重新歸來”的地攤,也在迎合時代的變革,穿上了數字化的“外衣”,把這盤貨擺到了Chinagoods小商品城APP、百度愛採購、阿裏1688等各種平臺上。現在,這種线上地攤有個時髦的名字,叫做“雲攤”。

從地攤到雲攤,盡管銷售場景變了,“平價”的特性卻沒變,因為這市井好貨,都是從義烏這個供給“源頭”走出去的。

 

從地攤到“世界超市”,一盤貨編織出“創業夢”

“雞毛鴨毛換糖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發展歷史陳列館裏,有一個碩大的撥浪鼓;對於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義烏人來說,兒時最盼望聽到的就是貨郎擔“咚咚”的撥浪鼓聲。久遠的童年記憶裏,這些挑貨郎肩上挑的扁擔如同一個百寶箱,用雞毛鴨毛就可以換取糖塊、玩具等。

義烏“雞毛換糖”的行商風俗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新中國成立後,義烏一直是普世意義上的“貧困縣”,不僅地少人多、不宜農耕,交通也不夠便利,既不靠海,也不靠邊。

在這樣的條件下,“人”永遠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或許是“窮則求變”,上世紀70年代起,不少農民由“雞毛換糖”起步,开始沿街擺攤;1982年,隨着改革开放帶來的破冰,“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義烏在縣委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开創性地提出了“興商建縣”的發展战略,建立了最早的小商交易流通市場。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第一個小百貨市場,稠城鎮湖門 1983年金福根 攝

作為最後一代“挑貨郎”,義烏的“吸管大王”樓仲平見證了整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成型與發展。80年代,他拖着20個麻袋,擠上綠皮火車,把義烏的商品輾轉賣到了烏魯木齊、喀什、柳州、南寧、北海等大半個中國。在這些地方,他帶着“流動攤位”,沿街叫賣小商品,賣完以後,又將當地的商品扛回義烏銷售,如此往返於義烏與株洲之間。

“我們當時整個村有三分之一都這樣出去跑貨,有點像後來說的‘專業村’。”樓仲平回憶道。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許多像樓仲平一樣敢闖敢拼的義烏商人,用“串貨”、“擺攤”的方式,把來自義烏的小商品輸送到了全國,形成了最初的產業集群效應。

到了90年代,盡管小商品市場經過飛速發展,开始出現了“前店後廠”和“專業村”的現象,但擺攤依舊是當時創業的主要形式,因為成本低,只要勤奮,就能賺到錢。這一時期,馬雲、宗慶後、鐘睒睒等未來首富都有過從義烏進貨、回去擺地攤的經歷。

賣襪子起家的樓國英從1997年开始擺攤,夫妻二人晚上收攤以後一起去廠家拿貨,第二天在市場上出攤賣貨。“我當時懷着孕,但很有幹勁,第一年就存了幾萬塊錢。”從拿“一點貨”,逐漸發展到小量批發,再到現在,她的“親霞”牌褲襪,已經發展成為網絡爆款的專供貨源。

鯨商走訪義烏商家過程中,發現幾乎所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开始行商的人,都是從“擺地攤”起家的,正因如此,義烏的商邦圈子裏一直流淌着濃鬱的“地攤基調”,隨之延續下來的還有“薄利多銷”這一行商基因。

1998年,義烏迎來了走向世界的契機,小商品城成了浙江省首批獲得進出口權的專業市場,小商品進出口貿易开始野蠻增長。隨着產業帶集群效應進一步放大,義烏市場呈現出“前店後倉”“前店後坊”“前店後廠”的主流特徵。成本的下降,讓原本就奉行“薄利多銷”的義烏商品,更加具有價格優勢。

21世紀初,中國加入WTO,義烏市場抓准了這一時機,在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設立辦事處,為義烏商品搭建對外橋梁,吸引更多外國客戶來義烏。借助“內外貿雙循環”的契機,義烏完成從“馬路市場”往“世界超市”的蛻變。

