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新互聯網社交網絡

2023-06-19 00:06:28

原文作者:JOEL JOHN

原文編譯:Block unicorn

今天的通訊由 Siddharth 共同撰寫,諷刺的是,他正在社交網絡之外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某個地方享受着美好旅程。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我們一直在集思廣益,討論互聯網的現狀以及web3原語在未來是否會發揮作用。這篇文章不是關於市場概況的詳細分析,幾乎沒有提到任何代幣,也絕對不是去中心化和互聯網的最佳案例。

相反,它探討了社交網絡今天出現的動機和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我詳細解釋了我們如何通過區塊鏈所賦予的基礎設施,為互聯網和其中的創作者構建一個新的愿景。

在 2020 年,當全球爆發疫情封鎖時,我开始在 Clubhouse 上花費大量時間。我每天早上花一個小時談論加密貨幣行業的動態,吸引了一大批聽衆。當時每個人都在遠程工作,人們被困在家裏,就像如今的人工智能、去中心化金融和非同質化代幣一樣,Clubhouse 成為熱門話題。然而,Clubhouse 的價值從 34 億美元迅速下滑,如今已經成為人們不再談論的應用程序。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新鮮感逐漸消退。人們沒有時間一直在线上參與對話。或者他們在現實中有更好的對話機會。有人可能會認為 Twitter Spaces 只是為許多用戶復制了 Clubhouse 的功能。但回顧過去,對於任何在线建立受衆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寶貴的教訓。

你的社交網絡鏈接的好壞決定了你的表現,而你的社交網絡只有在能夠維系和推進的情況下才有價值。這就是城市(比如紐約市)和遊戲社區之間的區別,遊戲社區中社交網絡消失的可能性非常真實。與我們在线上形成的社交網絡相比,物理上的社交網絡更加持久。

調查社交關系網絡

在社交網絡如 Clubhouse 出現之前,電話操作員們早在一百年前就意識到了社交關系網絡的挑战。在電話的初期發展階段,社區中的獨立電話操作員常常將電話與揚聲器連接起來進行通信。類似於後來的播客,人們可以通過電話實時廣播信息,讓村莊之間進行交流,可以將其想象為一種原始的廣播形式。

早在 1922 年,就有反對收音機廣告的運動

隨着 AT&T 和貝爾等大 型企業接管了美國的電話线路,這些較小的電話網絡和它們的原始播客消失了,因為運營私人的、小衆的電話網絡變得不再可持續。這是我們將在本文中多次見到的一個情節,我們將穿越多個社交網絡的興起和最終消亡。

新網絡的出現,無論是鐵路、電話還是互聯網,以及新的通信媒介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开啓了全新的協作方式,啓蒙時代和阿拉伯之春都得益於那些找到了新的表達方式來推動人類的進步。但正如我們所見,新的通信形式並不會一夜之間建立起來。

它們經歷了演變和變異的過程,直到對這些平臺上的可接受行為進行定義。例如,你在 Reddit 上的行為不會像在 LinkedIn 上那樣(我認為)。為了確立這些 基本規則並進行社交遊戲,需要一個社交網絡。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變現用戶的注意力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一書中,Shoshana Zuboff 將用戶在 Google 等平臺上的互動稱為行為價值剩余。從歷史上看,一家公司擁有有限的資源,它必須立即利用這些資源生產並銷售給您。否則,公司將支付高昂的存儲費用。一家鉛筆制造商必須運送鉛筆,福特汽車工廠必須銷售汽車,它們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囤積木材、橡膠這一個生產過程。

然而,隨着互聯網的出現,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像 Google 或 Meta 這樣的公司可以將您的數據保存十年之久,直到能夠為它們的利益進行變現。我現在可以登錄 Facebook 並下載我在 2011 年發送給心儀對象的所有尷尬短信(您也可以這樣做)。

像我經常在這個出版物上熱衷於如何解析區塊鏈數據以實現更好的消費者定向一樣,谷歌的團隊早在 2000 年就考慮使用傳感器來捕捉用戶數據。他們注意到從可穿戴設備和室內傳感器中獲取數據可以幫助創建更適合個人需求的用戶配置文件。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我們將攜帶能夠全天候進行心電圖的手表,也不知道全球一半的移動設備將由谷歌提供的操作系統(Android)提供動力。這裏出現了一種新的資源。用戶數據供應充裕,但變現的機制卻還沒有成熟。

