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less:300 億 BTC 沉睡 DeFi 門外,鏈上發展是否成破局關鍵?

2025-04-15 00:04:04

 

盡管穩坐加密貨幣市值榜首,但比特幣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的參與度相對較低,這一現象正引發一場關於其未來角色的深刻探討。

十多年來,比特幣一直是加密生態系統的基石——因其去中心化、抗審查性和可證明的稀缺性而備受贊譽。然而,盡管比特幣市值佔據主導地位且近期再次受到追捧,但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與加密領域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DeFi –格格不入。

根據 Bitcoin Layers 的數據,僅約 300 億美元的比特幣(僅佔其總供應量的 1.875%)被用於 DeFi。相比之下,以太坊在 DeFi 中鎖定了約 500 億美元的 ETH,約佔其供應量的 23%。

這種差距凸顯了當今比特幣敘事中的一個核心矛盾:雖然 BTC 持有巨大的價值,但相對較少的 BTC 被積極地在鏈上利用以提供收益機會。這種差距正在推動一波圍繞包裝、質押和其他將比特幣引入 DeFi 經濟的方法的創新,從而解鎖使 BTC 成為富有成效的資本資產的方式。

以太坊的 DeFi 生態系統已經湧現出用於借貸、質押和交易的工具。相比之下,原生比特幣仍然難以有效地使用,特別是對於新用戶而言。交易時間緩慢,費用可變且通常很高,而且比特幣的架構缺乏為基於以太坊的應用程序提供支持的可編程性。

隨着更廣泛的加密貨幣領域走向成熟,這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比特幣能否有意義地參與鏈上經濟?如果是這樣,我們如何在不強迫普通 BTC 持有者經歷一系列橋梁、包裝代幣和不熟悉的應用程序的情況下,讓他們加入進來?

比特幣的底層架構並未針對當今智能合約的高度可編程性進行優化。其通過工作量證明(PoW)機制優先保障安全性與去中心化,而非追求復雜的邏輯表達——這一設計選擇使其成為可靠的價值存儲工具,卻也導致其在智能合約及復雜 DeFi 應用中的適應性受限。正因如此,原生比特幣難以融入以太坊、Solana 等公鏈上蓬勃發展的可組合金融生態。

過去我們看到了一些變通方法:

· 包裝比特幣: 用戶將 BTC 轉換為 ERC-20 代幣以訪問基於以太坊的 DeFi。這引入了托管風險,因為代幣流動性可能不透明,並且不總是由第三方托管人以 1:1 的比例進行 BTC 支持。

· 橋接協議: 跨鏈平臺允許 BTC 轉移到其他生態系統中。但是,手動橋接增加了摩擦、復雜性和風險——特別是對於非技術用戶而言。

· 托管平臺: 像 Coinbase 這樣的中心化服務提供 BTC 收益,但要求用戶放棄托管,並且通常以積分、穩定幣或專有代幣而不是 BTC 支付回報。

每種選擇都伴隨着挑战比特幣核心理念的權衡:安全性、簡單性和用戶主權。

對於那些對利用其資產做更多事情(賺取收益、參與鏈上治理或嘗試 DeFi)感到好奇的比特幣持有者而言,入門途徑仍然分散、不直觀且常常令人望而生畏。雖然基礎設施已經成熟,但用戶體驗仍然滯後,而競爭對手不僅是其他區塊鏈,還有 TradFi。

這種摩擦造成了一個主要的入門壁壘。大多數用戶並不想成為 DeFi 的高級用戶——他們想要簡單、安全地增加淨資產和 BTC 持有量,而無需像最近通過經紀商、ETF 和像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 這樣的產品進行大量鏈下購买的比特幣买家那樣,在應用程序、橋梁和協議的迷宮中穿梭。

為了將下一波用戶從簡單的鏈下持有者轉變為鏈上用戶,工具需要消除這種復雜性,同時不犧牲控制權、自我托管或透明度。這就是新興協議和現代錢包體驗开始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提供用戶友好的 DeFi 基礎功能訪問,同時保持比特幣的核心理念不變。

更好的用戶體驗不僅僅是錦上添花,它是比特幣採用下一階段的關鍵基礎設施。

許多新興的解決方案旨在使比特幣在 DeFi 中更易於使用——每種方案都有不同的權衡:

像 Babylon 和 Lombard 這樣的平臺現在通過積分或獎勵代幣提供與比特幣相關的收益計劃,通常通過質押/再質押來實現,這些代幣通常可以兌換為福利或未來的空投。這些系統對早期採用者和追逐空投以及特定於平臺的代幣經濟學的加密原生用戶具有吸引力。這些產品通常包括將 BTC 轉換為包裝的 BTC 標准,然後將資產鎖定在各種計劃/產品中以賺取可變收益。對於精明的鏈上交易者來說,可以獲得高收益,但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如何使用加密貨幣,以及手動橋接、包裝和存入資金。