在此期間,互聯網浪潮席卷而至,電商時代來臨,義烏的一盤平價貨品,也被無數商家從线下“擺”到了线上,逐漸衍生出了“雲攤”、直播等多種業態;而從義烏小商品中生長出來的平價消費市場,正在成為當下各大平臺的“必爭之地”。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網紅直播,淘寶村青巖劉 2020年金福根 攝

拼多多靠“平價”,不到五年時間就躋身電商的第一梯隊;下沉市場崛起的快手,兩年前就瞄准了“新市井電商”;今年,阿裏把價格力列為了內部的五大战略之一,京東也馬上要在三八婦女節上线“百億補貼”頻道;鯨商還得到了獨家消息稱,抖音電商即將改版,對標拼多多爭奪平價市場,一位抖音商家側面證實了這個消息:“小二的考核從GMV變成了訂單量”。

從沿街叫賣的貨郎擔到勇於开拓的經營戶,從零散小商品到“一盤好貨”,從“雞毛換糖”到國際商貿城,義烏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在金融危機、疫情等特定時期下,義烏的商人也不可避免地經歷着陣痛和焦慮,但最終他們還是扛住了壓力,建設起了更好的義烏。這背後,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抵抗風險的“韌性”。

 

“一盤平價好貨”,獨具“韌性”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風險投資家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到:平常心擁抱變化,面對風險波動,要有復原力和強韌性,並在不確定中,尋找到確定性,利用自己最擅長的優勢,發揮其“凸性效應”。

貨品和供應鏈的升級,是義烏“韌性”最外化的體現。隨着消費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零售消費回歸產品本質,對供應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着義烏加快了“一盤好貨”的升級。

早在2016年,義烏小商品市場就發出了構建“義烏好貨”聯盟的倡議,鼓勵外貿升級,也就是鼓勵貨的供應鏈升級,淘汰掉了一大批品控不穩定的小作坊,逐漸把義烏的“一盤貨”,升級為“一盤平價好貨”,並在今年首次舉辦了“市井好貨節”。

據悉,義烏市井好貨採購節將持續到4月份,參與的商家平均三天一輪換,每天展示的貨都是不一樣的。40多天的活動,會有超過500個商家,幾萬個商品通過本次市井好貨採購節展示給採購商和消費者。這一舉措,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攤主”採購商前來選品進貨。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來自杭州的MCN機構選品負責人馬先生就是慕名而來的採購商之一,他深耕選品數年,對義烏十分熟悉,“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市井貨源地’,也曾頻頻創造‘驚爆商品’、‘高性價比貨源’。如今隨着市場變革與消費需求升級,義烏市場正在向着精細化產業鏈轉變,成為創意尖貨誕生的土壤,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盤好貨。”

打造“平價好貨”,供應鏈的改造只是其中一環;這盤貨的“韌性”,同樣離不开產業帶集約化帶來的降本增效,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頭部效應”帶來的物流成本。

溫州商人沈東青在義烏經營汽車配件生意,他17歲就離家闖蕩,最後選擇落腳義烏。對義烏物流成本的優勢,沈東青深有體會。“我從廣州發貨到義烏,公路運輸一立方米成本需要70元,而從廣州發到溫州,大概是120元。”

鯨商走訪商家的過程中了解到,在義烏,單個快遞的郵寄費用不足2元,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能做到這個價格,這也使得很多電商平臺都把一件代發的雲倉放在義烏。物流成本的優勢,也使得諸多義烏商家能夠在重大事件過後,迅速恢復生機。


      市井消費  盡顯中國經濟“韌勁” 

公路物流,義烏江東聯托運市場,2019年金福根 攝

 

物流的優勢,令許多像沈東青一樣的生意人落腳到義烏,極大地豐富了平價商品的供給,逐漸成為“市井小商品貨源地”;而這帶來的結果,是吸引了更多採購商來批發商品,畢竟在這裏“貨比三家”時,更加高效。就這樣,一環扣一環,義烏的商業“飛輪”逐漸轉動起來。