在 21 世紀初,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項目就像今天的人工智能網站一樣,擁有大量的流量,但很少或沒有商業模式。你可以將你的搜索引擎授權給大型公司,或者像雅虎那樣銷售贊助廣告。我們在這個博客上也嘗試過這樣做,但正如任何人都知道的,熊市是最不適合銷售廣告的時期。因此,谷歌不得不完全尋找不同的廣告銷售方式。

與其讓人們根據他們對受衆點擊偏好的假設進行競價和列出廣告,谷歌的數據科學家們可以測量和預測哪個廣告最適合哪個人。不再是品牌的廣告經理基於假設工作,而是數據科學家針對用戶進行定向,使品牌能夠清晰地看到從谷歌每次點擊中獲得的回報率。

完美的機遇已經為網絡的發展做好了准備。一家企業意識到可以以幾乎沒有邊際成本生成和存儲資源(用戶數據),並擁有實現變現的渠道(定向廣告)。而在大多數風投支持的公司風格中,唯一缺失的是一個可擴展的機制,這就是社交關系網絡的作用所在。

引用書中的內容:

在谷歌發展的早期階段,改進其搜索功能所涉及的反饋循環產生了一種權力平衡:搜索需要人們進行學習,而人們也需要搜索進行學習。這種共生關系使得谷歌的算法能夠學習並產生越來越相關和全面的搜索結果。更多的查詢意味着更多的學習;更多的學習產生更多的相關性,更多的相關性意味着更多的搜索和更多的用戶。

看到關於“更多用戶”的部分了嗎?其中一個最強大的用戶入口是新時代網絡如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網絡效應。社交關系網絡有兩個目的,首先,它們使互聯網從一個奇怪的小衆技術(如 LimeWire 或 AOL)變成了學校裏的孩子們談論很酷的東西。其次(更重要的是),它為互聯網提供了商業模式。

更多的用戶有效地意味着你擁有了一個可以被劃分並銷售各種商品的關鍵質量。屬於相似社交關系網絡的用戶可以被分組並提供相似的內容,這成為了當前算法推送中我們找到愛情、工作、歡笑、絕望和希望的基礎。

作為創作者,今天我們會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等平臺上花時間,因為它們是內容分發的手段。這是因為這些社交網絡對能夠提供與相關社交關系網絡相關的內容有着永無止境的需求,這使得用戶保持參與度。如果一群金融科技狂熱者不斷地收到來自加密貨幣影響者的內容,他們最終會感到憤怒並離开該平臺。

同樣地,如果我的Web3內容被分享給一個討厭它的受衆子集,我創作內容的動力將大大降低,平臺在根據他們對用戶的數據進行內容定向發送時發揮着關鍵作用。平臺能夠讓用戶保持長時間的參與,就能夠賣出更多的廣告並收集更多的數據。隨着他們積累更多的數據,他們的廣告變得更加相關。從各種意義上說,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無限制的印鈔機器。

在Web2網絡中,社交關系網絡是一種護城河。如果允許用戶通過第三方應用程序與社交關系網絡進行交互,你捕獲用戶數據的機會就會減少。畢竟,用戶將不再使用你控制的產品。如果用戶可以簡單地將他們的朋友和家人網絡轉移到另一個應用程序中,他們就沒有回到你的應用程序的動力。

我們沒有一個針對 Meta 或 Twitter 這樣的規模的社交應用的共享協議,這是因為現有巨頭的激勵結構如何構建的。一個开放社交關系網絡的Web2產品會面臨競爭和收入下降的問題,這兩者可能都不是理想的結果。

可組合的社交關系網絡

在平臺審查的黃金時代,社交網絡的集中化也帶來了風險。《The Verge》最近的一篇文章總結了人們在埃隆·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的行為和美國希望控制 TikTok 增長的背景下一直在問的問題。

以下是文章的一段摘錄:

但是,如果我們當前的社交系統是去中心化的,你可以在 Instagram 上發布一張照片,我可以在 Twitter 應用程序中看到它並發表評論。你的朋友可以在他們的 TikTok 應用程序中閱讀你的推文。我可以專門使用 Tumblr,而你可以在 Telegram 上閱讀我所有的帖子。不同的應用程序會有不同的優勢、劣勢、審查政策和創作者工具。但無論你使用哪個平臺,你都會有相同的關注者並關注相同的帳戶。不再有“Facebook 的朋友”和“Twitter 的關注者”。社交關系網絡和產品市場將完全分離。

他們所描述的是規模上可組合的社交關系網絡。這是一種機制,使用戶能夠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在不同的應用程序之間訪問他們的網絡。那會是什么樣子呢?在 2000 年後出現的許多應用程序尚未有標准化的協議。我們有用於電子郵件的 SMTP,用於解析域名的 DNS,以及用於文章的 RSS。

但是,如果你想在 Snapchat、Whatsapp 和 Instagram 之間發送消失的圖片怎么辦?如果你可以在 Twitter 上使用經過調整以適應你喜好的專有算法的內容呢?又或者如果有一種 Instagram 的版本不強迫你觀看 Reels 怎么辦?

