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Wintermute支持的QuoteChain:AI+SocialFi 賽道的一場社會實驗
作者:FlowHarbour
起初我注意到 QuoteChain,是因為 Wintermute 的創始人 @EvgenyGaevoy 在 X 上互動了一條 QuoteChain的內容。主攻二級市場的頭部做市商,公开參與一個比較早期的AI+SocialFi項目,這引發了我的好奇。
順着找去,發現這個項目的確有點意思。
QuoteChain把「回復」做成鏈上交易,將「被引用」變成寫入區塊的行為——每輪只有一條能被 AI 選中,進入下一個區塊,獲得原生代幣 QT 獎勵。這不是內容創作,這是鏈上表達經濟。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零成本的高性價比參與實驗:
- 不用錢包、不用交 gas,不需要去 Mint 某個 NFT;
- 只要你账號滿足基本條件(驗證、粉絲數、90 天),你就能發言;
- 被 AI quote,就能獲得代幣;
- QT 當前總量固定,前期代幣獎勵豐厚,現在參與剛好處在「回報最大 + 參與門檻最低」的窗口。
這是一場文字遊戲,也可能是一次價值發掘。
QuoteChain 是什么?
QuoteChain 是一個建立在 X(原 Twitter)之上的 AI 驅動的「內容 L2 協議」,它將社交平臺中的「回復」定義為一種可共識、可記憶、可激勵的鏈上交易單元。
簡而言之,QuoteChain 的運行方式如下:
- 每一個「區塊周期」由官方账號 @QuoteChain_AI 發出一條引用推文;
- 所有注冊用戶可在該推文下發布任意內容的回復;
- AI 會從中挑選出最有「memetic value」(模因價值)或表達力的內容;
- 被選中的回復將成為下一輪的「Quote」,並獲得平臺原生代幣 QT(Quote Token)作為獎勵;
- 被引用即「上鏈」,意味着這條回復進入了鏈式表達歷史結構中。
通過這套機制,QuoteChain 將「表達」與「共識」綁定起來,使鏈上內容不再只是副產品,而是主角本身。
協議機制:「Quote即區塊」,「Reply即交易」
在 QuoteChain 的結構中,每一條被引用的內容都可視作一個新「區塊」的起點,所有對其的回復即組成當前區塊的「交易池」。AI 相當於唯一的排序器(Sequencer),評估並排序這些交易(即回復)。
這一機制顛覆了傳統區塊鏈的結構邏輯:
- 無需 Gas:回復是零成本行為;
- 無需账戶余額門檻:表達力本身就是唯一「入場券」;
- 不以手續費優先排序,而以內容質量入選;
- 最終被引用的回復即「寫入區塊」,擁有鏈上記憶屬性。
如果說傳統區塊鏈記錄的是「狀態轉移」,QuoteChain 記錄的則是「觀點演化」。
如何參與 QuoteChain
為確保內容質量,QuoteChain 對參與者設有基礎要求,官方稱其為「精挑細選的表達共識層」:
- 一個已驗證的 X(Twitter)账戶
- 至少 50 名關注者
- 账戶注冊時間超過 90 天
滿足條件後即可在 QuoteChain 當前區塊推文下回復,爭取被 AI 選中進入下一個區塊,獲取 Quote Token(QT)獎勵。
小貼士:多與已被引用的推文互動,保持表達銳度、觀點鮮明,QuoteChain 正在觀察。並不是每一條回復都會被記住,但每一條都有機會推動鏈上文化共識。
共識機制:從算力競爭到表達競爭
QuoteChain 將自己定義為「Proof of Quote」(PoQ)共識鏈,其核心不再是算力、質押金額或排序費用,而是表達的「傳播潛力」與「認知深度」。
該機制由 AI 執行,但未來可能引入多模型協作、社區共識輔助選擇,提升公平性與多樣性。
QuoteChain 不是一個內容平臺,而是一個圍繞語言、傳播、記憶與價值進行構建的協議。
激勵體系:表達即挖礦,Quote即收益
平臺原生代幣 QT(Quote Token)目前總供應量為 10 億枚,前 6 個月將分發 50%,採用類似比特幣的「快速前期釋放 + 長期通縮」模式。
- 每個區塊中,被引用者可獲得主要獎勵;
- 前 N 名高質量回復者也可獲得小額獎勵;
- 模型作為排序器,也可獲得部分獎勵;
- 被刪除的回復將喪失獎勵權利,確保鏈上內容的持久性。
在 QuoteChain 的語境中,表達不僅是創作,更是一種「認知挖礦」行為。
QuoteChain 的潛在意義:表達的協議化
- QuoteChain 的出現,是對 Web3 中「內容權屬」討論的進一步延伸。它所探索的問題包括:
- 內容共識是否可以結構化?
- 語言是否能像交易一樣被上鏈記憶?
- 表達是否也值得構建基礎設施支持?
在當前內容泛濫、平臺算法主導的時代,QuoteChain 提出一個更具原教旨意味的鏈上實驗命題:
如果語言是構建文明的基本單元,我們是否應該為它設計區塊?
在它構建的世界中,被引用不再是社交認同,而是一種鏈上認可;被記住不再依賴於平臺算法,而依賴於協議層共識。
總結
QuoteChain 是一次技術與文化維度的雙重實驗:
- 技術上,它嘗試用最小結構模擬最原始共識——語言;
- 文化上,它為鏈上文明提供一條可能的表達記錄機制。
如果它成功,我們將第一次看到:表達作為交易單元,被記憶、被引用、被激勵
如果它失敗,至少它提出了一個值得反復回望的問題:在鏈的世界裏,語言是否也配得上一個區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