一盤平價好貨的韌性,還得益於義烏用“多條腿”走路。一方面,商城集團積極推動线上线下融合,將6.5萬商家搬上了義烏小商品官網“Chinagoods”,截至2022年底,平臺累計GMV超500億。

另一方面,為滿足商家的出口需求,集團把自己轉型為國際貿易的服務集成商,2020年上线Chinagoods數字貿易平臺,整合了线下商戶供應鏈資源,為跨境客戶提供國際倉儲、物流、支付、訂艙等貿易服務。

在“走出去”的同時,義烏也在通過引進更多進口商品,為一盤市井好貨進行品質升級。官方消息稱,即日起开始到3月18日,義烏市文旅局和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攜手,打造市井好貨節之“進口商品消費專場”,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日用百貨,紅酒零食,工藝品等商品,將在國家商貿城五區進口館進行特賣。

隨着线上线下、內貿外貿一盤貨的打通,義烏的背後,編織着一張大網:這張網由國內210多萬家中小企業、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通路交織而成,不僅滋養着義烏的生命力,也令這個城市在面對經濟波動時,能夠從容應對。

換個角度來看,義烏一直在改變,但營商環境卻是四十年如一日地未曾改變,這背後折射的是當地政府對於“興商建市”的全力以赴。籌資建設、擴張初期的小商品市場;對市場進行“劃行歸市”;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剝離出來,為商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整頓市場環境;編制“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使之成為小商品價格的風向標和大市場行情的晴雨表;肅清市場環境,打擊假冒僞劣......每一個關鍵動作背後,都離不开政府這只無形的“手”。

基於以上,鯨商認為,義烏最大的確定性,來自於政府塑造的營商環境、不斷升級的產品和供應鏈體系、以物流為代表的產業鏈集群化所帶來的降本增效。而這幾方面,也恰恰是誕生於義烏的市井經濟的“韌性”所在。

事實上,義烏沒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無論當地政府還是小商品城,都始終帶着“危機意識”謀變。當下,盡管疫情已經全面放开,但面對俄烏地緣政治衝突、中美脫鉤、供應鏈向東南亞轉移等因素波動,身處全球化大潮中的義烏仍舊難以獨善其身。隨着產業互聯網的加速滲透,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義烏,正在內循環中,展現着復原力和強韌性。

而點燃內循環發動機的,正是義烏的一盤“平價好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文章

Layer2 格局劇變:Base 生態有哪些關鍵亮點?

在激烈競爭的 L2 賽道中,原本穩坐釣魚臺的 Arbitrum 和 Optimism 似乎面臨着前...

加密泡泡啊
71 1個月前

XRP 漲至 7.5 美元?分析師告訴 XRP 大軍為純粹的煙火做好准備!

加密貨幣分析師 EGRAG 表示,XRP 即將迎來關鍵時刻,價格可能大幅上漲,這取決於能否突破關鍵...

加密泡泡啊
73 1個月前

以太坊ETF通過後 將推動山寨幣和整個加密生態大爆發

比特幣ETF通過後市場動蕩,以太坊ETF交易前景分析 比特幣ETF通過後,市場出現了先跌後漲的走勢...

加密泡泡啊
78 1個月前

ZRO為啥這么能漲?

ZRO概述 ZRO代幣,全稱為LayerZero,是LayerZero協議的本地代幣,旨在作為治理...

加密泡泡啊
66 1個月前

今晚ETH迎來暴漲時代 op、arb、metis等以太坊二層項目能否跑出百倍幣?

北京時間7月23日晚上美股开盤後 ETH 的ETF开始交易。ETH的裏程碑啊,新的時代开啓。突破前...

BNBCCC
75 1個月前

Mt Gox 轉移 28 億美元比特幣 加密貨幣下跌 ETH ETF 提前發行

2014 年倒閉的臭名昭著的比特幣交易所 Mt Gox 已向債權人轉移了大量比特幣 (BTC),作...

加密圈探長
71 1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