沒有社交關系網絡維護和可移植性的協議,控制權就會喪失。用戶無法再確定自己如何以及消費什么內容。通過 RSS 訂閱源,用戶可以掌控自己的內容。但是在 Twitter 上,埃隆·馬斯克和他的追隨者掌控着一切。

早在 2007 年,針對這種情況,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OpenSocial 是多個大型社交網絡的合作,旨在創建一組 API,允許平臺在其他地方復制用戶的社交關系網絡。對於用戶來說,這意味着他們在加入新的社交網絡時不需要擔心重新添加好友。對於平臺來說,這意味着不必與現有網絡的網絡效應競爭。大家都是贏家,對嗎?

事實並非如此,衆所周知,如今的平臺已經封閉了社交關系網絡。最初,該產品只由 Orkut 使用,最終吸引了超過 3.5 億用戶。有傳言稱,Google 與一些社交網絡如 Friendster 和 Myspace 籤訂了保密協議,然後向 Facebook 披露了這一消息,並迫使 Facebook 加入。

這個战略曾經一度奏效,如下圖所示。到 2007 年底,OpenSocial 的應用網絡流量是 Facebook 的五倍。2008 年,該網絡上有 3.5 億用戶,但到 2010 年代,人們逐漸意識到开放的社交關系網絡並不符合互聯網的愿望。就像 2022 年的 Libra 一樣,一個由大型組織以非營利方式合作的項目,往往會被行動快速的小團 隊打敗。

在短短幾年內,Facebook 嶄露頭角,並佔據主導地位,因為他們成功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用 戶群體。他們通過成為第三方开發者可以在其上部署應用程序的开放平臺實現了這一點。在社交網絡的早期階段,人們不僅僅是為了內容而來到這些平臺。應用程序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還記得 Farmville 嗎?它背後的公司(Zynga)就是在 Facebook 這樣的平臺上通過網絡效應不斷發展壯大的。你在遊戲中進行的每一個活動都會在你的社交關系網絡中傳播,這意味着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玩。

在社交網絡的早期階段,應用程序使平臺能夠吸引注意力,同時用戶生成的內容也在逐漸出現。在互聯網上發表令人震驚的評論還不是一種習慣,點贊和轉發按鈕帶來的多巴胺刺激尚未被發現。然而,這三個要素——強大的應用程序、網絡效應和社交關系網絡帶來的內容分發、傳播能力——使得社交網絡在 2010 年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回顧過去,我們探索Web3的所有內容在互聯網上都已經有所涉獵。社交關系網絡的可移植性?早已實現。應用程序與身份的嵌入?是的,我嘗試過。多個應用程序可以相互交互的單一協議?很無聊。

這些新方法中沒有新奇之處,但過去不存在支持它們的技術層面。從過去的服務器端、壟斷性的集中所有權到基於區塊鏈的用戶去中心化所有權的基礎設施變革,這才是Web3的“創新”之處。OpenSocial 的最後更新是在 2013 年。我認識的人今天無法訪問他們的 Friendster 或 Myspace 社交關系網絡。你無法像以前那樣在 Twitter 上構建或發布應用程序,區塊鏈可能會有意改變這個情況。

挖掘人類注意力的收益

Siddarth Jain 曾使用一個美麗的比喻來描述這個問題。當叢林中的一棵樹死去時,它具有延續性,為之後的其他樹木的生長和維持做出貢獻。當互聯網上的一個社區消亡時,它幾乎無法傳遞給接替它的事物。回到我开始寫這篇文章的方式,Clubhouse 從我們每天早上都使用的應用變成了沒人在意的應用。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aval 的 Airchat 正在 Twitter 上流行起來。我對此感到興奮,因為它利用人工智能使人們能夠用自己的母語進行對話。我希望在應用上能夠與我們的全球讀者進行交流,使用各自的語言。但是當我們开始使用 Airchat 時,我們從一個空白的畫布开始——一個不存在的社交關系網絡。

Lens Protocol 為這種情況提供了一個替代方案。他們的產品本質非常簡單,你擁有與你身份相關聯的社交關系網絡,由一個錢包所擁有,這個錢包讓你能夠登錄一系列不同用途的應用。舉個假設的例子,意味着這個博客的訂閱者也可以選擇在類似 Instagram 的動態中看到我發布的內容,或者像 Twitter 那樣的短篇內容,而不需要分別注冊每個應用。

這種人類注意力的協議方法在Web3中是創新。它已經在 SeaPort 和 DeFi 流動性的 NFT 中發揮作用,正如我們在 Uniswap 中看到的那樣。但是,如果在 Lens 這樣的協議中捕獲人類的注意力,是否可以在不同的應用中共享?