優點:

· 廣泛的收益機會

· 通常是自我托管

缺點:

· 獎勵不是以 BTC 支付

· 通常需要鎖定期

· 獎勵的長期價值不確定

像閃電網絡、Rootstock(RSK)、Alkanes 和像 Botanix 和 Starknet 這樣新興的 Layer 2 等發展正在為比特幣帶來新的功能、可編程性和速度。這些創新實現了像快速支付、NFT 和類似智能合約行為的用例。因此,用戶現在可以使用他們的 BTC 訪問廣泛的 DeFi 機會——例如通過鎖定資金來保護網絡、參與做市、借貸或轉換資產以支持各種協議上的包裝 BTC 標准。隨着越來越多的團隊構建這些網絡,基於比特幣的收益機會的生態系統將繼續擴大。

優點:

· 擴展比特幣的用例

· 與比特幣的架構保持一致

· 鏈上賺取收益的廣泛選擇

缺點:

· 仍然相對早期且分散

· 需要中級到高級理解才能利用

· 需要大量的开發者資源來構建大部分已經存在於其他智能合約鏈上的實用性

像 Braavos 這樣的錢包提供了一些功能,使用戶無需手動包裝他們的比特幣或放棄托管即可賺取原生 BTC 收益。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他們的錢包投資 BTC,而無需處理通常的橋接或使用外部應用程序的障礙。復雜的步驟——例如存款、包裝和橋接——都在後臺無縫處理,BTC 被部署到特定的 DeFi 策略中。這種用戶友好的方法旨在使每個人都可以獲得 BTC 收益,無論其技術背景或加密貨幣經驗如何。

優點:

· 收益以 BTC 支付(而不是積分或代理代幣)

· 無需手動橋接或第三方托管

· 默認情況下是自我托管

· 對初學者友好

缺點:

· 依賴於轉換為包裝的 BTC

· 需要對橋接機制和收益協議基礎設施有一定的信任

· 更大的圖景:比特幣在鏈上不斷演變的角色

比特幣的敘事長期以來一直圍繞着「價值儲存」——它可靠地履行了這一角色。但是,隨着鏈上經濟的發展,比特幣融入這種新興金融堆棧並兌現其作為可靠支付基礎設施的承諾的壓力越來越大。

為了在不犧牲去中心化或用戶信任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新的基礎設施必須使這些機會易於獲得,而無需技術專長或放棄比特幣的核心原則。

這意味着:

· 收益應優先以 BTC 支付,而不是衍生資產

· 托管必須保留給用戶

· 復雜性必須被抽象出來,而不是轉移給用戶

像 Braavos、Lombard、Babylon 和本文中提到的其他產品都是如何實現這些想法的例子。無論是通過質押讓用戶獲得收益,還是通過直接將比特幣支持嵌入自我托管選項中並自動化其背後的復雜性,它們都使比特幣持有者更容易獲得 DeFi,而無需他們完全離开比特幣生態系統。

比特幣向鏈上經濟的過渡不會一蹴而就——而且也不應該如此。謹慎、簡單和自我主權是比特幣核心理念的基礎。但是,隨着更多尊重這些價值觀並提供新功能的工具出現,BTC 在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經濟中的作用正在不斷演變。

現在的挑战是構建开放、安全且最重要的是——可訪問的系統。如果接下來的十億用戶將通過比特幣加入,他們將需要滿足他們現有需求並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所接受的體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評論

推薦文章

BTC 重回 94000,但一級投資者的春天回不來

撰文:深潮 TechFlow 4 月 23 日,隨着特朗普宣布降低對中國的關稅,這一消息又重燃了市...

深潮TechFlow
4 2小時前

BTC重回9萬4,但VC卻高興不起來

4 月 23 日,隨着特朗普宣布降低對中國的關稅,這一消息又重燃了市場情緒。 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信...

3 2小時前

Gate.io 鏈上賺幣:BTC 挖礦新品上线,Web3 錢包任務助力收益升級

2025 年 4 月 22 日,Gate.io 鏈上賺幣正式推出 BTC 挖礦產品 ,基礎年化收益...

4 2小時前

SOL 重回 150 美元,Upexi 化身 “Solana 版微策略”,無限增長要开始了?

隨着特朗普宣布將下調對中國的關稅,全球市場情緒迅速回暖。比特幣強勢突破 94,000 美元,Sol...

4 2小時前

4 Alpha宏觀周報:軟硬撕裂、關稅反復:衰退前夜?市場困局何在?

4 Alpha 核心觀點 一、核心判斷:市場進入“預期失序”階段 1、 政策路徑非线性: 特朗普政...

星球日報
4 2小時前

Binance Wallet IDO項目生存報告

一、背景:我們正處在什么樣的市場周期中? 從過往幾個月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市場投資偏好的演變過程:...

星球日報
3 2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