我不太確定,但這樣做有一些好處。它大大增強了社交網絡的競爭力,降低了創建新社交網絡的准入壁壘。創始人可以將時間集中在應用本身,而不是自己創建用戶群體。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擁有自己的朋友圈社交網絡,但你會通過第三方應用與他們聯系並發布內容。Nikita Bier 最近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一種啓用社交網絡的模塊化方法。我猜他可能不太喜歡Web3,但他所提到的“可重復使用”元素恰恰是可 以應用在區塊鏈上的東西。

正如 Lyn Alden 在這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我們已經有了开放的貨幣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开 放的社交網絡尚未大規模發展起來,部分原因是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當像 Facebook 這樣的社交網絡在 2000 年代中期迅速崛起時,已經經過多年的完善以廣告驅動的模式。

關於如何盈利Web3社交產品的方式還不太清楚,現在需要明確幾個區別。首先,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已經存在一段時間,而沒有使用代幣。Mastodon、Nostr 和 Bluesky 都是沒有代幣的功能性產品,我並不完全認為代幣是未來社交網絡的標准。

其次,去中心化帶來了一些挑战,這些挑战可能無法通過現有的方式解決。數據必須存儲在像 IPFS 或 Filecoin 這樣的P2P網絡中的去中心化社交網絡中。這會產生一些成本,即使這些成本很小,它們也會讓很多用戶望而卻步。此外,如果內容完全存在於鏈上,那么目前沒有明確的模型可以用來發現內容或者對用戶進行算法定位。

在當今,發現內容通常通過具有龐大壁壘的產品進行鏈上數據分析,如 Nansen 或 Covalent。現在我們暫時忽略內容與交易數據不同的事實。這些產品在解析和分類鏈上出現的內容時會產生成本。這些成本由誰承擔?這也忽略了在這種模式下,服務提供商仍然可以調整算法以適應他們的議程,使用戶在消費什么樣的內容方面沒有太多選擇。因此,我們最終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

我想說的是以下兩點:

1. 去中心化社交網絡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人類是追求便利的生物。在Web2本地化產品中,內容傳播、分發和發現的激勵更加高效,而且對用戶沒有前期成本。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所熟知的社交關系網絡,大部分存在於封閉的中心化社交網絡中的原因。

2. 僅僅通過引入代幣並不能彌補人類注意力早期流動性的不足,因為與 NFT 或 DeFi 項目中的資本不同,注意力無法被“鎖定”在一個產品上。當用戶在 Aave 上鎖定 1000 美元時,交易可能需要 10 分鐘。你不能僅僅發放代幣就期望用戶在一個社交網絡上花費 1000 小時,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Web3社交網絡很快消亡的原因。(還記得 Steem 嗎?)

Block unicorn 注釋:Steem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臺,它使用代幣獎勵用戶參與和貢獻內容。現在告訴我們 Steem 的方式,是一種失敗的做法,這句話提醒人們不要忘記 Steem 的失敗,以強調僅僅使用代幣並不能保證一個社交網絡的成功和持久性。

嵌入式社交 DApp

那么,Web3社交網絡到底有什么意義呢?它只是為了發行代幣,假裝我們正處在一個新互聯網的邊緣嗎?還是這些基礎設施確實具有潛力?我們可以通過@mhonkasalo 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觀點來思考。

應用程序需要一定的流動性門檻才能變得有影響力。對於 Uniswap 來說,這是鎖定的資本。對於 Mirror 或 Lens 來說,這是創建內容和參與內容的人數。從本質上講,與 Mastodon 或 Nostr 相比,基於代幣的網絡在啓動初始流動性以變得 有影響力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這並不否認有人會 發布垃圾內容或僅為了空投而參與撰寫內容。如果你仔細想一想,像 Ben Thompson(來自 Stratechery)或 Packy(來自 Not Boring)這樣的人很少有動力轉移到新的Web3原生平臺上,他們的受衆群體在他們的郵件列表和 Twitter 上已經形成了強大的關系。

但對於一個全新的創作者來說,建立一個全新的受衆基礎,並在 Lens 這樣的空投獵手社區中尋找機會,可能是一個強有力的策略。代幣網絡有助於將像 Lens 上的社交圖形從 0 擴展到 1 。一個創作者與平臺一起發展的典型案例是 Bill Bishop。他是 Substack 的第一批作者之一,隨着平臺的增長,他的通訊訂閱數量大幅增加。

挑战在於如何在達到門檻水平後保持社區的活躍性,比如在應用上達到 10, 000 個活躍成員。這時候,Web3的 DApp 生態系統因素就會發揮作用。還記得我提到過 Farmville 這樣的應用程序對於社交網絡上的大量受衆基礎起到了關鍵作用嗎?

在Web3中,應用程序和社交網絡將建立一種共生關系,因為它們目前都沒有看到實質性的用戶群體。但如果你能夠根據你關注的影響者提到的內容來交易代幣呢?或者直接從你的動態中收集一篇文章作為 NFT 呢?已經存在可以實現這一點的界面,但它們分散在不同的應用程序中。

就像 Facebook 使得一代人能夠基於其私有的社交網絡關系構建應用程序一樣,Web3的 DApp 將能夠利用像 Lens 這樣的協議使用新興社交網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一種工具或接口,使用戶能夠在社交網絡和 DApp 之間輕松地進行交互和操作,以便他們可以共享內容、交易資產、收集 NFT 等,而不需要依賴特定的平臺或應用程序。

我在暗示社交網絡和 DApp 的可組合性相結合。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可以消費內容、交易資產、收集 NFT 或直接獎勵創作者,而平臺不必承擔這些操作的風險。你可以從 Uniswap、OpenSea 或 Mirror 獲得流動性來執行這些操作。

平臺可以對每筆交易收取一小筆費用(例如 0.1% ),作為將協議和用戶連接在一起的服務費用。這可能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請考慮到僅僅 Metamask 平臺上的資產交易已經達到了約 30 億美元的交易量。一旦建立了用戶基礎,你可以嵌入各種金融應用。

社交網絡和开放訪問的應用之間的开放互動是Web3本地社交網絡成為現實的關鍵所在。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存在於孤立的島嶼中。我們在 Uniswap 上進行交易時常常獨自做出一些懷疑的決策。我們通過像 Snapshot 這樣的產品追蹤 DAO 的活動,想知道還有哪些人參與其中,然後我們繼續閱讀 Mirror 上我們喜愛的作者的文章並支持他們,每個互動在Web3中都是孤立的,而人們並不喜歡太長時間的孤獨,需要用戶之間的互動。

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朋友們在玩哪個酷炫的Web3原生遊戲。 如今,加密和Web3要么是一個殘酷的 PVP 遊戲,只有少數人能成為贏家,要么是一個孤立的單人遊戲,你將你的資產緊緊握在手中。 而啓用合作多人遊戲的技術已經存在,就是 DAO。

但我們的平臺很少使用 DAO。想象一下,有一個龐大的人群,將各個部分准備好,但卻沒有有效地組織和協作,導致無法充分發揮潛力或實現目標。與此同時,他們大聲喊着——WAGMI(我們都會勝利/贏),在 Twitter 上滾動瀏覽,看以太坊是否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定為一種證券,這就是我們在一些基礎設施上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的觀點並不是Web3原生社交網絡將成為 Twitter 影響者尋找更多無知受害者來推廣他們的新梗幣的溫牀。真正的創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變現,並賦予社區利用它的能力。例如,我們經常有讀者將我們的作品翻譯成中文或越南語,我喜歡當人們拿我們的內容並創作自己的衍生作品。

人們經常向我詢問是否可以這樣做,以避免在翻譯作品上被別人指責引發爭議。Web3可以解決這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可以在 Mirror 上鑄造一枚 NFT(非同質化代幣)作為我們文章的衍生作品,並將他們自己的 NFT 上傳到同一收藏中。(順便說一下,目前我沒有計劃將更多文章制作成 NFT,但我很快會整理所有我在網站上看到的翻譯作品)。

在區塊鏈上建立創作作品的關系為原創文章和衍生作品都增加了可信度,而不會搶走創作者的任何風頭,這是一個簡單但有效的出處證明,但是錢的分配怎么辦呢?

我一直在思考作為創作者的商業元素。我們在 Decentralised.co 上對一些我們的存檔文章進行了付費牆測試,因為 Substack 不允許您將內容(免費)設為僅訂閱者可見。盡管付費牆上顯示着“請不要支付”的信息,但過去幾周我們仍然有人支付了內容費用。我將在另一個時候分享更多計劃,但是以下是非常簡單的數學計算方式。

對於在 TikTok 上的創作者想要賺取 6 萬美元,如果他們的唯一收入來源是廣告,他們需要每月保持一致的 1 億次觀看量,持續一年。而如果一個每月收費 20 美元的新聞簡報想要達到同樣的數字,大約需要約 250 個訂閱者。Nas 指出,這些數字可能有些偏差,但基本觀點依然有效。

免費內容通常能夠獲得很好的傳播,但是目前的貨幣化機制並沒有有效地賦予那些專注於較小利基的創作者權益。我們已經看到Web3通過 NFT 中的版稅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這個想法是,創作者可以制作一個資產(比如一幅畫作),每當該資產交易時,他們就可以獲得一部分版稅。我認為這種模式並不可擴展,因為大多數沒有傳播渠道的藝術家可能無法使用它。

社區作為網絡經濟

相反的情況是,圍繞創作者形成的社群將整合資源來支持該創作者。在一個Web3原生的社交網絡中,藝術家可以同時分發、傳播他們的內容(吸引眼球),並且像今天在 Mirror 上收集文章一樣,有一部分核心用戶來“收藏”它們,這些核心用戶反過來可以像 DAO 一樣聚合和協調。

當創作者發布新作品時,那些已經收藏過該創作者作品的訂閱者可以最先訪問它。通過激勵社區成員積極貢獻的反饋循環,為創作者打造微型社區。這將是創作者能夠從他們聚集在一起的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受益的時候,創作者將成為新數字合作社的創始人。

我相信這是創作者經濟的未來,有着充分的理由。創作者已經擴展到了業務領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來源 。最常被提及的明星品牌包括瑞恩·雷諾茲與 Mint Mobile 和 Aviation Gin 的合作。但在此之前,蕾哈娜有 Fenty Beauty,Jay Z 有 Rocawear,MrBeast 有他的漢堡店。在歷史上,創作者的收入來源僅限於他們的藝術作品。現代創作者通過擴展自己的品牌來捕捉更多的價值。

但是,創作者可能不是最適合進入新產品线的人。對於每一個以數十億美元收購的名人,無數的影響者推出品牌並以失敗告終。即使有機會推出一個品牌,也需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和規格。

像 Lens 這樣的協議允許第三方查詢帖子獲得的點贊或轉發數。然後可以構建一個應用程序,僅策劃那些在鏈上獲得一定參與度的成員之間進行聯系。當然,這樣的系統的挑战在於它會激勵個人為了參與度而進行垃圾信息傳播。但通過嚴格的內容管理,如果在其上構建應用程序,這樣的策劃社交網絡可能會具有吸引力。

我試圖解釋下面這張圖片中的轉變會是什么樣子,下面的模型顯示了Web2.0 的影響者和Web3.0 的社區策展人之間的區別。區塊鏈啓用的支付通道將使創作者能夠實現會員之間的商業交互。左側的綠色线條表示會員之間的支付,而向創作者 指向的藍色虛线表示可能的版稅支付。

例如,有 人可以構建一個類似 Producthunt 的版本,並從我們在 Decentralised.co 的成員中引導社區成員。第三方可以構建一個天使列表或者一個財團 DAO,並查詢我們社區中最活躍的風投人和創始人,這兩種可能性在今天都是存在的。

然而,當今的互聯網缺乏社交網絡的可組合性。當我們做廣告時,我們付錢給谷歌或 Meta(或者這個博客的作者)來向一個較小的受衆子集推薦一項創業項目。然而,人的思維方式是因為我們已經有效地從我們的周邊環境中屏蔽了廣告。一個普通人在一天中大約會看到 4000 到 6000 個廣告。我們在不經意間的情況下消費,人類的注意力已經進化到忽視廣告,因為這是我們沒有要求的認知負擔。

可組合的社交網絡可以通過讓人們購买新產品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如果一個新遊戲正在發布,他們想要吸引 Decentralised.co 社區,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在 Substack 上列出他們。用戶可以選擇是否希望與他們的產品互動。這種轉變——從平臺決定什么最適合用戶,到用戶根據他們的偏好選擇產品——是Web3社交網絡可以提供的基本承諾。

你可能會認為這似乎太過牽強並且不必要,但實驗是讓 DeFi 和 NFT 如此強大的關鍵。當中心化的產品經理運營像 Instagram 或 Twitter 這樣的平臺時,你對產品的演變沒有發言權。你也可以辯論用戶不應該對產品的演變有發言權 - 但我認為當涉及到社交網絡時,情況就不同了。當用戶是推動平臺增長的人時,需要在股東和利益相關者之間達到權力平衡。

自互聯網存在以來,社區驅動的內容網絡就一直存在。維基百科就是一個強大的例子。Web3為這個等式帶來的是金融化和用戶所有權的可能性。維基百科的貢獻者們是否愿意對產品的發展方向發表意見呢?我認為他們會的。

長期以來,吸引大量用戶(規模)一直是互聯網的主要激勵。 正如我之前寫的,人們在 Twitter 上寫東西而不是在 Mirror 上寫,是因為分發是在前者上進行的。然而,如果我們改變激勵方式,讓人們不再成為產品,我們就可以為更好的互聯網奠定基礎——一個不需要創造內容來激發情緒的互聯網。

想象一個涉及付款的社交網絡可能看起來有些牽強,但 Twitter 已經向高級訂閱者收費 10 美元,而且互聯網上有大量的社區從免費消費者轉變為付費消費者的實例。

在印度,我這一代人在 21 世紀初大多數都用種子下載內容,因為像 Netflix 或 Spotify 這樣的產品還不存在;即使存在,這些平臺也不接受我們的借記卡。然而,在過去的十年裏發生了變化。隨着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上網,以及國內的支付網絡的發展,我們可以說實現了規模經濟。支付費用以觀看最新的電影或板球比賽變得尋常,因為支付這筆費用比費心走非法途徑更容易。如果消費者不需要破費做決定,便利性就是最終的銷售宣傳。

在互聯網上利用內容進行盈利的行為一直被限制在達到規模的精英少數人之中,Web3原生的社交網絡允許創作者通過提供新的替代方式來變更盈利的模式。

通過這種視角看,我們很快就會有數字原生的國家。Balaji Srinivasan 的研究關注的是這個等式的另一端——一個數字公社可以執行傳統國家所做的功能的時代。我認為,在這種轉變發生之前,創作者將成為面向細分市場的微型國家的創始人。

他們不會像今天的政府一樣徵稅或發放身份驗證文件,但他們在建立和發展全新的行業方面將起到關鍵作用。這可能看起來有些牽強,但考慮到中本聰和 Vitalik Buterin 是他們數字經濟的創始人,他們擁有的比特幣和以太坊代表了他們在創造新的金融範式中產生的價值。

賦予用戶的權力

Erik Hoel 是我在 Substack 上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在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認為新的社交網絡的出現是不可能的,也不再值得追求。當我們擴大規模時,我們會達到他所說的"語義最低點" - 以可能的最糟糕的方式理解事物的傾向。你發表了一篇關於你多么喜歡漢堡的文章,互聯網上的某個人會將此視為對素食者的战爭宣言(Block unicorn 注釋:這主要是在強調,在互聯網環境中,即使是非常簡單和無害的信息也可能被誤解或被惡意解讀)。

他認為,隨着人類網絡的擴大,我們互相誹謗或攻擊的傾向會增強。互聯網可以篩選出人類能做出的最糟糕的事情,並在一夜之間呈現給你。

只要我們假設分發(僅此而已)是社交網絡的關鍵激勵,他的論點就是正確的。我的論點是,激勵可以完全重新構造。然而,在這發生之前,將會有一個過渡期。在這個時期,用戶可以調整算法以適應他們的偏好。

在這樣的系統中,社交網絡可能不屬於用戶所有,但決定向用戶展示什么的算法可以由用戶調整。這可能看起來有些牽強,但是像 JoinColumn*這樣的平臺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互聯網已經看到社區和用戶力量的一個地方就是 Reddit。驅動 Reddit 上的外部移動應用的 API 接口價格大幅上漲。這個變化會影響到所有 人,從巨頭如 OpenAI,到小型移動應用,都將受到影響。

數字表示已經私有化以進行抗議的子論壇的數量,在這場數字領域中規模最大的抗議中, 8800 個子論壇中有 8400 個當前已經私有化。

Reddit API 接口(如 Apollo)的價格變化使得這些接口無法繼續運行。許多擁有數千萬用戶的大型子版塊开始變成“暗網”,也就是將這些頁面設置為私有,使用戶無法再訪問這個子版塊。

除非用戶 大量離开 Reddit,否則抗議可能有些微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總共 8800 個子版塊中有 8400 個已經變為私有)。但是,像 Snapchat 這樣的平臺和 Meta 這樣的公司在過去的十年裏已經證明,社交網絡具有很強的林迪效應——它們存在的時間越長,它們繼續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為用戶完全刪除他們的 Facebook 或 Twitter 账戶會面臨高的機會成本。

他們無法在別的地方輕松地接觸到同一群朋友,可移植的社交網絡聯系(如 Lens 所啓用的方案)提供了一個替代方案,用戶可以退出平臺,但仍然保持與朋友的聯系。

將其視為社交網絡是國家,平臺是商業實體。完全從一個國家轉變出去是非常困難的,任何曾經搬家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一個具有商業利益的平臺完全應該被視為可以隨意切換的實體。

今天的互聯網並沒有給用戶這個選項。我們在像 Signal 和 WhatsApp 這樣的基於文本的應用程序中看到了這方面的影響。你可以選擇完全退出 WhatsApp,並在 Signal 上給同樣的朋友發送信息,然後發現你的朋友群裏只有一小部分人實際上使用 Signal。

最終,創建一個擁有全新激勵結構的新互聯網需要重新思考過去三十年的互聯網是如何發展的。假設通過貼上代幣激勵或閃亮的新按鈕就能吸引用戶,這是一個糟糕的啓示。我們需要創作者和他們的觀衆基礎,重新思考我們在網絡上相互互動的方式和原因,以及在不涉及用戶數據的情況下,可以以哪些方式將其部分變現。

一個保護隱私但沒有分發的模式可能無法成功,同樣,一個達到規模但沒有保留用戶的模型也無法工作。隨着這些轉變的發生,我們將在市場上看到多次迭代和敘述,但對我來說很明顯,現在是嘗試創建一個真正面向大衆的Web3原生社交網絡的最佳時機。人類是習慣的動物,改變我們在過去 30 年中免費獲取內容和發布無意義廣告的習慣將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彼得·蒂爾在 21 世紀初因其對科技停滯時代的看法而引發了爭議。如果我是那個時代的風險投資人,我也會這么想。(不過我現在還是這么想,因為在心理上我是一個悲觀的老人)。實際上,推特的 Tascha 最近也有一個非常類似的立場——加密貨幣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什么新穎或突破性的東西了,直到我們實現它,市場可能不會恢復。

我贊同這些觀點,但我也認為我們在看待問題的方式上有誤。加密貨幣並不缺乏基金應用或交易產品。如果你考慮到账戶抽象,它甚至沒有用戶體驗的挑战。它缺乏的是一個社交網絡,可以幫助這些產品以保持消費者娛樂和參與的方式進行傳播。並且,除非我們生產出能提供超過代幣的社交產品,否則這不會發生。我們看到大規模,私人持有的網絡圖在出現。例如,Layer 3 有超過五十萬的用戶,在他們的用戶群中有可信的,鏈上的活動,他們完全有能力擴展成一個社交網絡。

如上述用戶在 Twitter 上指出的,AI 和加密貨幣之間的區別在於有多少人使用底層技術。反轉代幣持有者和產品用戶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方式,是查看社交產品,其中不需要代幣就能與產品交互。

就像到了 2000 年代中期,面向零售的大規模社交網絡才在Web2中出現一樣,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Web3中看到大規模的社交網絡。這是時間的函數,我們在過去已經嘗試過,在這個領域的社交產品上進行過實驗並失敗過多次。但不同的是,在 2023 年,使此類社交產品成為可能的技術已經存在,這給了我希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文章

以太坊信仰者三理由看好 ETH 2025 年大爆發:漲幅料超過比特幣

年 初至今,以太坊的表現相較多數主流幣種遜色,僅上漲 52.8%,低於比特幣的 127.7%、SO...

DaFi Weaver
2 3小時前

Glassnode 研究:比特幣每輪週期回撤幅度正在減弱,或已進入牛市後期

比 特幣(BTC)在 17 日刷新 108,365 美元歷史高點後,隨後出現最高近 15% 的大型...

Natalia Wu
1 3小時前

幣安傳「正在大量屯Kaspa」準備上線現貨交易,消息有幾分可信度?

在 本輪牛市的市值前百大代幣中,PoW 代幣 Kaspa (KAS)幣價在熊市表示驚人,但近期表現...

Ting
1 3小時前

Aave 與 Lido 總 TVL 首突破 700 億美元,霸佔 DeFi 世界半邊天

根 據 DeFi 分析工具 TokenTerminal 的最新數據,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場中...

Arthur Wang
1 3小時前

BC.GAME宣布$BC空投活動,回饋忠實玩家,發放2億$BC代幣

活動時間: 2024 年 12 月 25 日至 2025 年 1 月 1 日 活動網址: http...

星球日報
1 3小時前

AI Agent都能指導賺錢了?盤點值得關注的投研分析型AI項目

加密資產在經歷了一陣“聖誕打折”後,目前有所回暖。 其中,AI Agent 相關項目仍舊是反彈最猛...

星球日報
1 3小時前